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觀《信任不能代替監督》有感

2023-08-01 21:38:58 1

  今晚收看了中央電視臺播出的由中央紀委、中央電視臺聯合製作的講述紀檢監察幹部隊伍建設的專題片《打鐵還需自身硬》的第一集——《信任不能代替監督》,感慨頗深。自己作為一名普通的基層紀檢幹部,雖然位不高,權不重,但身在同一個系統、同一個「戰壕」,專題片講述的那些違紀人員的所作所為及其結局和教訓,卻是非常值得我們反思和汲取。看過之後,我感悟頗多。

  一、紀律是黨員幹部和囚徒之間的一線之隔

  之前就曾看過中央紀委第四紀檢監察室原主任魏健被帶走調查時,「形象比較正面」的他掩面而泣,涕淚橫流的樣子,那幅畫面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這次專題片中,魏健滿頭雪白的頭發現身,其形象再次深深地震撼了我。「在被帶走調查後,魏健一夜白頭」。他用「錐心之痛」來形容自己的悔恨。其實,有著錐心之痛的何止是他一人。所有被查處的違紀違法幹部,案發前和案發後,整個人的精氣神沒有不發生變化的,幾乎都可以用羞愧、落寞、憔悴、枯槁來形容。一名黨員幹部,如果不守紀律,就是對組織和集體不忠誠,不忠誠的人在戰爭年代多成為貪生怕死的叛徒,叛徒是最不可饒恕的。把自己從一名受人尊敬的黨員幹部變為讓人嗤之以鼻、心生厭惡的貪腐分子,原因基本就是一個——不遵規守紀,將紀律視為兒戲,在法紀之間穿梭,還以為自己很高明,結果往往是咎由自取,把自己作死。

  二、自律勝於一切監督

  信任不能代替監督。紀檢監察幹部,是黨的忠誠衛士,手中握有監督執紀問責的權力,職責神聖,使命光榮。遺憾的是,有的人卻將這一職權當作謀取個人利益的工具,將紀檢監察部門當作特殊領域、特殊崗位,肆意妄為,僥倖妄為。「中紀委這地方,誰查中紀委啊?」在這種特權思想、僥倖心理的驅使下,使自己一步步偏離了正道,走向了深淵。紀檢監察幹部沒有天然的免疫力,紀委更不是保險箱。遺憾的是,有人恰好把紀檢監察部門當作了安全地帶,認為身在紀委,就無人監督自己,就可以為所欲為,就可以偷偷摸摸搞一些蠅營苟且的事情。這樣的人混在紀檢隊伍裡是紀檢人的悲哀,是紀檢隊伍的恥辱。組織和人民給了我們信任,我們就應該自覺遵守黨紀國法,自重、自省、自警、自律,時時處處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不辜負組織的信任、群眾的期盼。自律,勝過一切監督。管住自己的身心,控制自己的欲望,便是對自己最好的保護,也才會有所作為、有所貢獻。

  三、打鐵須先硬自身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到要解決好誰來監督紀委的問題,要嚴防「燈下黑」,清理好門戶。「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紀委機關談話函詢218人,組織調整21人,立案查處17人,全國紀檢監察系統共談話函詢5000人次,組織處理2100餘人,處分7500人。」這組數字充分說明了反腐無禁區,印證了誰來監督紀委這一命題的必要性,也證明了紀檢監察部門不迴避問題、清理門戶的決心。打鐵還需自身硬,打鐵的人首先要成為鐵打的人。雖然我們基層紀檢監察幹部並非身居要職的領導,不可能存在太多的個人利益輸送問題,但也不能排除這種可能性,因為有崗位就有職責,有職責就有權力,不能正確運用和行使手中的權力,工作偏離組織和人民的要求;有的因為個人不夠乾淨,致使胸中沒有正氣和底氣,工作起來畏首畏尾,不敢監督;有的能力不足,不會執紀,濫竽充數。等等問題,不僅影響監督執紀效果,而且影響紀檢監察隊伍形象。如果紀檢幹部自身不夠硬氣,遇到問題自己首先就蔫了、軟了,那還怎麼監督?對違紀違法行為哪裡還敢大聲呵斥?恐怕早就縮成一團,躲在一邊了。因此,每一名紀檢監察幹部都必須不斷強化自身建設,不當監督執紀隊伍裡的南郭先生,真正把自己鍛造成鐵打的人,最終當好打鐵的人。(景谷紀委陶智蘭)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