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臺朗讀者觀後感
2023-07-27 22:09:22 2
《朗讀者》自上周末在央視一套和央視三套黃金檔首播後便火爆熒幕,獲得全媒體的點讚,豆瓣評分最高達9.5。下面是相關的觀後感範文,快來圍觀吧。
20xx中央臺朗讀者觀後感一:
《朗讀者》定位為文化情感類節目,通過節目中嘉賓的朗讀,讓觀眾感受文學之美、聲音之美和情感之美。
蔣雯麗分享與愛滋病患者「親密」故事
從2002年開始,蔣雯麗已經做了十五年的預防愛滋病宣傳員了,她說當初只是有這樣一個願望,想做一些好事、善事,結果一做就是這麼多年。蔣雯麗與先生顧長衛合作的電影《最愛》就是以愛滋病感染者為背景,而片中就是找了這群感染者來拍攝。在《朗讀者》訪談中,蔣雯麗談起了電影拍攝時的幕後故事:她要求劇組工作人員和愛滋病感染者們同吃同住。值得一提的是,今晚在《朗讀者》的現場將會出現神秘嘉賓,讓蔣雯麗感動不已。
「同桌媽媽」16年陪讀兒子以朗讀感恩母親
除了蔣雯麗分享與愛滋病患者「親密」故事外,另一位感動無數國人的「同桌媽媽」陶豔波也將和兒子楊乃斌一起走上《朗讀者》的舞臺。因為16年堅持陪伴患有聽力障礙的兒子楊乃斌讀書,「同桌媽媽」陶豔波曾獲評「感動中國」20xx年度人物。從無法說出一個詞彙,到順利完成大學學業,楊乃斌16年的學習生涯,全部都有母親陪伴,這中間歷盡艱辛,旁人無法想像。不過,陶豔波從未有過怨言,她說,「教育乃斌是我一輩子的職責。這是一個母親會做的,為了孩子,一切都值得。只是堅持走的路比別人長一點。」
為了報答母親的付出,在《朗讀者》的舞臺上,楊乃斌將朗讀冰心的散文《不為什麼》,「獻給我的母親,如果不是她16年的陪伴,可能也就沒有我的今天,當所有人都想要放棄的時候,只有她還一直堅持,一直鼓勵我。」他還分享說,之所以來到這個舞臺,是因為這麼多年,他都想跟媽媽說一聲謝謝,但是一直沒有好的表達方式。楊乃斌還推薦聽障孩子以朗讀作為康復訓練,「對於一些聽障孩子來說,這樣的朗讀相當於一次康復訓練,是有實質幫助的,我小時候也每天都朗讀訓練。朗讀對於聽障孩子來說是有特殊的意義的。」
20xx中央臺朗讀者觀後感二:
《朗讀者》的熱度也不是說這一段時間的準備,或過去一年大家準備的結果,而是一個積累的過程。
《朗讀者》開播兩期,便已「圈粉」千萬。本周以「陪伴」為主題,自播出,節目視頻全網播放量近1.2億次,其中正片播放量5334.8萬,單日播放量增長近2,000萬次,短視頻播放量超6,500萬次。上映兩周,豆瓣評分保持在9.0分以上。
20xx中央臺朗讀者觀後感三:
一位靦腆、緊張的男人,用他最真摯的語言講述著與動物朋友之間的陪伴。5年,林兆銘一人把時間獻給了那些大自然裡成千上萬的動物,收穫的是內心最純真的快樂。
陪伴是一種溫暖,
陪伴是一種習慣,
陪伴是一種力量。
北汽紳寶與用戶一起,
感受這大千世界,
感受《朗讀者》所帶來的文字力量!
更多相關觀後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