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雞年央視春晚觀後感+視頻

2023-07-27 14:50:49 3

  春晚是許多中國人的記憶,是溫暖和團圓的象徵。下面是春晚觀後感,也許對你有幫助哦。

  20xx年雞年央視春晚觀後感一:

  今年的春晚我看了,雖然在炸彈一樣的爆竹聲中有些片段沒能聽清,但還算從頭看到尾。我的感受是三個字:不容易!

  其實春晚的導演們演職人員們真的很不容易,春晚不單單是一臺娛樂晚會,它涉及到的方面很多,大到軍事政治、國防國情、海峽關係,小到衣食住行、男女老少、民俗民情,顧及的面廣了自然漏點也就多了,因為我們每個人所處的立場不同,所在的高度不同,觀看的角度自然也就不同。總之,我認為籌備並直播這樣一臺肩負著重任的晚會不容易!

  20xx年雞年央視春晚觀後感二:

  第一次看今年春節晚會的節目還是初四那天,在達拉斯一個老校友家,一邊打麻將一邊看的,沒看全,也大都沒認真看。(當然,在網上也先後看過幾段。)

  前兩天在洛杉磯跟爸媽一起又複習了一遍今年春節晚會的錄像。

  【1】我看著看著,發現了董卿的一個習慣性動作:不管身邊的男主持人是誰,她的上半身都傾向男主持人,而且傾斜的角度是在5度到15度角之間晃動,同時又保持下半身一動不動地垂直於地面。不信你再看看。

  【2】對我來說,最不喜歡的節目是那個《軍嫂》。那裡的三個女人的聲嘶力竭的叫喊讓我實在受不了、渾身不舒服。女人的情感是不應該這樣來表達的。實際上,她們就是默默地站在那裡抹幾把眼淚,穿透力也足夠了。

  【3】也許我太土,可我不明白,為什麼那些舞蹈女演員(主要是伴舞的)全是那麼高、那麼細?難道模特身材就是現在中國男人的唯一審美口味兒?仗著中國人多,無論多麼苛刻的條件也能選出一大堆。話說回來,現在的青少年個子就是比二三十年前高多了。

  【4】不是也許,我是真的太土,我實在不理解為什麼周杰倫會受到幾千萬青少年的追捧。什麼破形象。什麼破嗓子。什麼破歌詞。

  【5】馮鞏老了。不過體型保持的很好。

  【6】趙本山不出場,春晚還能辦下去不?

  20xx年雞年央視春晚觀後感三:

  2008年春節晚會經熱炒近半年之後終於揭開了神秘的面紗,呈現給了期盼多時觀眾。整場晚會用百姓的話來講是場面排場,演員陣容整齊、主持人衣著漂亮,歌舞、相聲、小品、雜技門類齊全,臺上演的、臺下鼓掌的都挺賣勁,挺好挺熱鬧。但熱鬧過後再細細品來,總感到今年春節晚會留給觀眾值得品味的東西太少,基本上沒有出彩。

  之處,除了準備倉促的賑災板塊能稍給人些激情外,既沒有推出使人過目難忘的作品,又沒有出現吸引觀眾眼球的新人,其晚會的平淡難以賜予觀眾更多的激動,觀眾只得在期待與無奈之中迎來了新的一年。

  春節晚會近年來飽受非議,以致要求取消央視春節文藝晚會的呼聲越來越高。憑心而論,晚會的舉辦者央視也算竭盡全力了,每年年初開始張羅,建班子,聘導演,找演員,能用的人用了,不該花的錢也花了,不可以說動靜不大,但收效甚微。這種結果不但使央視始料不及,也給電視機前的億萬普通觀眾留下了過多的遺憾。細究個中原由,也能看出些所以然來。

  今年這個冬天我國的大部分地區遭遇了幾十年不遇的嚴寒,從南到北可以說是天寒地凍。但正是在這樣一個冬天,到處湧動著令全國百姓為之動情的人和事。我們的總書記頂風冒雪,深入煤區,下到四百米的深井下,我們的共和國的總理在飛機都不知在何處降落的情況下,短短的幾天內往返重災區,掌握民情,體察民意。由此可見,民情民意決定著事物發展的走向。反觀我們的春節晚會,關起門來寫劇本,眼皮底下找演員,百姓需要什麼似乎與自己無關,我能寫什麼就寫什麼,想演什麼就演什麼,這種精神狀態能辦出的晚會觀眾能給你鼓掌?我們的電視精英們能否放下你們可憐的架子,摒棄貴族式的高高在上的作風,在百姓面前少些高傲,在同行面前少些清高,在金錢面前少些欲望,在藝術面前少些浮躁,在名譽面前少些虛榮,要知道我們原本都是普通人一個,撕下自己給貼上的「貴族」標籤,腳踏實地深入到百姓生活中去,就一定能創作出一些不平凡的藝術作品來!

  電視藝術應該是大眾的藝術。觀眾之所以喜歡趙本山和他的表演,是因為趙本山是從一個農民成長起來的草根藝術家,他的作品和表演具有濃鬱的東北農村特色,他只是無數民間藝術家的一個縮影,他的表演只是把他在農村經歷的或身邊的人和事經過藝術加工後,呈現給觀眾。深受大眾喜愛的、能引起觀眾強烈心理共鳴的《相親》、《牛大叔提幹》、《年》《三鞭子》等小品和《劉老根》等電視劇作品,正是演繹和還原了百姓身邊的事和人,深得觀眾的喜愛。但縱觀近幾年趙本山在春晚的小品表演,已經走入了「央視式」的怪圈,生活元素越來越少,程式化的東西越來越多,語言遊戲的成份越來越重,其本色的東西正在電視精英們的編導下逐漸消失,如果說趙本山現在在晚會上還能贏得掌聲與笑聲的話,只能說是觀眾對其本色表演和語言巧妙組合的讚許,但絕不是對作品內容和表演程式的認同。

  現在還有一種傾向值得引起關注。有的電視節目成了主持人自娛自樂和展示名人的場所,有的綜節目就是網羅幾個靠一首歌成名或一部電視劇或電影混了個臉熟的所謂明星在那鬧騰,玩一些可笑的遊戲、答一些幼稚的問題,根本就沒有藝術可言。更為可笑的是,在這些東西得不到社會認可的時候,往往歸結於百姓藝術素養低,不懂欣賞,自覺不自覺的、或自作多情地把自己歸入「陽春白雪」之類,用納稅人的錢玩起貴族式的所為電視藝術來,遠離百姓,遠離的生活。這樣,我們的電視遲早要被觀眾唾棄。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