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核電周邊發展規劃(核電地方經濟圈)
2023-07-11 01:17:39 3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2018年,柏洋村集體財政收入已超過600萬元,其中有530多萬元跟寧德核電項目有關。加上工業、農業和養殖業,柏洋村2018年實現社會生產總值23.5億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830元。」5月16日下午,福建省福鼎市寧德市硤門畲族鄉柏洋村黨委書記王周齊告訴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房租經濟富了柏洋村
記者了解到,在寧德核電項目入駐前,柏洋村收入來源主要是種植蘑菇、食用菌、茶葉加工等。由於經營不善,連年虧損,累計負債43萬元,村集體經濟陷入困境,是遠近聞名的「赤貧村」。
隨著寧德核電項目的入駐,柏洋村開始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柏洋村距寧德核電站僅5公裡,交通便利,環境優美。該村抓住核電站建設加快、員工增加之機,參與投資建設核電站員工宿營基地,不但使村集體有了穩定的收入,還大大增加了村民收入。2018年,柏洋村集體財政收入中,村集體房租收入佔了絕大部分,加上村民們自有的房租等收入,去年全村僅為寧德核電提供服務的房租收入有700多萬元。現在,一戶村民靠著出租房子和煮麵條,一個月就能有3萬多元的收入,一年能賺30多萬元。
王周齊告訴記者,該村有1300多名村民在家門口就業、80多戶經商,100多戶村民入股企業分紅,實現了農民變工人、商人、股東的「三大轉變」。已成立了福建柏洋投資有限公司、福建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和福建新柏洋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規劃新建柏洋酒店、永和苑(寧德核電承包商營地)、加油站、農村客運站、農貿綜合市場和水鄉漁村等項目。
「將來計劃打造一個寧德核電配套產業園區,形成「以產帶村、以村促產」的互動發展模式。」王周齊表示。
與柏洋村同樣受益於寧德核電項目的還有太姥山鎮備灣自然村。
和茶產業穩了備灣村
在寧德核電站建設之初,為了保護備灣村的支柱產業,項目留下了200餘畝茶園,並在2008年成立了福鼎市榮發園林服務有限公司,吸納當地村民就業,負責茶園的運營、管理、清潔養護。
榮發園林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周祖榮提起寧德核電話匣子一下子打開了。他說,榮發園林經過近10年的發展,目前以備灣村村民為基礎,輻射周邊各村。現在公司有固定員工71人,臨時工200多人,人均月收入3000多元,充分解決了當地居民的就業問題,成為拉動地方經濟的有力支撐,也對和睦周邊關係起到了積極作用。
「所以寧德核電將這片茶園出產的有機茶葉稱之為『和茶』,而且寧德核電站也是全球唯一擁有白茶茶園的電站。」 寧德核電副總經理馬剛接過話茬說。
「核電 地方」經濟圈
馬剛告訴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寧德核電一期四臺機組工程總投資約512億元。作為福建省有史以來最大的能源投資項目,寧德核電項目對當地產業發展的帶動效果明顯。
「據統計,寧德核電一期工程建設期間累計拉動社會總產出增長1824多億元,拉動GDP增長約620億元,核電基地各家單位已累計向地方納稅33多億元。基地內人員高峰期有26000多名,最少時也有12000多人,上萬人的吃、穿、住、行及其他各類消費,對福鼎市經濟發展發揮了一定的拉動作用。全部運營後每年可拉動社會總產出增長296多億元,拉動GDP增長約160億元。」馬剛給記者算了一筆帳。
馬剛告訴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為充分發揮地源優勢,整合基地周邊旅遊資源,2017年,福鼎市太姥山鎮、硤門鄉,福鼎市牛郎崗旅遊服務有限公司、鳳凰假日旅遊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分別與公司籤署《寧德核電工業旅遊開發項目框架協議》。當年8月7日,寧德核電基地正式啟動「工業旅遊」項目,並迎來了「首批遊客」。截至目前,近萬餘社會公眾以工業旅遊形式進入寧德核電站,親身體驗核電站工作和生活環境。2019年1月份,寧德核電工業旅遊項目進入福建省首批工業旅遊示範培育名單。
與此同時,寧德核電對當地基礎設施建設也一直予以支持和幫助。如支持東埕村經太姥山鎮至動車站沿線路燈維護項目、硤門鄉至漁井村路燈修建項目、牛欄剛旅遊景區東側停車場建設項目,柏洋高速路口開通建設項目,都為當地基礎設施的完善,助力地方經濟發展起到了拉動作用。
寧德核電的環境效益同樣十分可觀。2018年寧德核電創造全年上網電量317.32億度的歷史新高,據測算,寧德核電一期四臺機組年發電量約322億度,與同等規模的燃煤電站相比,相當於減少標煤消耗995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2602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約4.8萬噸,減少氮氧化物排放約4.8萬噸,相當於植樹造林7.3萬公頃。
而且,近幾年測量結果表明寧德核電廠周邊大氣環境、陸地環境、海洋環境輻射水平與電站運行前基本一致,整體處於環境輻射本底漲落範圍內,沒有發現異常。居民在核電站附近生活一年增加的劑量,相當於食用2~3個香蕉所增加的劑量,核電廠對居民的影響微乎其微,保證了核電站是安全環保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