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醫療市場突破42億,春雨醫生覆蓋率排第一
2023-07-11 11:36:00 1
近年來,移動醫療炙手可熱,無論是傳統醫藥企業、網際網路巨頭,還是創業型公司,都積極布局,聯合發力,如阿里巴巴旗下阿里健康和滴滴出行、名醫主刀三家公司聯合推出「滴滴醫生」,春雨醫生在多地開設線下診所,同時還推出了「私人醫生」服務等等。與此同時,資本方也十分看好移動醫療市場,資金持續湧入,據不完全統計,2014年中國移動醫療企業融資案例共80餘起。
放眼全球,移動醫療健康市場是一片紅藍海交織的領域,在迎來2013—2014年的快速發展後,全球移動醫療健康市場呈現波動式增長。但不可否認的是,隨著移動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人們對醫療健康的日益重視,移動應用、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的不斷成熟,移動醫療發展前景值得期待。
市場發展潛力巨大,應用滲透率將持續提升
據艾媒諮詢發布的《2015Q3中國移動醫療健康市場監測報告》顯示,預計到2015年底,中國移動醫療健康市場規模將會達到42.7億元, 2017年將達到115.4億。我國移動醫療市場的快速增長,離不開移動運營商、信息平臺系統提供商、醫療設備製造商、APP應用開發商等全產業鏈的共同努力,但現有的移動醫療模式徘徊於提供諮詢、掛號、交費等醫療服務外圍,如何完成移動醫療1.0到2.0的轉型是推動我國移動醫療健康市場持續性發展的關鍵。
在用戶規模方面,2015年底中國移動醫療用戶規模將達到1.38億人,同比增長91.7%。移動醫療的快速發展有助於降低因地區和收入差異帶來的醫療資源服務的供給差異和分配不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目前「排隊難、掛號難、看病難」問題。利用移動終端向患者和醫生發送醫療提醒和診斷信息,可以提升患者的醫療健康服務體驗,提高醫療健康資源的使用效率。同時,通過健康檔案、用戶社區、健康管護等功能,醫務人員和患者可以通過智慧型手機應用來檢測和治療慢性病,形成從治病到防病完整的醫療健康體系。
2014年移動醫療健康應用在手機網民中的滲透率為11.37%,但可以預見,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各類慢性疾病發病率的低齡化、頻繁化以及移動智能客戶端應用的縱深發展,未來幾年內我國移動醫療健康應用的滲透率將持續提升。
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5年前三季度使用過移動醫療應用的用戶中,春雨醫生、大姨嗎、美柚分別以24.6%、14.3%、13.1%的佔比位列前三。春雨醫生較早布局中國移動醫療市場,憑藉長期的積累與推廣,目前已經在用戶中形成了較好的口碑與知名度。
盈利模式仍需探索,線上線下打造服務閉環
目前,國內的移動醫療行業還未找到明確、有效的盈利模式,仍處於探索階段。總體來說,現有模式主要包括面向醫院、醫生、藥企、保險企業的B2B模式和直接面向用戶的B2C模式,如:向用戶提供定製化健康服務,銷售可穿戴設備等移動健康硬體;以更精準的廣告投放向藥企收費;為醫生提供病歷夾、醫學文獻服務和設備、軟體;為醫院建立數據中心等等。
2014-2015年,中國移動醫療健康市場呈現井噴式發展,回顧其發展歷程,可以發現,移動醫療經歷了由「線上醫療健康諮詢入口」到「線下資源向線上延伸」,再到「線上線下醫療健康服務閉環」的轉變。線下診所作為移動醫療健康企業打造醫療健康服務閉環的重要一步,是發展的必然。各網際網路醫療健康企業紛紛轉身布局線下,並結合自身市場定位和所有資源選擇了不同的線下診所籌建路徑,如春雨醫生已經在北京、上海、廣州、杭州、武漢5個城市開設了200多家線下診所,預計到2015年底,將陸續在全國50個大中型城市開設300家診所。
2011年7月上線的春雨醫生是國內首個基於移動網際網路技術開展遠程醫療服務的移動醫患交流平臺。截止到2015年10月,春雨醫生已擁有9200萬用戶、41萬註冊醫生和9500萬條健康數據,每天近33萬個健康問題在春雨醫生上得到解答。
春雨醫生以「建立醫患強關係」為基礎,推出包括免費問診、空中醫院、私人醫生、線下診所、電子健康檔案(EHR)等多項產品。其中,春雨醫生醫生服務著力於打造「線上+線下」的全流程就醫服務,通過線上諮詢+線下就醫的方式為會員提供持續的健康管理,包括專屬家庭醫生,三甲專家預約、完善健康檔案等服務,整體形成了「線上家庭醫生+線下專科醫生」的醫療服務資源布局。
「網際網路+」時代下,移動醫療作為緩解「醫療資源分配不均、傳統機構尾大不掉、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的方式之一,被寄予厚望。雖然移動醫療是大勢所趨,但當前國內的實際情況決定了移動醫療的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為推動我國移動醫療健康市場的健康發展,還需要在以下方面作出努力:建立健全相關政策法規,推動醫療體制改革;建立完善數據技術資源共享機制,有助於優化醫療衛生資源配置;加強移動醫療健康平臺建設,探索可持續的商業盈利模式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