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打鐵還需自身硬觀後感
2023-07-27 14:06:38 1
《打鐵還需自身硬》由中央紀委宣傳部、中央電視臺聯合製作,以朱明國、魏健等多位嚴重違紀違法的紀檢監察幹部現身說法。下面是相關的觀後感,也許對你有幫助哦。
社區打鐵還需自身硬觀後感一:
電視專題片《打鐵還需自身硬》由中央紀委宣傳部、中央電視臺聯合製作。專題片反映了黨的十八大以來,紀檢監察機關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要求,全面從嚴治黨把自己擺進去,加強自身建設、完善內控機制,堅決清理門戶,嚴防「燈下黑」,努力打造一支忠誠乾淨擔當的紀檢監察隊伍,體現「打鐵自身硬、永遠在路上」的清醒和韌勁,回應黨內關切和人民群眾期盼。專題片共分三篇,1月5日晚播出了下篇《以擔當詮釋忠誠》,一起來看吧。
20xx年9月13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臨時召開第二十三次會議的消息,引起了高度關注。根據有關規定,只有在有特殊需要的時候,全國人大常委會才會臨時召集會議。果然,這次會議上傳來的消息也不同尋常。會議通報了對遼寧拉票賄選案件嚴肅查處的決定,45名拉票賄選的全國人大代表被撤銷資格。
遼寧拉票賄選案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查處的首個發生在省級層面,嚴重破壞黨內選舉制度和人大選舉制度的重大案件,955人受到查處,其中中管幹部34人,涉案人數之多、性質之惡劣、情節之嚴重,觸目驚心。遼寧省委原書記、人大常委會原主任王珉,遼寧省委原常委、政法委原書記蘇宏章,遼寧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王陽、鄭玉焯等多名省部級幹部因此被組織調查。與此同時,已經退休兩年的遼寧省紀委原書記王俊蓮,也在家中接到了處分通知。
王俊蓮(遼寧省紀委原書記):我從退休那天起,我就認為這件事可能早晚要有一天要提起來的,在那個環境下我畢竟是紀委書記,組織上給我處分我有思想準備。
2013年1月遼寧省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期間,代表駐地遼寧大廈暗流湧動,頗不平靜。不少人在私下為拉票賄選奔走,進出駐地送錢送物。時任阜新市委書記王陽、時任省財政廳黨組書記鄭玉焯,通過拉票賄選當選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遼寧省全國人大代表中有45名通過拉票賄選當選;參加選舉的616名省人大代表中有523人收受了財物。而當時作為遼寧省紀委書記、大會主席團成員的王俊蓮,對此卻並無察覺。選舉期間,還有人舉報反映王陽拉票賄選,但省紀委調查之後認為證據不足,也就不了了之。
王俊蓮(遼寧省紀委原書記):我懷疑是有問題的,沒想到這麼嚴重,這麼令人髮指,這是我始料不及的。
雖然王俊蓮本人並未參與拉票賄選,但作為當時的省紀委主要領導,監督責任履行不到位,被給予黨內嚴重警告處分。
吳澤剛(中央紀委第十紀檢監察室工作人員):已經有人舉報了,反映王陽的拉票賄選問題,也沒有深入去調查,把有關問題弄清楚。對這麼大範圍、(大)面積的拉票賄選問題,作為一個省裡面的紀委書記,一點都沒有覺察,一點都不知道,本身就是一種失職失責的一種行為。
這種拉票跑要的風氣,絕不是一兩天形成的,反映出遼寧的政治生態出了問題。紀檢機關對於維護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營造良好的政治生態,負有重要的監督責任。發生如此嚴重的拉票賄選案,紀檢機關明顯失職失責。
王俊蓮(遼寧省紀委原書記):給黨組織造成這麼大的破壞,衝擊了黨紀國法的底線,而且敗壞了黨的風氣,又損失了那麼多幹部,我作為紀委書記沒有守住陣地我認為失職失責。
20xx年10月,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通過《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條例規定,黨的各級紀律檢查委員會是黨內監督的專責機關。權力就是責任,監督執紀問責不僅僅是紀檢機關的權力,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如果履行責任不到位,就要被問責。20xx年1月到20xx年11月,全國因履行監督責任不到位被問責的紀檢幹部有4800多人,其中有紀委書記、紀檢組長3100多名。
鄭振成(中央紀委黨風室副主任):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監督責任,能發現的問題沒有發現,發現問題不報告、不處置,該問責不去問責的,這些都要嚴肅問責。
社區打鐵還需自身硬觀後感二:
治人者必先自治,責人者必先自責,成人者必先自成。」作為監督執紀的專門隊伍,紀檢監察幹部肩負著維護黨紀政紀、推進反腐敗鬥爭的重要職責,其素質、能力和作風,直接關係到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的成效。正因此,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上強調,「廣大紀檢監察幹部要敢於擔當、敢於監督、敢於負責,努力成為一支忠誠、乾淨、擔當的紀檢監察隊伍。」按照這一要求加強自身建設,是紀檢監察機關的重大政治任務。
一年來,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按照中央決策部署,聚焦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這一中心任務,切實履行監督執紀問責職能,緊緊抓住監督責任這個「牛鼻子」,用紮實有效的工作、敢抓敢管的擔當、踏實辛勞的付出,推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取得了新成效。懲治腐敗沒有禁區、嚴明紀律不留特區、聚焦「四風」排除盲區、創新巡視形成震懾……這些落地有聲的成績說明,我們的紀檢監察隊伍是一支立場堅定、態度堅決、行動有力的隊伍,是一支值得信賴、敢於亮劍、能打硬仗的隊伍。
信任是對紀檢監察幹部的最大支持,但是信任不能代替監督。應該看到,紀檢監察機關不是天然的保險箱,紀檢監察幹部也並非生活在真空之中。如果監督者不被監督,就可能出現「燈下黑」的情況;紀檢監察幹部發生以案謀私、串通包庇、跑風漏氣等問題,對黨和人民事業的傷害,將比一般幹部更甚。「執紀者必先守紀,律人者必先律己」,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清理好門戶,做到打鐵自身硬,才能讓監督執紀問責更有底氣、更加硬氣、更具權威,做到「其身正,不令而行」。
權力就是責任,責任就要擔當。紀檢監察幹部敢於擔當、敢於監督、敢於負責,就能為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注入強勁動力;相反,不想監督、不敢監督、不會監督,黨紀政紀就必然失之於寬、失之於軟。因此,紀檢監察幹部尤其應該涵養責任意識、擔當精神。對尸位素餐、碌碌無為的幹部,該調整的就要調整;對不敢抓、不敢管、監督責任缺位的要堅決問責。唯其如此,才能讓責任意識深入人心,讓擔當精神蔚然成風。
越是面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不斷深入的新挑戰,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越是要以更大的決心和勇氣加強自身建設、強化自身監督,始終確保紀檢監察幹部隊伍成為黨紀政紀的忠誠衛士,成為嚴懲腐敗的鋼鐵拳頭。以絕對忠誠標註精神高度,以鐵的紀律打造過硬隊伍,以擔當精神激發乾事熱情,一支忠誠、乾淨、擔當的紀檢監察隊伍,必將為奪取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新勝利提供有力支撐。
更多相關觀後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