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人心向背觀後感
2023-08-10 20:52:49 3
專題片反映了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把全面從嚴治黨提升到「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高度,列舉多個領導幹部違紀違法典型案例,展示了深入開展反腐敗鬥爭的形勢與成果,具有很強的警示和教育意義。
20xx觀看人心向背觀後感一:
日前,中央電視臺推出了大型電視專題片《永遠在路上》,從第一集《人心向背》播出的效果和氣度上來看,可謂是震撼人心。作為各級領導幹部,如何做到清正廉潔,如何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如何客觀真實的認識這場聲勢浩大的高壓反腐?值得深思。
理想信念是前提。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對於各級黨員幹部而言,也並非都是沒有理想信念的,在從政初期也能夠做到堅定理想信念。但隨著職務的提升,權力的增大,隨著身邊環境的影響,尤其是在缺乏自身的學習與黨性修養時,理想信念就有了鬆動,各種想法就多了。「針尖大的窟窿鬥大的風。」一旦沒有了理想信念,一旦理想信念不那麼堅定,自然就沒有了風清氣正,就滑向了腐敗深淵。「理想信念丟失了,精神追求沒有了,突破了做人的底線,連法律的紅線也觸摸了」「修身也是對別人講得多,對自己講得少」,對於黨員幹部而言,如果沒有打牢理想信念這個根基,在複雜的社會生活和執政實踐當中,思想就會變化,理想就會滑坡。
嚴實規矩是保障。各級領導幹部要始終敬畏人民、敬畏組織、敬畏法紀。不要被一些所謂的「朋友」的拉攏和奉承衝昏了頭腦,其實他們看中的是官員手中之權。從貪官們的落馬教訓來看,關鍵就在於缺乏規矩意識,他們不僅沒有管好自己,更沒有管好自己身邊的人。主政雲南十年的白恩培就是妻子在前臺辦事收錢,自己在幕後默默支持;周本順則是因為對子女的溺愛,在被查出的涉嫌經濟犯罪問題中,相當一部分都是與其兒子經營的生意有關;李春城則是直接或者通過其妻等人非法收受財物。因此管好自己身邊的人,並不是一句妄語,而是要時刻敲響警鐘,從嚴要求自己的身邊人。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身邊人害我們這些為官者的不在少數,被老婆「拉下水」、被孩子「拉下水」、被身邊秘書和其他身邊七大姑八大姨「拉下水」都是沒有管好身邊人,沒有嚴實紀律規矩造成的。
人心向背是指南。為啥要反腐?反腐順民心。從國家統計局在22個省區市開展的全國黨風廉政建設民意調查結果來看,三年時間提高了16.5個百分點,這說明人們對反腐敗的信心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說明十八大以來中央推行的高壓反腐是深得人心的,是大快人心的。「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敗分子,就要得罪13億人民,這是一筆再明白不過的政治帳,也是人心向背的帳」。腐敗傷害民心,「我是要影響他們的價值觀的」李春城道出了領導幹部貪腐帶來的巨大危害。領導幹部的一言一行直接會影響到各級幹部的價值觀,這才是問題的關鍵。所謂上行下效,就是這個道理。
人心如果失去了之後再想來挽回那是很難的,甚至沒有機會了。在實現偉大中國夢的進程中,我們必須凝聚人心。人民期盼有一個風清氣正的環境,我們就必須全面從嚴治黨、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是中國共產黨對人民的承諾,更是對世界的宣示。
20xx觀看人心向背觀後感二:
十八大以來,一批腐敗分子被繩之以黨紀國法,宣示著中國共產黨敢於直面問題、捍衛黨紀、自我淨化、自我革新。該片通過剖析典型案例,講述鮮活的監督執紀故事,深刻反映了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堅定不移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正風肅紀,鍥而不捨糾「四風」,反腐懲惡,整治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使不敢腐的震懾作用得到發揮,不能腐、不想腐的效應初步顯現,反腐敗鬥爭壓倒性態勢正在形成,具有很強的警示和教育意義。
如果背離了自己的初衷和信仰,走向自己的反面,教訓何其沉痛。一個個落馬者的懺悔在警示著:對於每個人,理想和信念的堅守,時刻都不能放鬆。而對於執政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是一場輸不起的鬥爭。如果黨內的腐敗分子得不到懲處,他們的所作所為就會嚴重敗壞黨的形象,吞噬人民對黨的信心。反腐敗必須保持高壓態勢,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就是為了不讓政怠宦成、人亡政息的歷史重演,它關乎那四個字:人心向背。
我國當前的反腐敗形勢依然非常嚴峻,作風問題也十分突出。那些腐敗官員之所以腐敗,首先是從道德修養墮落開始的,而基層的「四風」和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屢屢發生,同樣反映了一些人的道德修養出現了滑坡。顯然,當前的制度還存在一些漏洞,但漏洞對全體黨員是一樣的,為什麼有的人犯了錯誤,而大多數人卻沒犯錯誤?就是因為大多數沒犯錯誤的人心中有杆尺,雖然沒人監督,但自己知道有的事不能做,這就是個人道德修養的作用。同時,光靠制度也是不夠的,我們的制度再好,沒人執行也會變成一張廢紙。所以,在不斷完善制度堵塞漏洞的同時,要通過「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加強每名黨員的道德完善,二者一剛一柔,同向發力、同時發力,才能取得最佳效果,使每一名黨員成為講道德有品行的合格黨員。
20xx觀看人心向背觀後感三:
《永遠在路上》採訪了蘇榮、周本順、李春城等10餘位因嚴重違紀違法而落馬的省部級以上官員,由這些當事人親自現身說法,還原心路歷程,表達深切的懺悔,這在反腐敗宣傳工作中是一次積極的嘗試。讓腐敗分子作為活生生的人出現在屏幕上,講述其被腐蝕和墮落的真實故事,本身就是生動的反腐敗教育,值得全黨深入學習,引以為戒,敲響腐敗的警鐘。
公開的反腐通報沒有提供更多細節,因此,社會對腐敗的認識往往隔著一層紙,對「大老虎」和「蒼蠅」之類的概念其實比較抽象,認識中也是想像的成分居多。即使是一些身處其位的黨員幹部,也並非都有機會詳細了解腐敗分子的墮落過程和詳情。腐敗究竟是怎樣發生的,離普通黨員到底有多遠,這些具有針對性和現實性的問題,都可以在專題片中找到線索,甚至獲得靈魂深處的震撼。
落馬後首度出鏡的多名高官,在片中回顧了個人成長的不同階段,有的人曾經兢兢業業追求理想,但最終走向了墮落。從他們的人生軌跡中,可以看到理想信念如何走向危亡之漸,或許很多人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找到個人境遇乃至思想上的相似的危險之處。這就是生動的警示,這種讓人渾身顫抖的警示是最好的學習教育。
值得注意的是,落馬高官們不約而同談到了外界的物質誘惑,以及家人、子女在其中充當的特殊角色,也提到了很多頗有市場的思想觀念。人情世故也好,人生不同階段的困惑也罷,這些乍看起來不起眼的誘因,很多黨員幹部都會遇到,甚至不可避免,但絕不是腐敗墮落的理由,本質上都是個人理想信念的動搖,為個人打算的貪慾佔了上風。
把這些細節展示出來,就是要讓廣大黨員幹部清醒地看到,腐敗並不只是通報裡言簡意賅的陳述,而是真真切切存在於周圍的隱患,更是每個黨員幹部都要保持極高敏感度的心理防線。在日常工作與生活的每個細節,都要時刻提醒自己保持拒腐防腐的狀態,在思想上高度重視,在行動上嚴守黨紀國法的紅線,堅持不忘初心,和全黨同志一起,讓黨的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