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重遊黃鶴樓(黃鶴樓--景點拾遺)
2023-07-18 18:25:03 1
本期,我收集了一些散落在景區各處的景點內容,只為豐富導遊詞。
先說一說5層的黃鶴樓每一層的室內景觀。黃鶴樓外面看是5層,裡面看則是9層,也就是有4層是夾層,俗稱跑馬廊,不過只有第1個夾層是對外開放的,其它夾層不對外開放。第一層是大家熟悉的仙人駕鶴的壁畫。不過,它一樓大廳的對聯值得記在這裡:爽氣西來,雲霧掃開天地憾;大江東去,波濤洗盡古今愁。 蘇軾的詞,吳作人手書。
黃鶴樓二層:展現各朝代黃鶴樓模型。唐代黃鶴樓是四合院的樣式,清新雅致;宋代黃鶴樓是最雄偉壯觀的,它建於城牆之上,屋頂全是黃色琉璃瓦,富麗堂皇;元代黃鶴樓結構很特別,主樓為南方特色,樓的前面設置了具有北方特色的觀景臺,中間用漢橋連接,體現了當時的統治者希望南北方文化融會貫通的美好願望;到了明朝,黃鶴樓更加成熟完善,我們知道一個詞叫亭臺樓閣,明代黃鶴樓兼而有之;古代最後一次修建黃鶴樓是在清同治年間,於清光緒十年毀於大火,比現在的黃鶴樓低兩層,整個樓四四方方。不過,現在您去參觀的話,發現展廳只保留了宋、清兩座模型,這是聽從了黃鶴樓總設計師向欣然的建議。在二層的牆上有孫權築城的壁畫,講述了孫權建樓和建鄂州城的經過,從那時起,武昌一帶叫做鄂州。孫權說啊:以武治國,才能為昌。後來才有了武昌這個稱號。去嶽陽樓,有《嶽陽樓記》。來黃鶴樓,當然有《黃鶴樓記》,是唐朝的閻伯理所著,不過名氣不大。
黃鶴樓的三層:人文薈萃展廳。有很多中央美院的大師作品,以繪畫的形式把古代的文人墨客的肖像來了一次大匯總大集合。
黃鶴樓的四層:展廳設有筆墨紙硯。大家名流、遊客朋友都可以揮毫潑墨、吟詩作對。最適合登高望遠的樓層當屬4、5層。憑欄遠眺,把目光聚焦到武漢大橋,大橋兩頭有兩個橋頭堡,靠近我們的橋頭堡正是古代黃鶴樓的遺址。因建大橋的原因,黃鶴樓遺址被佔用,現在的黃鶴樓是向後移了1公裡。晴川閣與黃鶴樓隔江對望,依稀可見。
黃鶴樓的五層:長江萬裡圖展廳。為了適應潮溼的氣候,繪畫屬於礦物質畫,歷久彌新。繪畫鴻篇巨著,從長江源流講起,依次展現虎跳峽、三峽風光、燦爛荊楚、滄海橫流。黃鶴樓簾卷乾坤下的對聯,上聯是:龜伏蛇盤對唱大江東去也,下聯是:天高地闊且看黃鶴再來兮。為關山月題。
在黃鶴樓的旁邊,有個清代銅頂,是清代同治年間的樓頂,頂部為寶瓶攢尖頂,中部為葫蘆型,底部是蓮花寶座。是整個黃鶴樓景區唯一一件清代遺物。
在清代銅頂的旁邊,是千禧吉祥鍾。於1999年底放置於黃鶴樓公園,所以叫千禧吉祥鍾。重達21噸。造型呈春字和壽字。千禧鐘頂部有楚風楚韻紋飾帶,上半部為龍鳳呈祥圖案和千字銘文,鐘腰帶為梅花圖案,鐘的下部是十幅浮雕。
在黃鶴樓大樓的不遠處還有一個建築,叫白雲閣。取自於詩句:白雲千載空悠悠。它與黃鶴樓是姊妹樓。那樓與閣的區別在哪?就是看是否有架空層,也就是有沒有地下室。白雲閣,看著只有3層,實際上有5層,因為有2層在地面以下。江南三大名樓當中,滕王閣因為也有架空層,所以叫做閣。在白雲閣的旁邊有個湧月臺:江流有聲,月色無玷。
黃鶴樓有很多牌坊:1992年黃鶴樓景區開園以後,特意從九華山獲得石料,打造了5座石牌坊。嶽飛銅像旁邊的牌坊屬於功德坊,正面寫的是功業千秋,背面寫的是精忠報國。另外4個牌坊組成了四季牌坊。
春坊:西面「煙繞鶴樓」;東面「綠滿高觀」。高觀即高觀山,歷史上蛇山的一部分。夏坊,西面「荷花送香」;東面「竹露滴清」。蛇山多竹,歷史上曾有紫竹嶺之稱,又多有盆栽荷花。秋坊,西面「白花浪濺」;東面「紅葉林籠」。冬坊,西面「玉樹參差」;東面「銀洲浩蕩」。
嶽飛銅像:8米高,嶽飛是河南湯陰人,南宋的名將,死後葬在了西湖邊的嶽王廟裡。那嶽飛跟黃鶴樓有啥關係呢?嶽飛人生中最精彩的七年,都是在當時的鄂州,現在的武昌度過的。嶽飛一生五次出兵北伐,其中有4次都是以武漢作為起點。有一天,嶽飛登上蛇山的黃鶴樓,他想到國家已經分裂,自己決心收復失地,心生感慨,寫下了1首著名的詩詞《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卻歸來,再續漢陽遊,騎黃鶴。登上黃鶴樓,嶽飛憑欄遠眺,仰天長嘯,引吭高歌,「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正當他的北伐事業蒸蒸日上的時候,不幸的消息傳來,南宋的宋高宗一天之內連下12道詔書。把嶽飛調回來,嶽飛就這樣被南宋的統治者出賣了。記錄名人英雄事跡的碑林、題刻、匾額早晚有一天會脫落,即使記錄歷史的文字,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被人們淡淡忘去。但是,嶽飛的愛國精神,我想一定會永遠地留存下去。
1927年,毛澤東同志來到武漢,寫下了著名的詞篇《菩薩蠻·黃鶴樓》:茫茫九派流中國,沉沉一線穿南北。煙雨莽蒼蒼,龜蛇鎖大江。
下期,為您帶來武漢長江大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