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淬火成鋼》觀後感
2023-07-27 14:29:38 1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下面是《淬火成鋼》觀後感,也許對你有幫助哦。
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淬火成鋼》觀後感一:
《淬火成鋼》以準確透徹的歷史視角和有質感的藝術細節再現了長徵浴血奮鬥的崢嶸歲月,充分展現了中國共產黨為促進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所作出的努力和犧牲,是一部有筋骨、有情懷、有思想的史詩性作品。
該劇最大的突破在於精準還原長徵歷史,藝術呈現長徵精神。創作團隊在對歷史環境和事件整體深入把握的基礎上進行藝術化的提煉加工,並且對歷史人物作出實事求是的客觀評價,在還原歷史的基礎上審美化地呈現給觀眾一個有中國精神、中國情懷、中國力量的故事,產生了深刻的思想衝擊力和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該劇以長徵的重要節點布局敘事結構,完整、合理、準確地再現了紛繁複雜的長徵歷史時空,是同類題材影視劇中鮮有的完整地展示三軍大會師的作品,在劇情建構上體現出了史詩巨作應有的格局。在製作層面,該劇延續了八一電影製片廠一貫厚重、精良的創作風格,特別是本劇對戰爭戲的拍攝,藉助於後期特效技術打造出過去電視劇中難以完成的戰爭場景,達到接近電影大場面的水準,可以滿足現代主流觀眾的視聽需求。
在探索主旋律電視劇如何與大眾審美接軌上,該劇作出了有益的嘗試,目前影視觀眾普遍年輕化,這就要求革命歷史題材影視劇的創作必須在堅持核心價值觀的前提下,尋找各種有效的敘事策略和手段,儘可能佔領當下大眾審美的制高點,有效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一方面,我們要堅持在史實、史材、史德的基礎上真實還原歷史、藝術呈現歷史;另一方面,我們必須注重歷史與現實精神的共振、共鳴,實現與大眾更直接、更有效的情感對接、對話。如本劇中的鐵強最後壯烈犧牲,令眾多女性觀眾覺得惋惜。事實上,為傳統英雄創造或保留一個圓滿結局,或許能滿足絕大多數觀眾,特別是當下年輕觀眾的浪漫化想像,也能藉此在思想和情感上實現與觀眾的互動。主旋律的紅色題材影片要真正在社會上產生影響力,就必須讓觀眾從被動觀看轉變為主動觀看。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的主旋律影視劇創作和生產也需要以更大的勇氣、更多的智慧進行創新和突破。
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淬火成鋼》觀後感二:
《淬火成鋼》寫的這段三軍大會師的歷史故事,令人深思。畫面上表現的是長徵遇到的艱難險阻,除了與圍追堵截的國民黨反動派的血戰,大量的敘事展現的是同黨內分裂主義者的鬥爭。以往的長徵題材儘量淡化與張國燾的分裂思想的鬥爭,這部劇是黨內的路線鬥爭表現最激烈的一部。對於朱德、劉伯承在一切服從黨中央領導的問題上,他們旗幟鮮明,立場堅定,堅決捍衛黨指揮槍的原則,這是審美上的突破,是其他作品中沒有看到的。
從該劇中我們看到了紅軍長徵確實非常不容易,但最大的困難是與錯誤路線、與人之間的鬥爭。把長徵中的另外一種「難」寫出來了,這也是對長徵題材的突破,給了我們新的審美發現。此外,《淬火成鋼》讓觀眾加深了對戰爭的認識。戰爭力量的對比,不但是經濟和軍事力量的對比,更是人心和人力的對比。對戰爭場面的駕馭,是八一電影製片廠的優勢,這部劇中騎兵的場面很震撼,堪比大片的感覺,非常好。
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淬火成鋼》觀後感三:
不久前,是由八一電影製片廠、甘肅省委宣傳部、北京天嶽盛豐影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拍攝,張玉中、劉耿維執導,王暉、郭廣平領銜主演的革命歷史題材劇《淬火成鋼》在央視一套黃金檔圓滿收官。該劇講述了紅軍從1936年4月即將結束東徵,紅軍一、二、四方面軍歷經西徵、甘孜會師,北上、會寧大會師,將臺堡大捷,重創國民黨部隊的故事,如實再現了這場悲壯而感人的偉大遠徵。
《淬火成鋼》這樣大型歷史題材電視劇,除了要有優秀的演員之外,一定要有一位出色的導演。他對每一個戰爭場面或是打鬥的鏡頭的把控關係了整部戲的精彩程度。劉耿維在該部戲中擔任B組導演,這部戲收官之際獲得了網友的一致好評,這些跟導演劉耿維息息相關的。劉耿維,中國內地導演,動作導演。畢業於湖北藝術學院1984年2月22出生於山東省臨沂市。他曾在電視劇《暗戰2013》、《老爸太囧》、《戰金嶺》,電影《新步步驚心》、《愛+100年》、《義勇軍魂》擔任動作導演,也曾在影視作品《突襲格鬥》《淬火成鋼》《老漂》擔任導演。
劉耿維出生於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他從小習武,進入體校四年後擔任武術隊隊長,考北京體育大學時退學報考湖北藝術學院本科,畢業後踏入娛樂圈,經過自己的努力從演員到動作指導,從動作導演到導演,這十幾年來經歷了風風雨雨。劉耿維能有今天的成績源於他對影視的熱愛與鍥而不捨,堅持至今。在《淬火成鋼》中,劉耿維對於劇中的每個鏡頭精益求精,嚴格要求,演員在現場拍攝也驚呼過癮。
更多相關觀後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