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走近毛澤東》觀後感
2023-07-27 10:06:48
毛澤東的一生是積極投身社會實踐的一生,也是不斷進行理論思考和理論創造的一生。小編整理了《走近毛澤東》觀後感,快來看看吧。
電影《走近毛澤東》觀後感一:
以前對於毛澤東同志有愛也有恨,但看過了《走進毛澤東》後,我反思了自己的想法,以前對於毛澤東同志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這一觀點十分贊同,現在我對於一代偉人毛澤東有了更多的了解,同時也更加尊敬我們的偉大領袖。
我們這一代人對於開國領袖的了解都是通過看書,看電視,聽別人說等得到的。以前已經聽了很多關於他的事跡,我想這些對於我們的生活,發展,學習是很有激勵作用的。
毛主席,一代偉大的領袖。從農村走出來,以人為本,以百姓為主的好主席,一個堅強,善於謀劃的人,為人民,工人階級爭取自由和利益。他值得我們的尊敬和我愛戴。當看到他以專列作為自己的流動辦公室,七十幾歲還下基層體恤民情,給自己分配了生產任務時,我不禁流下了眼淚。一位七十多歲患有疾病的領導人始終忘不了百姓,病情一好點就要求去看望百姓的生活,我想這樣一位領導人是很難用語言去形容的。由此我想到了文化大革命,大部分人都認為這是毛澤東的一個巨大的錯誤,但我不這麼認為。主席這樣做都是為了人民,為了百姓,為了中國著想,雖然文化大革命的大部分結果是錯誤的,但他也造就了很多人才。我聽我以為老師說那時是十分練就一個人的好時期,在那個歷史背景下,沒有走出去,誰也不知道下一步是錯的還是對的。失敗是成功之母。我想如果沒有文革的失敗,大概也不會探索出改革開放吧。
所以我堅信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毛主席就沒有強大的中國。我們必須學習他好的思想和作風,一切為人民服務。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努力奮鬥!
電影《走近毛澤東》觀後感二:
今天,學校組織觀看《走進毛澤東》這部電影。看完之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電影中的一幕幕常常浮現在我的眼前,我的心受到極大震憾。
毛澤東於1893年出生在湖南湘潭的韶山沖。他8歲入私孰。這就是他的起萌學習,在那時他就抓緊一切時間讀書,尤其愛讀古典小說,如《水滸傳》、《三國演義》等小說。這些為他以後的革命鬥爭打下了一定的基礎。毛澤東17歲離天家鄉告別父母到長沙第一師範學校求學。在那裡接受並傳播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用他特有的聰明才智和他那犀利的筆桿子,依靠最廣大的勞動人民,領導中國人民解放軍克服常人難以想向的困難,以堅韌不拔的毅力走過了草地,爬過了雪山,戰勝了國民黨蔣介石有精良武器裝備的800萬軍隊。他不愧是偉大的軍事家、革命家和政治家。革命勝利後,毛澤東常用生活中的小事教育勉勵身邊的工作人員不畏艱險,永住直前。一天,他和幾們工作人員登山,太陽快下山時,身邊的一個人對他說:「主席,前面沒路了,太陽也快落山了,我們回去吧!」毛主席對他說:「你累了吧,路是人走出來的,我們只走到半山腰,怎麼能半途而廢呢!」聽完這些話,他們羞愧的同時更明白了主席話中的深刻含義,他們奮力前進,直到頂點。從這些小事中也不難看出毛澤東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性格。毛澤東的精神教育了我,鼓舞著我。
毛澤東偉大的人格魅力,激勵著千千萬萬中國人民奮勇前進;他的豐功偉績永載史冊;他的音容笑貌永遠留在人們心中……
電影《走近毛澤東》觀後感三:
毛澤東,一個偉大而又神聖的名字,影片中有這樣一句話:「他是詩人,又是革命家;他是戰士,又是統帥;他指揮千軍萬馬,自己卻不曾開過一槍;他締造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自己卻不當大元帥。他就是毛澤東!」這的確是對毛澤東最精闢的概括。
毛澤東出生在湖南的一戶農村家庭裡,小時候和其他農村孩子沒什麼兩樣。他八歲時,在村裡的一所私塾裡讀書,可他對先生講的四書五經根本沒什麼興趣,而對一些現代文選愛不釋手。毛澤東在17歲離開家鄉告別父母到長沙第一師範學校求學,在那裡接受並傳播馬克思列寧主義,這成為他以後領導人民解放中國的指導思想。
1945年,全中國爆發了一場解放戰爭。國民黨反動派蔣介石說:「只要控制了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就能贏得全中國。」而毛澤東卻說:「能解決農民的土地問題,就能贏得全中國。」由此可見,兩種不同的說法,體現了兩種不同的境界,表明了兩位領導人的不同走向。事實證明,毛澤東用他特有的聰明才智和他那犀利的筆桿子,依靠最廣大的勞動人民,領導中國人民解放軍克服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以堅韌不拔的毅力走過了草地,爬過了雪山,用小米加bu槍的落後裝備戰勝了國民黨蔣介石有精良武器裝備的800萬軍隊。這一場武力、財力和裝備都很懸殊的戰爭,為解放中國做足了信心,也為今後的戰爭做了最好的鋪墊。
影片除了表現毛澤東正確的領導和特有的軍事作戰外,還披露了他重情重義的一面。在聽到洪區災民與蛇爭樹卻被毒蛇咬死而痛哭,在聽到戰勝血吸蟲病的喜訊之後高興的半夜起來寫詩的細節,這一哭一笑的鮮明對比,更是展示了主席關心人民生命安全的真實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