關於《網際網路時代》觀後感
2023-08-05 12:29:23 6
《網際網路時代》是第一次全面、系統、深入、客觀解析網際網路的大型紀錄片。下面是整理的觀後感,希望對你有幫助。
《網際網路時代》觀後感篇一
最近熱播的大型紀錄片《網際網路時代》中,《長尾理論》作者克裡斯·安德森說了一段話:"20世紀的合作模式是企業模式,企業僱傭僱員,人們在同一個屋簷下,為了某個大目標而工作。21世紀的合作模式就沒那么正式了,它是關於社群的,有些創意永遠不會成為產品,有些社群永遠也不會成為公司,但是關鍵在於,我們現在有了20世紀合作創新模式的替代".
社群是一種顛覆傳統的新型生產關係。安德森勾畫的未來一定是"中心化"被邊緣,"自由組織"取代"結構化".那影響這種關係變化的原因究竟是什麼?有自由開放的網際網路精神,但我覺得更重要的是網際網路所覆蓋的"人性"使然。
脫不花妹妹上周在百度世界CBG(用戶消費業務群組)論壇中,談到羅振宇曾跟她說的一席話:"你看不慣現在90後年輕人喜歡的東西,一點關係都沒有,因為你會死的呀。"張朝陽也曾在網際網路大會上提到:"當今的網際網路形態是一幫50多歲的CEO領導著40多歲的高管,指揮著30多歲的員工,給十幾歲的孩子做產品。"是啊,網絡世界儼然已經被他們佔據了,與其說這個世界是我們的,不如說是他們的。
從臉萌到節操精選,再到一茬茬崛起的90後CEO,70、80後這些"老年"人是該抬頭看天了,90後們已經產生了一種破壞式的創新驅動力。百度副總裁王湛同樣是在百度世界CBG論壇上對90後的喜好提煉了五個字:"呆萌賤壞怪",概括總結了這樣一些調調的東西非常容易在90後群體中流行,受到他們的追捧和歡迎。所以,王湛提出現在做的產品和服務,要想著怎麼能夠和90後、00後一起愉快的玩耍。怎麼樣才能和90後一起愉快的玩耍呢?首先要了解他們。於是,在百度世界上,CBG聯合百度數據研究中心發布了一份《百度90後洞察報告》。加之筆者鑽研社群經濟以來,發現90後的一些群體特性和社群經濟的模式很切合,姑且從社群和大數據的角度談一談90後這個群體。
《網際網路時代》觀後感篇二
前兩天看完了紀錄片《網際網路時代》,人類已經進入網際網路時代二十來年,中國進入網際網路社會也有十幾年了,回想高中時代,還因為去網吧被父母說是玩物喪志,可如今已經退休的父母卻開始習慣於上網遊戲、上微博、看新聞,父親還用網際網路聯繫上了當年下鄉的戰友,網際網路時代早已經深入了我們的生活。
可真正思考我們所處的時代的人卻很少,如今的時代可能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時代之一,和文藝復興、大航海、工業革命這些鼎鼎大名的時代比肩,網際網路從心靈上拉近了全人類的距離,深刻改變了人類社會的結構,改變了幾百年甚至幾千年來人類生活、工作、學習的方式。
1.一個事物的發明總是在眾多人努力之後,從1945年設想電腦互聯,到1991年每個人都可以連上網際網路,這其中經過很漫長的曲折過程,而他的發明卻是蘇美冷戰的產物。
2.網際網路和蒸汽機相提並論的劃時代意義,讓我相信未來它的巨大威力將逐步顯示出來。
3.希望我家峰哥可以在電動汽車上有創造和發明,成為改變人類文明的人,實現他的夢想。馬雲會不會代表中國為網際網路做出劃時代的貢獻。而我這一生又準備做什麼來改變世界。
4.看了網際網路發明史,才知道80後的我們是跟網際網路一起出生成長的人,以前一直以為網際網路早就有了,原來1994年中國才加入網絡,那年我8歲。大學四年都是學計算機的,至今也沒能形象的說明計算機和網際網路到底是怎麼運作。
深處其中的我們,卻很少認識到網際網路時代的變革,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也許某天所從事的行業一夜之間被網際網路顛覆,到時候埋怨時運不濟的人們,今天是否有危機感?想想面對wiki時的《大英百科全書》吧。
《網際網路時代》觀後感篇三
坐地日行八萬裡,巡天遙看一千河。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變化發展的,自然界,人類社會,人的認識都是變化發展的。
人類的生產水平從遠古時代,中世紀,近代,現代發展至今,經歷了石器時代,青銅器,鐵器,蒸汽機到現代的核電站,電腦,生物工程等。近30年來,人類創造的知識總和大概等於過去的兩千多年的總和。
1957年10月5日,一向孤高自傲的美國人被送到餐桌上的報紙的消息震驚了,蘇聯人竟然發射了軌道衛星,而他們卻沒有做到········無疑,這是一個晴天霹靂。接著,「阿帕」成立了,獲得國會批准的五百二十萬美元籌備金,也因此,今天網羅了每一個人的網際網路就萌芽在這項撥款中。
網際網路之父們,羅伯特·泰勒,拉裡·羅伯茨,倫納德·克蘭羅克,羅伯特·卡恩,溫頓·瑟夫等。經過他們的努力,網際網路一步步的走向成熟。1987年9月20日20點55分,按照RCP/IP協議,一封以英德兩種文字書寫,意為「跨越長城走向世界的電子郵件,從中國到達德國」。
帶領億萬人跨越山巒的英雄----蒂姆·伯納斯·李。他在尋找拉裡路線的羅伯茨在人類的舞臺上的出場都是29歲,羅伯茨要實現的是不同電腦之間的連接,而伯納斯·李是電腦連接了所有人。伯納斯·李,網際網路之父,全球資訊網的發明者。用比較俗一點的說法來講,如果當初他申請了全球資訊網發明專利,那麼他將是世界最富有的人,然而他沒有,他成為精神世界最富有的人。從他的身上,我看到一個人的存在價值,不是你擁有多少錢財,而是你為世界,為社會創造了多少價值。
全球資訊網一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極大地推廣了網際網路,並且讓網際網路的使用得以普及。
網際網路向蒸汽機一樣,掀起了一場革命,信息技術正在前所未有,徹底改變著全球進程中各種聯繫。
隨著網際網路的進一步發展,世界上的所有一切事物,將會發生巨大的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