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政治劇《人民的名義》觀後感
2023-07-28 02:01:38 3
你有天大的本事,對社會有再大的貢獻,都不能觸犯法律,一旦觸及,就要繩之以法。下面是《人民的名義》觀後感範文,快來圍觀吧。
20xx反腐政治劇《人民的名義》觀後感【篇一】
相比十年前一系列的反腐政治劇,《人民的名義》展現了前所未有的反腐力度,人物格局縱橫捭闔,從省、市級,到副國級,開創了國內反腐劇的最高層級。該劇拍攝之初,曾因劇情設置上反腐層級觸抵副國級一度引起廣泛討論,甚至被光明日報定位「大膽」之舉,但同時也被認可為「一種突破」。我國反腐劇的發展過程,本身就是一個不斷突破的過程。並不是說反面角色級別越高,反腐劇就一定越好,越有藝術價值,而是這種級別的推進,意味著曾經的「敏感」在脫敏,過去的「禁區」正在解禁,文藝創作觀照現實的範圍更加開闊。
對此,劇評人云飛揚稱,《人民的名義》可以說是近年來最給力的反腐大戲,它突破了上級是廉潔的,貪汙的只是副手這種創作模式,而是把反腐的鬥爭推向深處,最高級別延伸到副國級官員。他說,「近幾年接連落馬的副國級官員已經不在少數,如今《人民的名義》將其搬向螢屏,可以說是對現實的真實再現,也是時代的進步,也顯示出我黨淨化自身的勇氣。」劇評人琢紫也表示,「《人民的名義》不僅能配合當下正在進行的反腐行動,也是對廉政建設的一次形象預演,同時還是行政接地氣的體現。」劇評人鐵任說,「《人民的名義》講述的就是現代斬貪官、立民心的故事,雖然故事揭開的是反腐的刀光劍影,政治的風雲變幻,但其結果與過程是民心所向、眾望所歸。
所以說,這既是一部定位尖端的反腐大製作,同時也是一部廣接地氣的親民之作,反腐劇史上最強一戰,即將上演。」
20xx反腐政治劇《人民的名義》觀後感【篇二】
《人民的名義》將高級官階打入反腐名單並非刻意製造噱頭,也沒有停留在貪腐的表面化揭示上,而是真正深入人心從人性角度探討這一問題。比如很多落馬貪官後悔的並不是貪腐本身,而是沒有將貪腐掩飾藏好,或者是對於處罰不公的怨恨,憑什麼貪50萬跟500萬沒有區別?這些都來自編劇周梅森為創作劇本體驗生活,與貪官汙吏面對面交流時的真實感悟。而這些感悟,也被轉化成生動有力的橋段出現在《人民的名義》中,使該劇既區別於周梅森以往劇本或者說過去反腐劇的定式,也反映了當代文藝工作者肩負著更多的社會責任。
劇評人琢紫對於《人民的名義》在藝術創作上的追求,感受頗深,「毫無疑問,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現實的經濟利益推動了人們觀念的變更,歷史已經從宏大敘事轉向了微觀世界表達。放眼當下的電視劇市場,對當下政治特別是嚴肅話題的表達已經不再多見。像《人民的名義》這種當代電視劇作的出現,既是解決社會問題的一種方式,也是提升民族凝聚力的方式,更是大眾文藝作品需要承擔的社會責任。」劇評人云飛揚撰文稱,「反貪腐是一個長期和深入的話題,《人民的名義》從文藝作品的層面揭開了深層反腐的序幕,這部作品的即將出爐既彰顯著時代的進步,也是大眾文藝作品關注時代民生的責任感體現。」
20xx反腐政治劇《人民的名義》觀後感【篇三】
反腐題材作品淡出熒幕多年之後終於復甦,《人民的名義》被稱為「中國頂級政治劇標杆」,《人民的名義》在同類題材中堪稱「尺度最大」,這部現實主義題材作品在滿屏玄幻劇、偶像劇、家庭劇中脫穎而出,反腐高壓下中國政治和官場生態的長幅畫卷像一聲春雷,必將引得舉國關注,成為民心所向的「爆款」良心好劇。
名作家周梅森的著作《人民的名義》改編的同名電視劇,將於3月28日登陸湖南衛視金鷹獨播劇場。國家一級導演李路任總導演,周梅森任編劇,陸毅、張豐毅、吳剛、許亞軍、胡靜、柯藍、張志堅、高亞麟、張凱麗等數十位演技派老中青演員實力加盟。
在收視率造假愈演愈烈之時,《人民的名義》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抵制購買收視率造假行為,維持電視劇行業的健康發展,所以聯合中華志願者協會對這部反腐大劇進行了問卷調查。據中華志願者協會遍布全國各地的志願者統計,《人民的名義》受到人民群眾的廣泛關注,這部反腐題材良心大劇預計影響全國3億人次,之後收視率會有大幅度提升,將反腐理念深入人心。此次調查中讓人驚訝的是,一些90後甚至95後的年輕人對這部劇也十分期待,不少年輕人表示,他們接觸的電視劇很少有切切實實表現當下生活的,年輕人希望有一部劇能看到我們所生活的真實的世界。
更多相關觀後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