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經典《建黨偉業》觀後感
2023-08-11 09:30:58
《建黨偉業》從1911年北洋政府成立前夕一直演到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前。小編整理了紅色經典《建黨偉業》觀後感範文,歡迎欣賞與借鑑。
20xx紅色經典《建黨偉業》觀後感一:
一部電影,翻開了那段塵封已久的歷史。雖說只有兩個小時,雖然相比於那段紛擾的年月我們只不過管中窺豹,但我仍感覺到先賢們於迷惘困苦中執著於真理的艱辛與可貴。震古鑠今的偉業就起於幾位看似狂妄的年輕人,而如今的我們也正當年,是否我們也能建立屬於我們的偉業呢?
看《建黨偉業》這是第三遍,每一次看,笑點還是會忍俊不禁,淚點還是無法不動容。三年前的我不會想到,三年後我會坐在北大裡,和眾同志觀影,親歷著電影映射到現實的奇妙。我曾理所當然的以為波瀾壯闊的光影中流淌的是與我銀河之遙的故事,關乎戰鬥,關乎國運,關乎歷史和未來。而此刻,我的目光從文藝審美升華到汲取受教,我的身份從觀眾疊加為黨員,看到前排同學的背影投射到屏幕裡五四運動時振臂高呼的有志青年中去的時候,我突然發現,光影裡的人群中,有一個,應該是我。歷史穿越銀河,書寫時間簡史;黨員生生不息,扣響時代之門。生於和平年代固然幸運,而燃燒於革命的熊熊烈火中才是幸福,惟願黨徽中一抹金黃的我能從此發光,去編織屬於我的光影傳奇,不朽我的奮鬥離騷。
20xx紅色經典《建黨偉業》觀後感二:
影片《建黨偉業》從1911年辛亥革命講起,直至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這段時間,中國的歷史可謂是風起雲湧、巨變更迭,其中事件因果互牽、錯綜複雜,猶如大海之下的巨網,時隱時現,沒有一個人能夠說清那段歷史的細節。編劇用簡單的三條線,一條是中國近代事的大事記,一條是青年毛澤東的人生軌跡,還有一條是中國共產黨成立前的歷史思潮,搭起了那段歲月的脈絡,將沉重的歷史畫卷平攤在觀眾眼前,沒有歌頌什麼,也沒有詆毀什麼。
看完《建黨偉業》後,我內心的澎湃難以形容,在那個最壞的時代,有著一批為實現理想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的青年,他們的激情與精神,讓我深深的為之折服。毛澤東、李大釗、陳獨秀、張國燾、周恩來、蔡和森等第一批中國共產黨員,以及其他知名和不知名的學生、工人、老百姓,他們的愛國心給予了他們莫大的勇氣,他們用智慧與血肉之軀扛起作為中華兒女的責任與使命,為中華之崛起而上下求索。
作為21世紀的新青年我們的責任更加重大,使命更加艱巨,先烈用鮮血為我們鑄造了這個自由、平等、博愛的和平時代,我們應該慶幸與感激,燃燒自己的愛國之心,時刻將自己的命運與國家的命運緊緊捆綁在一起,將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中,努力去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最大化,如此才能面對的起那「無量之熱血、無量之頭顱」。
20xx紅色經典《建黨偉業》觀後感三:
鐵騎錚錚,不為攻城略地,而為保家衛國。吶喊聲聲,不為震耳欲聾,而為發人深省。建黨之路,是救國之路,是圖強之路。不止為譜一曲英雄的傳說,不止為訴一段紅顏的宿命,為民族,為大義,為生命,為未來!當歲月已發白,當時光已匆匆,建黨偉業依然在時間的琥珀中閃閃發光。
那段歲月裡,國恥家恨;那段時光裡,風流少年;那些背影中,血氣方剛。恰同學少年,自是年少,韶華傾負。一雙雙充滿著劇烈痛苦而堅毅的目光,鎖定了未來的方向;一顆顆洋溢熱情而飽滿的紅心,撐起了民族的脊梁。一個個激昂的音符,就是最堅強的子彈,徵服著駭人的幽靜。有一代人,用團結的臂膀,告訴祖國:風雨中,我們一起兼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