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電影一生一世觀後感

2023-08-01 18:39:45

  我承認,我不深刻,看《一生一世》源於它唯美的名字。

  至於是不是大導演主導、大明星主演,劇情是否跌宕起伏,結局是虐心還是圓滿,這些統統於我毫無意義。

  單就這個寄予無限美好夙願的名字就夠了。

  就像多年前讀胡蘭成的《今生今世》,初觀名字,便兀自地生出無限溫婉來,開卷一讀,只見卷首淡淡地寫道:「桃花難畫,因要畫得它靜……春事爛漫到難收難管,亦依然簡靜,如同我小時候。」

  剎時便覺得其文筆極其清麗簡明,連春事亦忽而之間添了人性,燦漫得無法無天的了。

  而歸底,我卻是不喜胡蘭成其人的,拋卻政治因素,作為一個男人胡先生也未免太涼薄了些,但這絲毫不影響我對他文字的熱愛。其詩詞底蘊極為深厚,古今化詩詞為己言的人大有所在,然似他般將詩詞神髓搬請到淡麗言辭之中的,又是極少。此後也買了他《中國文學史話》與《禪是一枝花》來看,如故,不矯揉不造作,一點一句都只是天成。如同「外貌控」,看作品名字似乎也能看出些許端倪。

  當《一生一世》宣傳劇照在中秋之夜華麗麗地盡收眼底時,趣怪的是,我竟一下子生出了如遇《今生今世》般的「溫婉」,且隱約著憂傷。一生一世,試問,哪對珍視愛情的男女沒有過傾盡心力拼爭以求得一生一世呢?只是這「一生一世」在如今這充滿無窮變數的快餐生活節奏中未免顯得奢侈了些。想來,把這「一生一世」安放於影片中必是極妥當的。

  言歸正題,《一生一世》我看完了。據說,觀影的女子大多都是偷偷抹淚的,直至電話那頭似乎伸手可觸的完美愛情在字幕打出「2001年,紐約」,雄偉的世貿大廈鏡頭排山倒海般拉到鼻翼前,世俗的完美想像轟然倒坍了,你體貼到身邊女子的幽咽凝絕了嗎?我是終沒允淚流出的,我看到了鋪天蓋地的「唯美」。儘管有人詬病《一生一世》諸如劇情狗血庸俗、承接蒼白無力、男女愛情唐突,凡此種種,我確是只能看出哪怕再糟糕的事物的若干美好來。如此,遙遠的人生豈不燦若春花!

  好吧,先擇一二說說我看到的鋪天蓋地的「唯美」。

  一、永恆美

  一眼,一生,一輩子,這是多少懷春少女的畢生夢想啊。如果,當生命途經山花爛漫處,能就此定格成永遠,那該是多麼美的一件事情!如果,當愛上一個人,在相愛的剎那間時光悄然合攏,那又該是怎樣的婉轉綺麗!可是,時間總要向前,向前,又迎來山窮水惡,繾綣終成陌路,紅顏漸漸變成白頭,青春的靈魂總也逃不過流年的侵蝕。俗世的愛情往往這樣,在流年的蹉跎中粗喘著焦慮及至最後一縷嘆息。導演鄒佡似乎就是想以夢的方式利用愛的身份來尋找現實或者理想中焦慮背後的愛情。於是,不幸的安然幸運地遇見了,從1976年趙永遠和安然的第一眼相遇到2001年電話兩端的望眼欲穿,男女主人公跨越近三十年對彼此如一不變的守望和等待,帶著觀眾一起穿梭時空,尋找那份曾經溫情又憂傷的記憶碎片。影片以三段離別寫深愛,用最堅定且漫長的守候,最刻骨銘心的摯愛,告訴我們這些仍在紅塵廝混的痴男怨女:愛,不只是朝朝暮暮;也是守望和等待。只要愛著,就是一生一世。哪怕這世界的各種蹉跎。

  二、文藝美

  很欣賞鄒佡的文藝,總覺得這種如初見的愛情就該呈現復古唯美的顏色。她該像古典寫意畫一樣,利用簡單的畫面和素潔的色彩勾勒出唯美的憂傷。從《一生一世》中對北京胡同、秀水街、曼哈頓酒店、紐約街頭、門前的一株銀杏樹等很有記憶符號的背景選材和不疾不徐的故事節奏,到逆光、柔光、特寫鏡頭、晃動的升格鏡頭等光影的處理,再到女主服裝的搭配,無不肆無忌憚的昭示著《一生一世》的唯美。

  《一生一世》不但詮釋了一段真純的愛情,也展現了一個文藝的女人。人言高圓圓是美女,而覺得她確實美,卻是從此片中她逆光下的鏡頭以及書卷味頗濃的氣質上感受她的清新和文藝的。美女,女人也愛。

  此外,《一生一世》中兩場點到即止的床戲(此處省略漢字若干),想必也是有它不能捨棄的「唯美」理由。

  看過這部影片,感受它無以言狀的「唯美」。腦海中竟驀地蹦出卞之琳的詩句「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沒有來由,就是喜歡它瀰漫出來的味道。

  不能入睡時,咀嚼《一生一世》的唯美韻味,也咀嚼影片中不甚多的臺詞,卻又感有很大的不同,不妨擷取二三句來品咂玩味。觀影片誰說不是悟人生呢。

  第一句:我特別害怕你突然消失。(安然語)

  這是安然在趙永遠第一次不辭而別後重逢時說的話。說這話時,安然表情淡然,但我能想像安然曾經對趙永遠的「突然消失」承受了多少苦澀和恐懼。從弗洛伊德的精神心理學分析角度來看,一個人的童年經歷會對他的一生造成極大的影響,安然童年失去母親,被「丟棄」到新的環境上學,愛的角色缺失,環境的陌生,無疑會讓她產生極度的不安全感,而這種不安全感會更加重她對情感的珍視和不確定甚至憂慮。這也是現實中很多有過「被離開」經歷的愛情,即便愛依然存在也難以為續的癥結所在,「被離開」過的一方表現出來的要麼是過分的珍惜和憂慮,要麼則是飄忽不定、進退維艱的不確定,這些難免會勒得對方呼吸困難、累到筋疲力盡。看過一些心理訪談節目,很多男女在選擇分手時大多採取「冷暴力」或「突然消失」的方式,我很是不以為然。

  第二句:我最想要的就是和你在一起。(安然語)

  這是安然在趙永遠第二次不辭而別後紐約重逢時的哭訴和抱怨。或許有人稱讚趙永遠的擔當,在自己身陷囹圄時忍痛推開愛人,放愛重生。我卻煞是遺憾,愛情當事者若能換位思考恐怕會省卻很多不必要的折磨和煎熬。在戀人經受苦難時能夠不離不棄共同面對固然是一種美德,但自己遭遇苦難決然離開去獨自承受並不見得是對愛的一種善舉。對於愛著的人來說,「在一起」就是力量,就是希望,就是最大的快樂和幸福,而很多人卻忽略了快樂與幸福的原動力,它不是金錢、權位,它是一種感覺。趙永遠所謂的一個「善舉」,給安然帶來的不僅僅是肉體的疼痛,經歷的挫折,還有揮之不去的心靈悲苦,甚至更有伴隨終生的屈辱和恐懼。

  第三句:雖然我們錯過,但愛過,就是一生一世。(安然語)

  這是本部影片的最後一句獨白,是最用心的,也堪稱是本部影片點睛之語。

  但在我看來,卻多少有些畫蛇添足之嫌,刪之,又恐呼失卻它立意的「唯美」。

  依愚見,有些東西,還是收藏起來得好,宕開一筆,暈染開來,猜去。

  譬如,我想說:「影片中『愛過,就是一生一世』這話,我是不想苟同的。『愛過,就是一生一世』,未免對「一生一世」太寬容了些,倘僅限於「過」,這永恆的恐怕只是無法抹去的記憶。我倒想說,錯過與否不重要,縱是天涯海角,即便天人永隔,愛著,心裡始終有一方角落彼此安放著,方是一生一世吧。」

  倘若愛情的一方唱了獨角戲呢?

  ——怕會是既是對對方的驚擾,又是對自己的輕賤了。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