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亦凡主演電影西遊伏妖篇觀後感
2023-07-27 17:04:43 1
《西遊伏妖篇》在特效和視效方面得到了更多的肯定。眩目的特效,凌厲的打鬥節奏,加上徐克擅長的重口味人物造型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有觀點認為,這說明兩位名導的聯手中,徐克份內工作的完成度更高。
吳亦凡主演電影西遊伏妖篇觀後感一:
第一部的魚豬猴交代了天命取經人在星爺故事中的一些背景。由於猴子八戒和沙沙我們都熟悉,所以第一部電影並不需要太多的去深究三者之間的聯繫。即便呈現出來的是三段獨立的故事,觀眾也能做到很好的把主角(文章演的唐僧)和三段故事聯繫在一起。
但第二部就不一樣了,按照電影的結構,涉及的三段故事--即三隻妖怪,分別是蜘蛛精,紅孩兒以及姚大嘴演的九頭金雕。
故事在開頭就很好的詮釋了天命取經人在性格上的差異--猴好鬥豬好色,沙和尚愣頭青以及唐僧的單蠢,以及唐僧在處理團隊關係時,只能用威逼利誘以及暴力來解決問題的尷尬處境。
第一段故事蜘蛛兇宅,其實給我的觀影感受非常棒。有一種前部影片進入豬八戒的黑店,甚至有一種在玩《暗黑破壞神》的感覺。在蜘蛛精們性感妖嬈的軀殼下隱藏著恐怖驚悚的本體,那種哥德式的基調非常對口味。而且非常考驗團隊之間的信任與協作。這部分給機智勇猛,在美色面前不(bu)為(jie)所(feng)動(qing)然後電影後面2/3一直在打醬油的沙和尚點個大讚。
但到了電影的第二段故事,我只有一句話-電影成在你手裡(至少從電影創作上看來,這段的花銷應該很多,可見創作人應該是想在這個部分吸睛),敗也是在這段(在觀影者的角度看我完全迷失了)。
電影的第二段比丘國,非常像遊戲《暗黑破壞神3》中的ActII--小孩國王的皮囊下藏著一隻惡魔。而且電影中戰鬥特效在場面上的宏大也在第二段故事中完美詮現。我個人認為這段故事在劇情上的刻畫太過輕描淡寫,基本是一些無聊的對白,對人物的內心刻畫太過匱乏。
劇情上的開始脫節也是這段故事的後半部分。
首先,第二段故事中並沒有太多的在劇情上刻畫師徒之間的矛盾與不信任,而且最重要的一點,在第二段故事結束時,插入了白骨精的部分,即「2.5」。從這裡開始把我徹底搞懵了,因為我不知道這部電影的核心到底是在想突出師徒之間的矛盾,還是唐僧自己的個人感情。
原本白骨精的劇情在原著中就是起到強化團隊凝聚力的作用的,但電影卻把白骨精自身的形象與前作中段小姐的形象重疊,使主角的重心從團隊又轉到了感情,我個人覺得這裡可以說是犯了故事敘述的大忌。一段故事中最重要的核心基調,也是觀眾的觀影感受,隨著舒淇扮演的段小姐的再度出現,導致首尾不呼應。想必這也是大多數人給電影差評的最大原因。
最大的,乃至於導致這部電影完全無法挽救的遺憾就是白骨精徹底變成了段小姐,通過向唐僧表白了真心洗白。。。看到這裡我徹底就凌亂了。
至於姚晨扮演的最終大BOSS,即第三部分故事。
人物在這一段可以說基本完全沒有對白(連小學生對白複雜度都會顯得略高),劇情上生硬的把白骨精和最終BOSS刻畫到一起。團隊凝聚力又突然間變的很牢固,殺了觀眾一個措手不及。
特效上把孫悟空刻畫成了石猴,但看著更像《魔獸世界》中燃燒平原上巖石傀儡。三個如來的打鬥場面,看似想刻畫的宏大,實際上我覺得還沒第二段的觀影效果好。
簡單一句話:虎頭蛇尾。
但這部電影的閃光點還是有的。
首先,確定了星爺的《西遊》將會是一個系列,而且都會由三段故事的結構組成。其實這樣拍的好處有很多。對我們這些觀眾來說,不需要把電影看成一個整體,可以拆開看成三個部分來分享感受,然後讓電影創作人知道,自己在哪個部分沒拍好。。。這樣。
其次,電影中最大的閃光點,就是延續了前作中恐怖驚悚的場景。從蜘蛛兇宅到比丘國的笑裡藏刀,把故事中的背景世界刻畫的非常贊。像是四個冒險家置身於一個黑暗的,哥德式,摻雜著宗教,儀式,惡魔的世界中一樣的感覺。而且音樂用的非常到位,我希望下一部系列可以延續這個閃光點。
至於需要改進的地方,最重要的就是編劇。從降魔篇開始,電影就沒有怎麼交代和刻畫過「三段故事」的聯繫性(原著中至少還提過豬八戒還是天蓬元帥時跟悟空有過接觸)。雖然前面說過,觀眾可以把電影當作三個故事來看,但作為一部電影來說,稜角太過分明並不是一件好事。觀眾更希望看到的是一部整體,而不是一塊+一塊+一塊。
還有,電影要表達的核心一定要明確。比如要講的是團隊信任,那我們整部戲就圍繞一個點說。電影院裡的2個到3個小時看似很多,但實際上沒那麼久。給導演編劇的餘地是很少的。《西遊》系列其實已經有了自己的風格,但我堅信導演和編劇都沒有意識到。大話西遊已經是過去了,不需要反覆陷在那個影子裡不走出來。
第三,特效其實不需要太多。作為觀眾來說,我們其實並不需要跟劇情無關的特效。連變形金剛中的特效都是拿來襯託一段故事的,如果沒了賽博坦火種,霸天虎與汽車人這些故事與人物,誰稀罕看一群機器人變來變去?
這部電影我最喜歡的就是第一段故事的特效。因為那時的特效有一種必要性,很好的烘託出那種置身在兇宅中的肅殺感,這裡很有徐克導演拍龍門飛甲時對特效應用的感覺。
後面的特效,紅孩兒那段還算不錯。但最後的打鬥特效,除了蒼白只有蒼白。
要知道,當年的大話西遊,在特效上的花銷是很低很低的。在劇情上的結構跟《西遊》系列比更是差的多。
但觀眾至今都沒法忘懷的,是大話中的人物對白。你第一次看覺得沒什麼,但第二次,第三次,每個看似獨立的角色,從對白上建立了微妙的聯繫,給了觀眾一種通過角色的對白了解人物的聯繫,又對角色的熱愛而愛上故事,即整部電影的感覺。
劉鎮偉後面就再沒拍過像大話西遊一樣的電影。但我堅信,周星馳跟劉鎮偉不一樣。
失望了的影迷們,不要失去信仰。
總結:希望星爺可以採納建議並成長,期待《西遊》第三部中可以完美詮釋《西遊》系列的真正風格
吳亦凡主演電影西遊伏妖篇觀後感二:
今年過年上了幾部大片,對我最有吸引力的當然是《西遊伏妖篇》。這部大戲是由武俠之王徐克和喜劇之王周星馳聯手打造的。因為個人是周星馳的鐵粉,所以他的電影我是必看的。
我是在網上看的,但是我覺得這部特效動作大片,在電影院觀看效果會更好。這部戲是西遊降妖篇的續集,延續了上部戲的劇情。唐玄奘收服了三個徒弟登上取經之路。只是人物都換了,都是新面孔,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每個人物角色刻畫的入木三分,淋淋盡致。吳亦凡扮演的唐僧雖然剃了大光頭,但是不耽誤他的最高顏值。聲音甜萌摻雜著些許無奈。把唐僧這個人物演活了。
林更新演的孫悟空面目猙獰。畫著濃厚的煙燻裝,脾氣暴躁,殺妖無數。最讓師傅唐僧不能釋懷是他親手殺死段小姐。所以這部戲主講唐僧和孫悟空之間的相愛相殺。最後拼棄前嫌,情同手足。其中有一段小善與唐僧花前月下,孫悟空吃醋的橋段。可謂基情滿滿,曖昧十足。
豬妖豬八戒在此劇中仍是個痴情鬼,色鬼。前劇講他對媳婦痴情卻被媳婦嫌棄被出軌。最後他因愛生恨,發誓殺盡天下所有相愛女子。本部戲中他的形象更具誇張,言語,動作各種搞怪誇張。片中他動不動就變成一個大帥哥勾引良家婦女。整天描眉化眼,塗脂抹粉,還敷面膜,見到大長腿,美女就流口水,拔不動腿。讓人看來啼笑皆非。
沙僧魚妖造型有點恐怖,身材高大魁梧,面目可憎,動不動就脾氣爆發。後來因為中了蜘蛛精的毒,現了原型成了一隻龐大的魚精讓豬八戒拉著走,其畫面搞怪。
吳亦凡主演電影西遊伏妖篇觀後感三:
這個電影是徐克導演,周星馳編劇監製,說實話徐克老怪第一次讓我失望是在《龍門飛甲》,作為一個香港電影和武俠作品的半吊子愛好者,《龍門客棧》一直是我心目中的經典,而龍門飛甲故事亂七八糟,主線不明,節奏鬆散,結尾時與主線無關的找寶藏橋段更讓我一臉懵逼,最重要是這部電影沒有魂,沒有武俠中快意恩仇,生死由天,士為知己者死的那種江湖俠義。說了這麼多,我只是想說,《西遊伏妖篇》,也沒有魂。
故事劇情,放在十年前,也配得上老掉牙三個字:師徒不合,師傅喪失了法力,靠打怪這樣的外部危機解決人民內部矛盾,最後師傅法力回歸,師徒重歸於好。故事老雖老,但是講好也絕對精彩,可惜這部電影似乎沒有想講好故事的意願,沒有足夠的故事情節鋪墊與設定,唐僧和孫悟空的人物性格根本立不住,導致對立與交鋒看上去像笑話(當然這也與吳亦凡那炸裂的演技有關),而故事的節奏很鬆散,電影不是電視劇,可以一集集的打怪升級,沒有一個大主線,漫無目的的西行,走一段打一個怪,對電影節奏的損傷是很大的,這使得除了特效外,覺得這個電影很敷衍,透過屏幕,我似乎看到了徐克在說:嘿嘿,爺特效牛逼吧,你們這幫大陸村炮看傻了吧,星爺在說:嘿嘿,看,又是西遊啊,一生所愛放了4遍呢,你們這幫撲街感動的直哆嗦吧。
說一下搞笑方面的,影片的笑料還是很密集,覺得和西遊降魔篇差不多,但不如美人魚好玩一點,最讓我會心一笑是沙僧的反差萌,明明是個智障一樣的人物,有時說的話卻極度睿智,讓我想起了海綿寶寶裡的派大星
另外不得不提吳亦凡的演技,其實我對吳亦凡比較喜歡,因為我喜歡老炮這個電影,裡面吳亦凡的表演中規中矩,但這部電影,我看著他全程一個表情的臉,一直擔心,他的下巴會不會掉下來…
最後總結一下,這部電影沒有情懷,故事性很低,當成一部純粹的特效搞笑片,是可以的,尤其是特效,非常不錯,但故事別期望太多,不如西遊降魔,不如美人魚
更多相關觀後感推薦:
4.20xx春節賀歲片《西遊伏妖篇》觀後感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