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山伯爵》觀後感
2023-08-11 02:48:20 3
《基督山伯爵》是法國作家大仲馬的代表作品,它以形象鮮明的人物刻畫和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而備受稱讚,除此之外,大仲馬透過人物對白所表達出的一些人生哲理,更是引人深思。
故事的主人公愛德蒙是一個勤勞而樂觀的小夥,他熱情的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對賞識他的船主心懷感恩,有著令人羨慕的感情和錦繡的前程。但也許是命運的捉弄,朋友的背叛,情敵的嫉妒,乃至政治家的陰謀同時降臨在他身上,瞬間他不明不白的進了死囚牢,在那暗無天日的監獄裡,他依靠著對未婚妻和父親的思念掙扎了十四年,在獄中他偶然結識了一位長老,長老幫他分析了入獄的原因,教會了他各種知識,並告訴了他一個古老的寶藏——基督山島......最終,愛德蒙歷經艱險逃離監獄,取得了基督山島的寶藏,當他再次來到故鄉,卻發現父親在貧困和絕望中辭世,未婚妻卻嫁給了仇人。那些發動陰謀的人卻無不飛黃騰達。
於是,他以基督山伯爵的身份走進仇人們,以上帝的名義進行復仇。但他並沒有被仇恨蒙蔽雙眼,他先是匿名的幫忙昔日待自己不薄的善良的船主摩萊爾一家擺脫破破產危機,然後他走進了幾位仇人的社交圈,並和他們成為了朋友,他發現這些人可謂是惡貫滿盈,罪行累累,他並沒有直接的去攻擊誰,甚至搭救過仇人的兒子,妻子,但他們卻一個個的自取滅亡......當他的復仇即將完成時,與昔日的未婚妻的對話卻讓他幡然悔悟。自己的復仇在了結恩怨的同時,卻給更多人造成了無可挽回的傷害。最終,他選取了寬恕,並離開了那裡,尋找自己的真正的'人生。
縱觀全書,一切的原因都能夠用書中的一句話解釋:上帝給了人有限的力量,卻給了人無限的欲望。這告訴了我們就應要有達觀的得失觀,正如基督山伯爵所言:當年渴望得到某樣東西時,你得讓他自由,如果它回到你身邊,它就是屬於你的,如果它不曾回來,你就從未擁有過他。在書的結尾,伯爵留下的信中,有這樣一段話:世上既無所謂幸福,也無所謂不幸,有的只是一種境況和另一種狀況的比較,唯有經歷過苦難和絕望的人才能體會到幸福的可貴,盡情享受生命的歡樂吧,永遠記住,在上帝未揭示人類未來的圖景前,人類所有的智慧包含在這兩個詞中:等待和期望。是的,在我們等待的過程中,時間自然也會促使事物發展,生命不息,奮鬥不止,永遠不要放棄期望。如果說人生有哪個時刻最具價值的話,那必須是此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