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夢中國》觀後感範文【精選】
2023-08-11 02:29:25
《築夢中國》告訴我們只有銘記歷史,才能深刻了解過去、全面把握現在、正確創造未來。
《築夢中國》觀後感一
《築夢中國》是一部黨史教育電視片,共有七集。第一集,風雨如磐;第二集,中流砥柱;第三集,正道滄桑;第四集,偉大轉折;第五集,世紀跨越;第六集,發展新境;第七集,圓夢有時。每一集都震撼人心,引人深思。
片中,保守、傲慢、腐敗的清政府被貪婪的列強打得毫無脾氣,但對國內民眾極力搜刮,強力鎮壓;民眾中的先進者尋求救國的出路,卻屢試屢敗;中國共產黨在危難中成立了,中國迎來了曙光;共產黨人領導人民從戰爭的廢墟中建立起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的建設熱情點燃起來了,但共和國的建設道路曲曲彎彎;改革開放為國家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國走向富強!回首看國家在各個領域取得的成就讓人振奮,但貪腐、焦躁、頹廢的種種現象逐漸滋長起來。黨要領導人民實現偉大的振興,黨風、民風的建設至關重要。
我認為,中國夢首先應該是一個大眾喜悅的夢,要使大家吃得放心,住得放心,睡得放心,行得放心。其次,中國夢應該是全國人民富裕的夢,不是一部分人的財富夢。再則,中國夢應該是世界夢的一個組成部分,世界分享中國的發展喜悅。最後,中國夢是成就人生的夢,人的境界得到升華。
中國夢也是南航人的夢,願每個夜晚的夢都是乾淨、安穩的。幹部不做噩夢,員工不做跳槽夢。每個崗位都踏踏實實地幹,人做好,夢自然好。
同樣一份工作,有的人就能幹得出色漂亮。舉例說,南航深圳集控,對集控器的管控就比較用心,對有問題的集控器走向盯得牢,拍照證實、交接清楚、通知到位。這就是一種嚴謹的工作作風,大家都這麼幹,我們一定能走向世界。
心的淨化靠教育、靠導向、靠榜樣、靠信仰。
《築夢中國》觀後感二
由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中央電視臺、國家博物館聯合攝製的歷史文獻紀錄片《築夢中國——中華民族復興之路》共分7集,分別為《風雨如磐》、《中流擊水》、《正道滄桑》、《偉大轉折》、《世紀跨越》、《發展新境》、《圓夢有時》。該片回顧了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在屈辱苦難中奮起抗爭,為實現民族復興進行的種種探索,特別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光輝歷程,教育和引導廣大黨員幹部增強「三個自信」,堅定不移的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鬥。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只有銘記歷史,才能深刻了解過去、全面把握現在、正確創造未來。回顧往昔,自1921年成立以來,我們黨已經走過了94年的風風雨雨,誰能想到,我們黨從一個只擁有五十餘名黨員的小黨,不斷發展壯大到足以與國民黨抗衡,並最終戰勝蔣家王朝,領導人民群眾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並執政中國60餘載;「艱難困苦,玉汝於成」,誰能想到,我們黨歷經艱難曲折,戰勝一個又一個難關,經受住各種風浪考驗,成為現在擁有超過八千萬黨員的世界第一大政黨,並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二十世紀末,改革開放、艱苦創業,取得舉世矚目的經濟發展成就,沉睡的雄獅醒來,走上復興的道路。
作為一名糧食人及一名入黨積極份子,不僅要努力做好本職工作,還要關注身邊的正在發生事,在單位也不能脫離社會,及時的了解社會需要,時刻準備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我對十八屆三中全會的理解是十八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是新一屆黨中央領導集體再奏改革旋律,濃墨重彩譜寫改革新篇章,是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繪製了宏偉藍圖。為此,需要我們的黨委切實履行對改革的領導責任,正確處理好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的關係、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的關係、頂層設計和摸著石頭過河的關係、膽子要大和步子要穩的關係、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努力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以全面深化改革的實際行動共奏改革旋律,凝聚實現「中國夢」的強大力量,要為中國走向更加輝煌燦爛的新時代而不懈奮鬥。
在這一個禮拜的時間裡,無論是通過觀看《築夢中國》,還是認真學習總書記講話,都讓我受益匪淺。如同總書記講話中所言,這是一次「自我革新」。沒有任何夢想是唾手可得,只有自強不息堅定夢想的奮鬥才會實現偉大的夢想。對於國家如此,對於當代青年更是。總書記說過「讓每個人人生出彩之夢,是每個人和祖國一起成長的夢。」年輕人的未來決定國家的未來,年輕人的「中國夢」匯成整個國家的「中國夢」。所以我們在今後工作中更應該堅定夢想,自強不息的去奮鬥去拼搏,完成共青團組織助推青年成長成才、為國效力、助國發展的偉大且平凡真實的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