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最新西方民主怎麼了觀後感

2023-07-27 08:46:33 1

  民主政治可以保證各利益群體平等協商、社會規範有序,在凝聚民心、匯集民智、整合民意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小編整理了西方民主怎麼了觀後感,歡迎欣賞與借鑑。

  西方民主怎麼了觀後感一:

  對於中國在發展中遇到的一些問題,總有人將其歸因於制度,認為中國只要「民主化」了,這些問題就可迎刃而解。美歐等發達國家一直都在忽悠其他國家,說經濟發達和社會風氣良好都與西式民主相關。但事實上,當我們認真觀察發達世界時,卻發現它們的民主已陷入困境。

  美國的「民主政治」在向極端化發展。共和黨掌握的國會故意不與民主黨掌握的政府配合,處處給政府設置障礙,引起民眾不滿。20xx年美國總統選舉中,共和黨人川普和民主黨人桑德斯這兩位「叛逆」型政治家崛起,也反映出美國民眾對傳統兩黨政治的厭煩。歐洲也是如此。隨著難民潮的發展,歐洲各國極右翼政黨迅速崛起。這些極右翼政治家的共同之處是抵抗外來移民和難民湧入,對歐洲一體化持懷疑態度,結果是政治不寬容成了政治正確。再看日本,首相安倍利用自民黨在議會的多數優勢強行通過新安保法,架空和平憲法。日本民主竟然可以違反法治、架空憲法,這不能不說是對西式民主的極大諷刺。

  發達國家如此,被「民主化」了的一些發展中國家更是不忍卒讀。很多國家的民主政治就是互相扯皮,民眾的利益被當成了兒戲。如此看來,西式「民主」病得不輕,但中國居然還有人相信它是解決一切問題的萬靈藥。

  實際上,從推翻清朝開始,民主在中國就已成為不可爭議的價值觀。但大多數中國人理解的民主是「人民當家做主」,與多黨制沒有直接關係。近些年來,雖然發達國家將「民主化」描繪成歷史大潮流,但無論蘇聯解體、東歐劇變還是「阿拉伯之春」,展示的都是「民主化」的殘酷。

  某種程度上,西式民主會帶動經濟發展、促進社會現代化的說法也違背西方歷史發展的事實。主要西歐國家早就實現了代議制或所謂「民主」,但在很長時間裡,多黨政治和自由選舉帶來的只是混亂的公共治理和政黨分肥制度。獲勝的政黨隨意分配政府掌握的公共資源,就像戰爭中的獲勝者掠奪戰利品一樣。政黨對大選中的支持者、贊助人投桃報李,論功行賞。歐洲啟蒙運動的哲學家們對西歐當時這套混亂的政治管理痛心疾首,卻對中國的治理方法很感興趣,把以科舉制為代表的中國文官制度奉為圭臬。隨後,德國、法國、英國、美國均採納了文官考試辦法,逐步建立起職業文官制度,這才使其輪流坐莊的民主制度穩定了下來。那些民選的政治家可以換來換去,但公務員隊伍卻常備不懈。不過,近期西方國家民主政治的極端化卻已使公務員變得無所適從,這顯示了西式民主的衰敗。

  中國之所以能在改革開放以來取得巨大成就,部分得益於傳統職業文官制度的回歸。我們的政治制度尚不完善,但相關改革不會順著西方國家意願,不會走所謂「民主化」道路。相反,我們應珍惜中國的傳統政治文化與治理框架,使其為中國的現代化做出更大貢獻。

  西方民主怎麼了觀後感二:

  長期以來,西方一些人大肆鼓吹推銷其所謂「民主」、「自由」,說只有這種民主制度才能夠保證社會穩定和進步。但事實最能教育人,拿實踐這一真理檢驗標準來衡量一下,我們會發現,西方這套說辭的水分很大,虛假的地方不少。如果說泰國、韓國的民主制度「還不太成熟」的話,那麼法國自大革命以來形成的民主制度應該算足夠成熟吧,但法國人卻是歐洲出了名的「酷愛」街頭運動,暴力衝突司空見慣。希臘則更是一直被視為「民主發源地」和「西方文明搖籃」,但慘痛的現實只能警示別的國家引以為戒。街頭暴力政治泛濫,不僅給國家利益和形象帶來負面影響,更令所謂的「民主美夢」在一片陰影中遭到質疑。

  影片中有一個現象也很值得關注,那就是西方一些政客和媒體在這次希臘騷亂中的表現。近些年,一些西方政客熱衷於對外推銷「顏色革命」,導致不少國家社會分裂、動蕩,西方媒體一直將其中的街頭暴力抗議鼓吹為「民主」,還常給那些示威者冠以「民主的希望」這樣的美譽,同時動輒指責那些國家的政府進行專制鎮壓。如今發生在「民主發源地」希臘的同類事件,其亂象與「顏色革命」何其相似,卻不見有西方政客或媒體出來聲援「民主」,倒是聽到不少「無政府主義」、「共產主義幽靈」的激烈聲討,還要求政府採取斷然措施恢復秩序。西方一些人在民主問題上的虛偽十足和雙重標準,可謂再次表現得淋漓盡致。

  美國大選剛剛塵埃落定,川普當選新一任美國總統。需要指出的是,川普贏得了選舉,但只有47%的美國人把票投給了他。而希拉蕊則獲得了48%的選票,但是,因為美國特殊的「選舉人票」制度,美國第45任總統將是川普,而不是希拉蕊。大選結束後美國街頭萬人遊行,打劫焚燒。幾十萬對選舉結果不滿的選民衝上街頭,示威抗議特蘭普當眩這就是所謂的「民主」麼?

  按理說,民主政治可以保證各利益群體平等協商、社會規範有序,在凝聚民心、匯集民智、整合民意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尤其是在當前國際經濟危機蔓延的形勢下,更應該發揮民主制度的優勢來團結人民共度時艱。希臘的事實警示人們,經濟危機完全可能加劇社會緊張和動蕩,如果各個階層和群體都為爭權奪利鬧將起來,後果不堪設想,發展更無從談起。更重要的是,泰國、希臘等國的教訓足以令一些陷入「民主迷思」的人清醒:民主不是萬能的,運用不好可能適得其反,尤其是一味迷信和神化所謂「西方民主」,更是值得深刻反思。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