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克電影造型(主演全非原定道具特效粗糙)
2023-07-19 00:34:30 2
《青蛇》是李碧華於1986年出版的小說。
小說站在青蛇的視角,以第一人稱講述了青蛇、白蛇誤食了呂洞賓的七情六慾丸後,對紅塵情愛生出嚮往之心。兩妖遇到許仙,並為了他嫌隙漸生。最終,白蛇被鎮雷峰塔,看透人心、情愛的青蛇遠離人世……
李碧華的《青蛇》,是對「白蛇傳」的一次顛覆。青蛇不再是忠心跟隨著白蛇的配角,而成了與白蛇並肩的存在。
故事中的白蛇,代表的是傳統型女性。她們被愛情敲動了心扉後,會羞澀、矜持,卻又有著大膽追愛的一面。一旦認定了對方,就全心全意地交付著自己,由愛生憂、由愛生怖,於患得患失之間沉淪到底。
而故事中的青蛇,則是與白蛇相對的另一種類型。
她們天真率性、愛恨濃烈,雖然也會為了情愛被欲望所左右,但卻多了一種冷眼旁觀的清醒,以及抽身而退的決絕。
《青蛇》出版數年後,徐克看上了這個故事,準備將小說改編搬上銀幕。
01 主演都非原定,換了6任美指
我們看到的《青蛇》是張曼玉扮演「小青」,王祖賢扮演「白素貞」,趙文卓扮演「法海」,吳興國扮演「許仙」。
但他們其實都不是徐克初時屬意的演員。
白蛇一角,徐克原本想找鞏俐出演,青蛇他則屬意梅豔芳。但據說鞏俐不願降番做配,所以沒有接。而梅豔芳因為檔期問題,也婉拒了本片。
此後,青蛇、白蛇才「花」落張曼玉和王祖賢。
為了演好角色,張曼玉和王祖賢在徐克的安排下,都去學了蛇舞。影片開篇時,青蛇與舞娘的鬥舞,便是張曼玉交上的作業。
王祖賢在片中雖然沒有舞蹈戲份,但原本就有舞蹈根基的她,卻用其它方式展現了「白蛇」的妖嬈嫵媚,風情蝕骨。
作為「白蛇傳」這個故事的男主角,許仙至關重要。原作者李碧華想找張國榮出演,可惜張國榮覺得這個人物太「衰」,人設不討喜,推了;之後徐克又找了劉德華,但劉德華看了劇本後只想演法海。那時法海已經定了趙文卓,於是只能作罷。
最後,徐克找來了京劇演員出身的吳興國。
此外,趙文卓也不是最初定下的「法海」。在他之前,徐克想過周潤發、梁家輝和于榮光。
主演全部確定,影片進入拍攝階段後,《青蛇》又遇到了另一個問題——美術指導。
徐克對於《青蛇》美術的要求,一是「圓」,二是「聊齋風格」。前者指的是線條要圓潤,不要銳利感;後者指的是背景簡化、主題突出。
為此,《青蛇》連續更換了6任美指,直到雷楚雄接任,才達到了徐克的標準。他用白紗來做「白府」的主要裝飾,既造成了飄逸、縹緲的效果,又達到了徐克的「主景不要牆」的要求。而大量運用的竹子、荷花、松樹、梅花等道具布景,除了增加畫面美感外,也用區別於凡俗的暗灰色調,暗喻出青蛇、白蛇的非人身份。
02 變「雙女主」設定,俊朗法海很搶鏡
原小說無論是書名還是情節設定,青蛇都是絕對女主。
其時有記者問王祖賢是否介意演配角,王祖賢的回答是「我不認為白蛇是配角,片名的問題我不理會,我只在乎角色和戲份的多少」。
同時,她還表達了自己對徐克的信任:「我對徐克有信心,他不會委屈我的。」
而拍攝完成後的成片,也證明王祖賢沒有信錯人。
電影中,青蛇、白蛇戲份基本相當。張曼玉的青蛇固然出彩,王祖賢的白蛇卻也不輸,形成了「雙女主」的構架。
而由趙文卓飾演的「法海」,一樣成了影片的亮點。
書中寫法海「雖年歲不大,卻眉目凜凜,精光懾人,不怒而威。眉間有若隱若現金剛珠,額珠半沒膚中,有超然佛性。」
白蛇一見到他,便說「這是高人」。
而當時剛拿了全國武術冠軍不久,尚不滿21歲的趙文卓,無論是在外形還是氣質上,都與書中的「法海」十分契合。他相貌英挺俊朗,身手敏捷漂亮,演技層面青澀感雖有,卻並不算明顯。
影片開場,一身白色僧衣的法海靜靜佇立於高處,垂目看著黃沙塵土之間面目猙獰的凡間眾生,不發一言,慈悲自現。
03 高度還原呈現小說精義
情,是《青蛇》的核心精義。
原小說中,白蛇在青蛇詢問「男人是什麼」時,有這樣一番解釋:
「那是一種——叫女人傷心的同類。蘇小小的男人,叫她長怨十字街;楊玉環的男人,因六軍不發,在馬嵬坡賜她白綾自縊;魚玄機的男人,使她嗟嘆『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霍小玉的男人,害她痴愛怨憤,玉殞香銷;王寶釧的男人,在她苦守寒窯十八年後,竟也娶了西涼國的代戰公主……」
那時候的她們還沒有服下七情六慾丸,青蛇聽得昏昏欲睡,白蛇也不能真正懂得怨憤、傷心、痴愛、嗟嘆這些詞背後的意義。
但她歷數的這些愛情悲劇案例,卻都在隱喻著自己將來的遭遇。書中,許仙對著白蛇許下一生一世、絕無二志時,像極了七月七日長生殿裡的唐明皇。在法海收白蛇時退讓自保的他,又像極了馬嵬坡前的李隆基。
同時,他還是忘了前盟一去不返的李益,是移情變心的薛平貴,還是讓魚玄機念念難忘的李億。這些愛情悲劇中的男主角,哪個都曾在情熱時發誓表白,卻又都做了負心薄情之人。
李碧華對於愛情的絕望和悲觀,借著自己筆下的人物傾瀉而出。
書中的許仙,從相遇便看透了白蛇對自己有情。他的老實,是引著白蛇自己貼上來的伎倆;他看穿了兩妖的來歷卻不揭穿,享受著她們為著自己明爭暗鬥,貪戀著她們帶來的物質福利;在知道白蛇懷孕後,他還想著跟青蛇一起私奔;白蛇、青蛇為他水漫金山,他只知道躲在和尚背後保全自己;法海一句「你再攔阻,連你一併攝入」,他就能舍下剛為他產子的白蛇,抱頭飛竄躲到一邊。
影版與原小說相比,許仙雖然仍是薄情花心,但其實徐克已經給他打了光、潤了色。在懷疑白素貞和小青是蛇妖,買雄黃酒回家,沿途遇到受白素貞恩惠的鄉民贈禮時,他掙扎猶豫借酒澆愁,醉倒在河邊;在知道法海將要到來時,他提醒白蛇、青蛇快點離開。他縱然怯懦、花心,卻並非沒有情意,他的「惡」只不過是常人貪心不足的劣根性。
但儘管如此,影版對於原作的還原和精義呈現仍然是高度的。
張愛玲筆下有紅玫瑰和白玫瑰,李碧華的筆下有青蛇和白蛇。得到了紅玫瑰,它就成了蚊子血;得到了白玫瑰,它就成了白飯粒;得到了白蛇,它就成了朱門旁的餘灰;得到了青蛇,它就成了百子櫃中的山草藥。
而沒有得到的那個,就是白月光硃砂痣,是枝頭嫩葉是天際新雪。
所以,情到底是什麼?
是盼望時的清光白雪,得到後的柴米油鹽;是憧憬時的意亂心迷,得到後的索然無味;是初時的山盟海誓,過後的負心背叛;是落口時的醇香甘甜,入腹後的噬心斷腸……
白蛇用千年的修為,換來了一段人間不值得;青蛇用學會流淚為代價,懂得了「痴情誤人」。
04 上映時遭冷遇,過後成經典
《青蛇》於1992年開拍,其時已是香港武俠電影的低迷階段,拉投資並不容易。臺灣4家公司聯合,也只開出了很低的價格。
但作為一部需要大量特效來打底的奇幻類影片,《青蛇》從場景布置到道具再到後期製作,處處需要花錢。
至於《青蛇》當初的投資有多少,目前沒有準確的數字資料。有說拍攝資金五六百萬,後期製作近千萬,合計的話便是1500萬左右。在資金並不充裕的情況下,儘管劇組已經竭盡全力,但道具和特效方面依然是肉眼可見的粗糙。
法海收服蜘蛛精一段,一人一妖在空中奔跑,特寫時不覺有異,全景時演員的動作就與周遭景色不兼容;蜘蛛精被鎮回原形後,道具僵硬得比玩具還玩具;白蛇和青蛇在竹林上空為孕婦遮雨、以原身落在屋頂上的戲份中,儘管是中遠景,兩條蛇還是假得十分明顯;青蛇化作人身,嫌隙直立行走太累躺在樹上時,兩條道具腿失真到有些驚悚……類似的細節還有很多。
可即便是道具粗糙至此,卻依然擋不住《青蛇》成為經典。也再一次說明,觀眾在看一部作品時,真正的關注點是什麼。特效場景與道具,終究是為故事、人物所服務的。如果故事、人物不及格,即便特效再出色,也只能入眼不能入心。
如今,很多觀眾將《青蛇》奉為「徐克最美的影片」,甚至稱是他最好的作品。但於1993年11月在香港上映的《青蛇》,卻遭遇票房失利,只賣出了800萬,僅僅是投資的一半。
而它之所以不受歡迎,可能跟《大話西遊》當初被嫌棄的原因差不多——太超前。不管是故事對「白蛇傳」的顛覆,還是青蛇、白蛇的玫瑰髻、崑曲妝,以及將戲劇舞臺化表演與影視表演結合的表現方式,都與當時的電影創作風格大不相同。
而超前的作品,在與時間正確對接後,就會被認可自身價值。所以,《大話西遊》成了經典,《青蛇》也成了佳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