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來猶思少年事(門前流水尚能西)
2023-08-05 15:15:14 1
前幾天看書 ,複習到了一個許久未曾看見的詞句。
隱隱約約記得好像是在上小學六年級的時候語文書後面的古詩文中的蘇軾的一首詞——《浣溪沙·遊蘄水清泉寺》。
對於心思比較敏感而本身又格外多愁善感的人來說 ,睹物思人和觸景生情常常發生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了 。
重溫此詩,看著手中厚厚的古詩詞選,一模一樣的詞句。
只是當時初見,是在一冊小小的課本裡,課本裡面還畫著意境優美的插畫——至少在當時在我的記憶中,那是一幅很美好的畫面。
字還挺大的,簡短的一首小詞佔了一頁。早起晨讀,尤其是有老師在的時候非常愛表現自己,往往故意讀的很大聲。
如果老師的目光因為我嘹亮的聲音而稍稍注意到我,心裡可興奮了,備受鼓舞,繼續賣力的大聲的甚至「造作的」有感情的朗讀:
「山下蘭芽短浸溪 ,松間沙路淨無泥 ,瀟瀟暮雨子規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 ,門前流水尚能西 ,休將白髮唱黃雞 。」
或許現在我可以感慨一句:「當時只道是尋常」。
可不就是嘛?當時比較關注的大概是背誦默寫和翻譯,對這首詞最大的關注是期末考不考?考幾分?
其實也對,十一二歲的年紀,正是青蔥好少年。我們的周圍都是一群洋溢著青春氣息的少年少女,還沒有脫離稚子孩童氣息。
一張張帶著些許嬰兒肥的臉蛋,五官尚未長開,教室裡面掛著寫著勵志句子的條幅,例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或許在老師們唏噓的語氣和偶爾流露出的遺憾的表情中,我們知道要好好學習,不白白浪費時光。
然而,在主觀感受上,因為時間的流逝基本上不會產生威脅和緊迫感,除卻在期末考即將來臨的日子裡,才稍稍感到光陰溜得真快!
也是,對於正在上學的小孩子而言有什麼比期末考更嚇人的了呢?那時的困難很簡單也很唯一 ,那時候的我們很簡單也很呆傻 。
匆匆數十年過去,時代千變萬化,當初的那批小孩子不可避免的裹挾在時代浪潮中艱難的向前奔湧。當然,我是其中之一,早與他們失去了聯繫。
昔日同窗,昨日好友,一個個都在奮力奔向自己的方向。夜深人靜之時,才猛然發現人與人之間「漸行漸遠漸無書 」,一些人徹底失去了聯繫 。
記得曾經學到《將進酒》時和同桌討論 :這也寫得太誇張了吧!「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可不!瞧瞧鏡子裡的自己,幾條交錯的細紋在眼角若隱若現,頭髮總是叫囂著自由,爭先恐後的逃離頭皮。
心理上體會到了朝青絲暮白雪的緊迫 ,現實中感受到了昨靚發今禿頭的恐慌 。
這時候,若是有機會經過教室,恰巧聽到稚嫩的聲音整齊劃一的讀著「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淨無泥,瀟瀟暮雨子規啼。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想必心中定是五味雜陳,感慨萬千。
曾經老師在講這首詞時語氣中的唏噓感慨 ,眼神中的一絲絲遺憾 ,想必此時能理解了 。
而現在能做的 ,現在信仰者的恰恰是記憶中的紅色條幅黃色大字 :「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而所信仰著的,也是那紅底黃字:「天道酬勤 」
是的呀!我們實在沒法和太陽賽跑,人生實無再少年,願君且行且珍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