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懷英烈不忘初心主題書信
2023-08-05 16:24:08
緬懷先烈,承繼傳統,激勵鬥志。奮發圖強。小編整理了緬懷英烈不忘初心主題書信,歡迎欣賞與借鑑。
緬懷英烈不忘初心主題書信一:
無論在革命戰爭年代,還是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一輩又一輩仁人志士英勇奮鬥,成千上萬的革命先烈捨生取義。他們是中華民族的脊梁,他們的偉績濃縮了中國人民克服一切艱難險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的大無畏精神。
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也更加需要發揚革命先烈的優良傳統,爭取更大勝利。
近代以來,為了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為了國家繁榮富強,無數的英雄獻出了生命——胸懷真理從容赴死的瞿秋白、彈盡糧絕血戰到底的楊靖宇、受盡酷刑堅貞不屈的江竹筠,忠於使命頑強拼搏的李向群……鐫入民族豐碑的烈士不勝枚舉,他們所處時代不同,但有著共同的遠大理想和崇高追求——為共產主義,為社會正義,為人民利益而奮鬥。
立足當下放眼未來,機遇與挑戰並存,推進各項事業開展的任務艱巨而複雜,遺忘英烈、丟掉初心,就會喪失理想信念,走向歧途。
「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在中華民族從黑暗走向光明、從貧弱走向富強、從屈辱走向輝煌的徵程上,每一滴熱血都值得禮讚,每一次犧牲都應當銘記,每一位英靈都永垂不朽!
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將9月30日設立為烈士紀念日,正是為了弘揚烈士精神,緬懷烈士功績,培養公民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和社會主義道德風尚,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激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強大精神力量。
每個中國人都應銘記歷史、緬懷先烈、常思感恩——不忘初心,讓烈士之志薪火相傳;堅定信念,沿復興之路闊步向前!
緬懷英烈不忘初心主題書信二:
今天,我們迎來了第三個中國烈士紀念日。儘管它以法律的形式走近我們還略顯年輕,但是它背負的情感、承載的意義卻異常厚重。一個烈士,就是一座不朽的豐碑;一個英雄,就是一面飄揚的旗幟;一次緬懷,就是一次革命的洗禮。對於歷經苦難的中華民族而言,這是一筆彌足珍貴的財富,這是我們需要永續相傳的民族內核,值得永遠銘記和珍藏!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弘揚烈士精神,勇承歷史擔當。我們緬懷先烈,就是要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英雄主義、樂觀主義」,就是要追尋先烈步伐、樹立崇高理想,就是要匯聚為實現偉大中國夢而不斷奮鬥的磅礴力量。
百廿交大曆經了三個世紀,兩個甲子的輝煌徵程,從120年前挽救國家與民族的豪情壯舉,到五四運動時期探求國家道路的慷慨激昂;從60年前「向科學進軍,建設大西北」到今日的「紮根西部,服務國家,世界一流」。一代代交大人與中華民族共命運,把為之奮鬥的壯麗詩篇寫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史冊之中。這在實質上就是對烈士精神的深切紀念與有力踐行!如今,絲綢之路大學聯盟方興未艾,交大西部創新港生機勃勃,北京宣言擲地有聲。
在這樣的歷史階段,在這樣的國家進程,我們交大學子為我們的機遇和崇高使命而自豪!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今天,我們倡議,交大青年學子應傳承交大精神、發揚交大文化、鐫刻交大品格、塑造交大品牌,不斷勤學、修德、明辨、篤實,不斷傳承、創新、奮鬥、攀登,在勇擔國家使命的道路上展現青春正能量。交大學子應以青年之行,踐行復興之路,從歷史中汲取養分,把握當下,在黨的正確領導下,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放眼世界,奮勇前行,助力學校「雙一流」建設,並為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不斷前行!
緬懷英烈不忘初心主題書信三:
嘎羧是一頭善良、忠誠、重義氣的大象,在嘎羧臨死的前幾天,,來到了洛江畔。這是一條讓嘎羧記憶猶新且永遠不能忘卻的江畔。
雖然二十六年過去了,但是打洛江畔的一切,想烙印一樣永遠刻在了嘎羧的心裡,在嘎羧心裡揮之不去。
二十六年前嘎羧和它的同伴們在這打洛江裡嬉戲蹚水,要知道水是大象們的至愛,嘎羧用鼻子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此時水充滿了嘎羧的鼻子,嘎羧朝著它最重要的朋友「戰神」噴了過去,「戰神」忍受不了水的巨大衝擊力,「戰神」立刻像三歲小孩那樣汪汪大哭起來,就因為這事還損失了嘎羧的兩堆嫩嫩的綠草……
此時此刻,嘎羧一定又看到了二十六年前驚天地泣鬼神的一幕:威武雄壯的戰象馱著抗日誌士,冒著槍林彈雨,排山倒海般地撲向侵略者;日寇鬼哭狼嚎,丟盔棄甲;英勇無比的戰象和抗日誌士也紛紛中彈跌倒在江河裡……
這是嘎羧記憶深刻的地方,這裡有它童年的歡笑,這裡有它們浴血搏殺的影子……我對嘎羧肅然起敬,它雖然只是一頭象,被人類稱之為獸類,可它卻具有很多稱之為人的人所沒有的高尚情懷。在它即將辭世之時,它忘不了這片它曾經揮灑過熱血的土地,還特意跑到這來緬懷往事,憑弔戰場!
嘎羧多麼希望世界和平,大家能夠和睦相處,互相幫助,那將是一個多麼美好的明天!
太陽升上了檳榔樹梢,一隻獨木舟剪開濃濃的江霧,艄公放開歌喉唱著山歌從上遊飄然而下。嘎羧離開了打洛江畔,鑽進了一條草木茂盛的菁溝!
更多相關書信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