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寧夏還有什麼地方開齋節放假(五月開齋節)
2023-07-18 08:46:58 2
又到其他城市的人在上班,寧夏的車滿處遊的日子。寧夏今年的開齋節放假時間,剛好趕上了周一周二,也就是說,今年的開齋節可以休息四天(從5月23日到5月26日)外地的朋友們,不要太羨慕哦。
「開齋節」是伊斯蘭教的盛大節日,伊斯蘭教規定,每年教歷9月定為齋月。這源於,穆罕默德在40歲那年(那月按照老歷來算,剛好是九月),真主把《古蘭經》的內容傳授給了他。因此,每年農曆九月被伊斯蘭教視為,最尊貴、最吉慶、最快樂的月份。為了表示紀念,就在九月封齋一個月。在齋月裡要封齋,要求每個穆斯林在黎明後至落日前的時間裡, 戒飲、戒食、戒房事……這樣封齋的目的,就是讓人們體驗飢餓和乾渴的痛苦,讓有錢的人真心救濟窮人。通過封齋,回族逐步養成堅忍、剛強、廉潔的美德。
寧夏作為少數民族聚集地,雖是蕞爾之地,卻得益於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被冠以「塞上江南」的稱呼由來已久。乘著「開齋節」假期,旅遊愛好者們,可以來寧夏遊覽美景,品嘗美食,領略一下「長河落日圓,大漠孤煙直」的視覺震撼。
寧夏的西面東面和北面,分別被騰格里沙漠,烏蘭布和沙漠和毛烏素沙漠包圍,許棠筆下的「廣漠杳無窮,孤城四面空。馬行高磧上,日墮迥沙中。」便是寧夏的沙漠景色。
中衛沙坡頭在2019年,被《中國國家地理》評選為中國最美的地方暨中國最美六大沙漠之一。
沙坡頭東起二道沙溝南護林房,西至頭道墩,北接騰格里沙漠,南臨黃河。一處聚集了大漠、黃河、高山、綠洲這四大景觀。既有西北風光之雄奇,又兼江南景色之秀美。有中國最大的天然滑沙場,有橫跨黃河的"天下黃河第一索",有黃河文化代表古老水車,有黃河上最古老的運輸工具羊皮筏子,有沙漠中難得一見的海市蜃樓。越野車沙海衝浪更是能讓人的心從胸腔躥到天靈蓋。
沙坡頭盛名在外,景點裡人多,各項遊樂設施的價格也普遍偏高。那麼,位於寧夏首府銀川市東邊的黃沙古渡,也不會令諸位遊客失望。
作為明清寧夏的八景之一,早在明朝時期,朱元璋第16子,朱栴曾作詩《黃沙古渡》描述這裡的塞外景色:黃沙漠漠浩無垠,古渡年來客問津。萬裡邊夷朝帝闕,一方冠蓋鹹秦。風生灘渚波光渺,雨打汀州草色新。西望河源天際遠,濁流滾滾自崑崙。1697年,康熙大帝親徵葛爾丹,回京路過黃沙古渡,也曾作詩《渡黃河》歷盡邊山再渡河,沙平岸闊水無波。湯湯南去水無波,唯此分渠利賴多。
景區內的大漠風光、黃河古韻、自然溼地、黃沙擁長河的塞外奇景,不比沙坡頭的沙漠景觀差。古老的羊皮筏子,沙漠駱駝穿行在沙海之中,現代的黃河龍舟,刺激的沙海衝浪,黃河與沙漠的交融,讓人流連忘返。整個景區由六大景點構成,分別是治沙示範區、溼地文化區、沙漠娛樂區、古渡文化區、塞外風情區、黃河古鎮。
到黃沙古渡的交通也很便利,銀川市內701公交車直到景區,在國際商貿城發車,35-40分鐘一趟。記得要買聯票,景區內的項目都可以玩兒。
不出銀川,沙漠美景便已盡收眼底,銀川周邊還有一處可去遊覽的景觀。
二 看完西夏王陵、賀蘭山巖畫和蘇峪口,不要錯過中國最早發掘的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水洞溝」作為西夏王國的帝陵,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地面遺址最完整的帝王陵園之一。西夏王陵不僅吸收了秦漢以來,特別是唐宋皇陵之所長,同時又受到佛教建築的影響,使漢族文化、佛教文化與党項民族文化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構成了我國陵園建築中別具一格的形式。西夏陵規模宏偉,布局嚴整,每座帝陵由闕臺、神牆、碑亭、角樓、月城、內城、獻殿、靈臺等部分組成。
西夏王陵是西夏文化中,最後的瑰寶,參觀完西夏王陵,繞道還可以去賀蘭山巖畫和蘇峪口國家森林公園去逛一逛。
賀蘭山在古代是匈奴、鮮卑、突厥、回鶻、吐蕃、党項等北方少數民族駐牧遊獵、生息繁衍的地方。他們把生產生活的場景,鑿刻在賀蘭山的巖石上,來表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追求,再現了他們當時的審美觀、社會習俗和生活情趣。
蘇峪口,是清代寧夏八景之一。巍峨的賀蘭山矗立在天地間,山中林海連綿,蔥蘢茂密。放眼望去,怪石嶙峋,山谷幽深。頗有隻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的感覺。
水洞溝,位於寧夏靈武市臨河鎮,被稱為"中國史前考古的發祥地"。水洞溝遺址記錄了遠古人類繁衍生息,同大自然搏鬥的歷史見證,蘊藏著豐富而珍貴的史前資料。它向人們展示了距今三萬年前古人類的生存畫卷,是迄今為止我國在黃河地區唯一經過正式發掘的舊石器時代遺址。
保護區內,北方明代古長城、烽燧、城堡、溝塹、墩臺等軍事防禦建築令人目不暇接,不僅如此,水洞溝旅遊區有三公裡長的蘆花谷,蘆花谷內蘆葦搖曳生姿,走在其間的小路上,陶醉在那葦蕩叢中,為水洞溝一片肅殺之氣中,增添了幾分祥和之氣。船在湖中穿行,停船上岸,又到了另一處世外桃源,沙棗灣,每年的六七月份,沙棗花綴滿枝頭,空氣裡溢滿了香氣,沁人心脾。
每年夏天,河北承德的避暑山莊自古到今,都是國人們消暑的選擇地。但是,架不住每年去避暑的人太多,在寧夏,也有那麼幾處避暑的地方,風景優美,人少地廣。
三 炎炎夏日, 涇源老龍潭,西吉火石寨是消暑的好去處比起南方的潮熱,西北的夏天,乾燥,熾烈。太陽就是火爐,無遮無攔地直射大地。到了學生放假的暑假期間,西海固就成了本地人消暑的好去處。銀川直逼40攝氏度時,固原攝氏度還保持在二十幾度,最關鍵的是,早晚溫差很大,盛夏的夜晚,涼爽凍人。所以,去往固原的朋友們,記得帶一件厚外套!
老龍潭俗稱"涇河腦",是黃土高原上的"天然水塔",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涇源縣城南20公裡,是涇河的源頭。它從這裡流經陝、甘、寧3個省(自治區)、28個市縣,蜿蜒流長530公裡,於陝西高陵縣匯入渭河,因此就有"涇渭分明"的說法,也就是"涇清渭濁"。老龍潭背靠六盤山麓,由頭潭、二潭、三潭、四潭組成。
一進入景區,老龍潭湍湍清澈之態、百泉匯流之勢躍入眼帘。相傳這裡是《西遊記》裡魏徵夢斬涇河老龍和唐代傳奇故事柳毅傳書發生的地方。乾隆皇帝曾對涇水清澈不汙十分感興趣,並派平涼知府胡紀饃親往老龍潭考察,並撰寫成《涇水真源記》。
火石寨,在寧夏南部的西吉縣境內,距縣城15公裡。是寧夏唯一同時擁有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的景區、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奇山、異石、茂樹、巖洞、石窟堪稱景區五絕。丹霞地貌和原始森林在這裡完美結合,造就了最奇異最多彩的自然景觀,佛道伊三教在這裡和睦相處,成就了中國唯一的三教並存的宗教聖地。
這裡山體巖石呈暗紅色,在綠樹蔥蘢的點綴下,就像一簇簇燃燒的火焰,火石寨因此得名。春夏時節,是火石寨最為美麗的時候,滿山遍野花草叢生,色彩斑斕,蜂戀蝶舞,生機盎然。林木間,還生長著一簇簇箭竹,西北粗狂硬朗的線條中,增添了幾分南方的柔美。在火石寨方圓百裡之內,分布著許多大大小小的兀立山峰,其中著名的有掃竹嶺、石寺山、照壁山等,尤以天然石城最為奇特。
除去這些地方,平羅的沙湖,銀川的鎮北堡影視城,張裕摩賽爾十五式酒莊,都是不容錯過的旅遊景點。慢慢走,慢慢看。好山水,當然也就離不了好美食。寧夏的羊肉聞名遐邇,這普天之下,說起羊肉,那麼必得提起寧夏。
四 民以食為天——吳忠的早茶文化作為回族聚集地,寧夏的美食也兼具這少數民族的特色。羊肉肉質鮮嫩,沒有羶味。無論是清蒸羊肉還是手抓羊肉,都完美的保留了羊肉的本質口感。
這裡不得不提的,便是寧夏吳忠市的早茶文化。一盅兩件,構成了廣式早茶的縮影。在吳忠,一碗牛肉拉麵、一壺八寶香茶、兩三盤花式麵點、幾小碟清爽可口小菜,開始了吳忠人的早茶文化。
一早,吳忠人相約來到拉麵館。先泡上一壺八寶茶,切上三兩牛肉,拼上一盤豆芽韭菜、豆腐皮。一人倒一杯茶,拉拉家常,談天說地。消遣娛樂、工作談判都在拉麵館中進行。一早「泡」到中午,再來一碗拉麵,時間便融進了八寶茶與拉麵的香氣中。
一種食物代表一種文化,一種文化又承載著不同人群的生活方式。在吳忠,無論工人、農民還是知識分子,都可以到拉麵館「泡一泡」。
結語:
兩山一河成成就了寧夏的富饒。正是有了綿延不絕的賀蘭山,削弱了西北高寒氣流的東襲,阻止了潮溼的東南季風西進,又遏制了騰格里沙漠的東移;六盤山,橫跨三省是西北重要的水源涵養林基地,更是是涇河、清水河、葫蘆河的發源地;「黃河百害,維富一套」的說法中,寧夏得益於黃河水的引流灌溉,成就了銀川平原的富饒。
來到寧夏,看一下黃河的磅礴,山峰的粗狂,沙漠的無垠。品嘗羊肉的鮮美,八寶茶的甘甜,回族特色的油香。假期來臨,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吧,這裡天高雲淡,風光俊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