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關於龍華烈士陵園觀後感

2023-07-28 01:42:52 1

  掃墓是挖掘,掃墓是追憶,掃墓是心和心的交流,掃墓是靈魂與靈魂的碰撞。下面是龍華烈士陵園觀後感,快來圍觀吧。

  20xx關於龍華烈士陵園觀後感【篇一】

  上周,天下著毛毛小雨,我們高黨小組懷著一顆無比沉重的心情參觀了上海龍華烈士陵園,再次回眸了中國那段不容忘卻的血淚痛史。作為入黨積極分子,我們都也再次接受了一次心靈上的震撼!

  龍華烈士陵園佔地285畝,建有紀念、瞻仰、碑苑、遺址、烈士墓、就義地及地下通道、青少年教育活動和遊憩等區域。每一區域都由不同的建築群構成。人們在瞻仰緬懷英烈的同時,又沉浸在文化和藝術的氛圍中。

  上海龍華烈士陵園的紀念館中記錄著從舊民主主義革命到新民主主義革命,再到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直至中國解放,改革開放之後各個時期無數烈士們的生平事跡。他們把中華民族從深淵中拖了出來,他們用頭顱熱血換來了祖國的解放,民族的獨立。他們用赤誠的愛國之心創造了無比美好繁榮昌盛的新中國。這就是中華民族龍的傳人的力量!這就是從鋼鐵中煉出來的中國共產黨人的力量!

  從入口沿著甬道,走過紀念橋,迎面展示的就是開闊的紀念廣場。廣場的兩側,聳立著《獨立、民主、解放、建設》兩座主題雕塑。廣場中央是紅色花崗石紀念碑,碑上刻著江澤民爺爺親筆題詞「丹心碧血為人民」。參觀好了紀念廣場,我看見前方有一組雕塑,此雕塑為一組兩座、左右對稱的橫式群雕,共22個人物。每座群雕高7米、寬13.5米,由花崗石雕制。左側群雕題為《獨立•民主》,重點反映上海小刀會起義、五四先驅宣傳革命、上海工人武裝起義、共產黨人的鐵窗烈火和刑場鬥爭、上海軍民抗擊日軍侵略、解放軍解放上海等光輝史跡,典型、生動地表現了先烈前赴後繼、血灑申城的崇高形象。右側群雕為《解放•建設》,重點刻畫了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上海人民在烈士精神的啟迪和鼓舞下群情振奮,改革開放,高歌猛進的英姿風範。

  紀念雕塑群是陵園的一大藝術景觀,與紀念建築交相輝映。星羅棋布,散列滿園的10座(組)紀念雕塑,皆出自國內當代名家之手;內容皆取自上海百多年來的重大歷史題材。雕塑大師們以石破天驚的藝術手法,謳歌了上海人民為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事業前赴後繼,百折不撓的英勇獻身精神。雕塑寫實,寄情,形神兼備;所用材質,或青銅,或花崗石、或漢白石,把相應的歷史內容表現得渾厚、凝重而恢弘。雕塑群除了主題雕塑外,還有很多,有《五卅慘案》、《四一二殉難者》等等。《五卅慘案》的雕塑主體圓雕人物高5.6米,弧型人物浮雕牆高3米,寬7米。主要為紀念1925年在上海南京路反帝愛國鬥爭中犧牲的烈士,它以高度概括、凝練的寫實手法,塑造了一個在南京路慘案中勇猛鬥爭、不幸中彈犧牲的愛國者的典型形象。在其背後襯託著反映席捲全國的轟轟烈烈五卅愛國運動的歷史畫卷的浮雕牆,以加強這一紀念雕塑的犧牲主題。《四一二殉難者》的雕塑是由兩塊高浮雕牆組成,最高點7.2米,高浮雕人物等採用鑄銅,牆面為淺色花崗石貼面。塑以三組生動的造型群體概括地表現了1927年4月蔣介石叛變革命、屠殺上海工人糾察隊和群眾,以及上海工人階級頑強鬥爭,英勇犧牲的悲壯史實。在看的過程中,我不禁讚嘆:「我們中國人是多麼頑強啊!」

  在紀念館裡,我們沿著舊民主,新民主,社會主義革命,偉人圖片展的順序展開了我們的旅程。

  20xx關於龍華烈士陵園觀後感【篇二】

  4月1日,我們常興中心小學組織同學們去掃墓,我們都激動萬分,排著整齊的隊伍循序井然的出發了,走在通往扶眉戰役烈士陵園的路上,鳥兒的叫聲伴隨著我,風兒陪伴著我,在不知不覺中走進了烈士陵園。

  掃墓是挖掘,掃墓是追憶,掃墓是心和心的交流,掃墓是靈魂與靈魂的碰撞,掃墓這種形式必須進行到底。也許某個時期這種形式是深刻的,也許某個時期這種形式是膚淺的,當日本人的靖國神社再一次直刺中國人的靈魂的時候,我們幾千年傳承下來的傳統不得不遭到質疑:掃墓難道僅僅是形式嗎?不,它是一個民族的血痛。光輝的思想是不朽的,英雄的鮮血是不能白流的,歷史的長河裡,閃耀著無比燦爛的精神光芒,繼承、發揚、廣大,是我們中華民族永不丟棄的遺產。

  只見園內正中矗立著雄偉的扶眉戰役烈士紀念碑,其上鐫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望著紀念碑,我們仿佛看到:多少個日日夜夜你們在戰場殺敵,多少個春夏秋冬你們為人民勞累?敬愛的先烈們啊,你們之中有誰不會懷念自己的親人,可是你們卻把這份感情深深的埋在了心底,你們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革命,奉獻給了人民,一直到人生的盡頭。你們剛正不阿,敵人的虐待絲毫不能動搖你們殺敵的決心,你們毫無怨言,即使是為國捐軀也在所不辭。你們的精神就像師長般鞭策著我們成長,給我們起了置關重要的影響,我們為你們驕傲,我們為你們自豪。

  首先,學校組織同學們向革命烈士墓獻花,並向革命烈士默哀3分鐘。默哀期間,動人的國歌,迴蕩在我心中。而我們的心裡早已起伏不平,可歌可頌的先烈們啊你們就像譁譁作響的樹林一樣溫柔;你們就像挺拔的蒼松一樣威嚴;你們就像柔和的微風一樣給我們這些小草慈父慈母般的滋潤。多少個日日夜夜你們在戰場殺敵,多少個春夏秋冬你們為人民勞累?讓我們回憶了革命烈士在革命戰爭年代和建設時期為祖國、為人民流血犧牲、慷慨赴難的革命豪情。同學們一同把花圈獻給了烈士紀念碑前,此刻我在心中許了個願,願祖國越來越富強。

  第二項,舉行宣誓儀式。學校組織同學們在革命烈士墓前,統一向烈士們宣誓,要將革命烈士的獻身精神和豪邁氣慨用在自已的學習中,完成先烈們的遺願,立志愛國讀書,用自已優異的成績向祖國和人民匯報。

  第三項,參觀紀念館,學習革命烈士的光榮事跡和犧牲精神。紀念館內有許多革命烈士的照片和革命事跡,他們都是為了新中國的建立和建設而獻身的,他們永垂不朽!同學們在解說員的帶領下,認真作筆記,不時向解說員尋問關於革命烈士的一些問題,整個紀念館內紀律良好、秩序井然。我想,青山埋忠骨、碧血染紅旗。幾代人的夢想,幾代人無怨無悔的付出,換的我們今朝發展的機會。為了一個契機,為了創造一個環境,多少代人用他們的肩膀默默承擔。猶如當年紅軍過河攻佔高地,衝鋒的戰士踩著水中戰友肩膀過河,不時有人倒下了,有人犧牲了,可這種奔跑卻沒有停止,因為他們知道只有不停的往前衝才有勝的希望,戰友的犧牲才是值得的。而現在我們有如那些衝鋒的戰士,我們也必須不停的往前跑,往前衝,不住腳步的去發展和學習,只有這樣才對得起為今天而倒下的先輩,我們站在他們的肩膀上去實現一個全民族共同的夢想---中華之崛起。

  最後,掃墓活動中,我們想到,如果再有人侵略我們,我們要反抗,我們衝向戰場,與敵人英勇的戰鬥。烈士們沒有完成的任務,就是我們的責任。是啊!我們今天的生活來之不易,是烈士們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只要祖國需要,我們也會為祖國犧牲,就算沒有名譽,也沒有多大的報酬,我們不後悔,因為,是祖國培育了我們,我們要報效祖國。敬愛的烈士們請相信我們,因為我們會像你們一樣,為祖國為人民。我們一定會繼承你們的志,一定不會讓你們在為我們操心勞累,一定會讓九泉下的你們綻開安心的微笑!

更多相關觀後感推薦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