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觀後感
2023-07-27 18:56:42 2
詩詞大會使我們體會到了現代語言難以描繪的情感。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相關觀後感範文,希望對你有幫助哦
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20xx觀後感一:
作為央視的臺級重點節目,《中國詩詞大會》一年的節目製作周期,錄製20多天,前期籌備、策劃、討論近3年。
連續兩季擔任點評嘉賓的王立群教授在接受《新華每日電訊》記者採訪時表示,4名點評嘉賓只負責點評,並不涉及出題。
「《中國詩詞大會》是一個央視自主原創的節目,而不是像有些電視臺高價購買國外電視臺的成熟的模式,這是真正的自主創新,極為罕見。」王立群說。
製作第一季時,顏芳和她的團隊整整工作了600多天,修改了20多版。2016年《中國詩詞大會第一季》曾獲得第22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最佳綜藝欄目獎。
為了第二季更進一步,製作團隊在2016年又付出了更多努力。
「創新不易,靠的是電視人的覺悟,為電視人的志氣而戰。作為國家電視臺,也有責任去擔當。」闞兆江說。
第一季的時候出題範圍局限在唐宋,第二季入選節目的詩詞則從《詩經》到毛澤東詩詞,時間跨度達數千年,涵蓋中國文學史。
內容設置是《中國詩詞大會》最大的難點。作為一檔大眾電視節目,詩詞太簡單和太難都吸引不了觀眾,必須做到「熟悉又陌生」,不能離觀眾太遠,也不能離觀眾太近。
「比如有一道題『每逢佳節倍思親,遍插茱萸少一人』,這是說的哪個節日,大部分人都知道這是在說「重陽節」,這時候觀眾就會有知識上的滿足感,能把觀眾黏住,讓他有參與感,形成一種與節目與選手的互動。」闞兆江解釋。
點評嘉賓康震認為,《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做到了知識性、趣味性、競賽性和高雅性的結合。
選手陳更參加《中國詩詞大會》,更看重專家對自己詩詞世界的引導。「哪些作品開始讀,用什麼方式讀。對我們業餘愛好者而言,這是接觸老師,接觸經典很好的機會。」
至於,怎麼才能成為接近老師的百人團成員。顏芳透露,百人團的詩詞背誦大致在300首—3000首。「至少要熟背《唐詩三百首》。這是最起碼要求。」顏芳說。
除了內容,第二季的比賽還升級了賽制,如「飛花令」的設置,讓節目效果更加出彩。
有網友說,節目太注重選手的故事。闞兆江承認對選手 的選拔有所控制。他說,如果只是為了比賽,節目組大可以去高校裡最頂尖的中文系請幾位學生來參加。
「我們今年特意豐富了百人團的構成。參加《中國詩詞大會》的一百多位選手來自全國各地,不分年齡、不分行業,上至七旬老人,下至七歲兒童,既有大學教師,也有普通農民。」闞兆江介紹,「一個人在這裡有好的表現能激發一千個一萬個跟他差不多的人接觸詩詞。百樣人生才能激發最大的文化價值。」
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20xx觀後感二:
在《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總決賽上,來自上海名校復旦大學附屬中學的16歲美少女武亦姝奪冠。其實,這場比賽中其他選手都很強,女博士陳更更是已經擔任過幾期擂主。不過,由於比賽題型並不局限於記憶類的填空選擇,而是從歷史、社會、生活等層面同時考察選手的綜合能力,攻擂者自身知識範圍的局限,就成為追逐賽中的致命短板。最終穩定發揮的武亦姝成為最終攻擂者,而在第二輪與百人團的飛花令對決,以及第三輪的擂主決戰中,對手的失誤也將這個小才女送上了冠軍的寶座。
武亦姝是上海復旦附中的一名在讀高中生,她的詩詞儲備量大,讓她一戰成名的那次飛花令主題字是「月」字,武亦姝說出「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之後,被提醒這句詩重複了。飛花令有時間限制,非常考驗參與者的詩詞積累和心態。而武亦姝不僅沒慌,還微笑著迅速脫口而出《詩經》裡《七月》的名句: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一句詩裡包含四個「月」字。在決賽中,她又是9道題無失誤打破了自己的紀錄,以「酒」為題的飛花令裡,她連說三句酒字詩,而並沒有要求對手也同樣對擂三句,即便如此,最後還是獲勝。
贏了《中國詩詞大會》,武亦姝頓時成為「網紅」,不少觀眾大讚其「腹有詩書氣自華」,「喜歡詩詞大會的主要原因就是場上的選手都很淡然,心中有詩、愛詩,不為名利。」
還有網友表示通過節目受益良多,「感謝詩詞大會使我體會到了現代語言難以描繪的情感。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草木本有心,何求美人折。」「快餐時代,網絡段子流行多了,優秀詩句傳播少了;以功利心閱讀的人多了,以詩詞提升素養的人少了;生硬刻板的詩詞教育多了,教學生懂得欣賞詩詞的少了。喚醒傳統文化基因需不懈努力,即便走得再快,也請勿忘『詩和遠方』!」有的網友則替奪得亞軍的彭敏可惜,「他已經是《中國成語大會》和《漢字聽寫大會》的雙料冠軍,差一點就能贏大滿貫了。真是遺憾」。
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20xx觀後感三:
「繁華落幕,速去讀書!」在《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落幕後,不少觀眾感慨,通過節目感覺自己知識儲備還是欠缺很多,激發了讀書的興趣。「看過比賽,馬上捧起詩集背詩去?」「詩詞大會終究是節目,看完節目,是洗洗睡了,還是秉燭夜讀?這是個重大的問題。」「『你的問題是讀書太少,而想得太多。』楊絳先生的這句話,送給大家,也用來自勉。」
此外,節目裡幾位00後「學霸小美女」的表現,也讓不少網友認為,年輕選手對詩詞的熱愛,或可看作傳統文化與年輕人之間有情感共鳴。在《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舞臺上,武亦姝是16歲高中女生,同樣16歲的姜聞頁第一次進入個人追逐賽時答對全部9題,此外還有13歲的初一女生侯尤雯、13歲的葉飛……他們才思敏捷,遊刃有餘,都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上海師範大學教授、《中國詩詞大會》學術總負責人李定廣說,「百人團」選手絕大部分是年輕學生和各行業的普通人,年齡上以「90後」「00後」為主,「古詩詞在家庭教育中的位置越來越重要。」復旦五浦匯實驗學校校長、語文特級教師黃玉峰則認為:「儘管時空相隔,但古詩文中蘊含的情感是貼近當下的。不管是古代人還是現代人,都對美好的事物有嚮往之情,當人們遇到挫折和煩惱時,心靈也同樣需要一個宣洩的出口。」
更多相關觀後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