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一個來了不想離開的地方(我們喀什好地方)
2023-07-11 10:32:51 1
「我們新疆好地方啊,天山南北好牧場, 戈壁沙灘變良田, 積雪溶化灌農莊……」歌曲裡的新疆如此美妙,現實中的新疆呢?古稱西域,清時曾經一番「故土新歸」,更名新疆。
這片中華各族兒女世世代代守護的地方,當然有策馬雪原的浪漫之處,但也因地域之大,一些地方發展一度滯後。在黨中央、國務院的統一部署之下,各地展開了一輪又一輪的對口援疆工作。在繼對口支援阿克蘇地區之後,過去十二年,上海對口援疆地區更換為喀什地區的莎車縣、澤普縣、葉城縣和巴楚縣。
上海援疆工作做得怎麼樣?2021年5月,上海對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揮部獲得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脫貧攻堅先進集體榮譽稱號。在獲得新疆方面首肯的同時,毫無疑問,上海的援疆工作也成為我們這十年上海工作的一抹亮色。
文化潤疆 喀什碩果
主筆|姜浩峰
剛剛修改完成《綻放吧!阿帕》第一集節目的最後一個畫面,李白谷正想長舒一口氣,等待8月13日晚節目在喀什廣播電視臺首播,突然,他收到了喀什地區因疫情而需要靜態管理的消息。這是8月8日的下午,作為上海文化廣播影視傳媒集團(SMG)第十五批文化潤疆志願者團隊的一員,李白谷一邊和節目組一起商議如何安排人員留守在喀什廣播電視臺內,繼續完成第二集後期剪輯工作,一邊思考《綻放吧!阿帕》這檔新節目是否因喀什暫時居家靜態管理而有什麼新機遇……
回看自上海開展援疆工作以來的時光——當上海制播的《中國達人秀》一度火爆的時候,喀什隨之有了《喀什,我最牛》;東方衛視制播的大型勵志體驗真人秀節目《極限挑戰》到巴楚拍攝,成就了當地一片胡楊林成為網紅旅遊目的地。
上海觀眾喜愛的芭蕾、交響樂、京昆戲曲、評彈曲藝,也成為喀什地區群眾,特別是孩子們的一種業餘文化生活之選。
2020年6月,喀什地區正式啟動廣播電臺建設。在上海對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揮部的大力支持和指導下,在上海SMG等部門的對口幫扶下,2021年11月18日,喀什人民廣播電臺正式開播。上海對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揮部隨即將喀什地區融媒體建設和各縣融媒體能力的提升,作為新的工作重點。上海援疆前指努力推動滬喀兩地的文化交流,通過形式多樣的文化潤疆活動,致力於各族人民群眾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共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廣播電臺順利創設
2020年末,上海資深廣播人組成專家組前往喀什進行短期專業指導的時候,喀什是當時全國唯一沒有地級市廣播電臺者。如何讓整個喀什地區的人們都能及時聽到黨和政府的聲音?如何讓各族人民群眾在更多專業渠道發出「民聲」以交流?在2020年6月,喀什地區正式啟動廣播電臺建設項目。
《綻放吧!阿帕》。
但當上海專家組初到喀什地區,才發現這裡還真是個廣播的「盲區」。有關廣播節目從業經歷的專業人員、廣播技術保障人員、廣播設備、廣播直播間,幾乎是「零基礎」。為確保電臺開播,喀什廣播電視臺抽調6名電視臺新聞、專題欄目播音員和主持人,還招錄了8名以播音主持專業為主的年輕人,開始組建廣播專業團隊。
2021年4月7日,上海專家組再赴喀什。此前此後,SMG鼎力支持——在半年多時間裡,先後向喀什地區派出5批次、14位技術專家,一次次相關技術指導、演練,終於培養、帶教出了一支「帶不走的廣播技術團隊」。硬體方面來說,上海對口援疆前方指揮部通過持續投入援疆資金項目,並多次與上海市委宣傳部溝通協調,三年來幫助喀什人民廣播電臺建成2個視頻直播間、3個錄播間,購置4臺廣播電臺調頻發射機、1套共用天饋線。
因為搭好了電臺這一平臺,目前,喀什人民廣播電臺兩套頻率已精心設計了FM101.2和FM103的版面,兩個頻率每天各播出時長17小時,直播節目時長6小時。除此之外,早在喀什人民廣播電臺於2021年11月開播之初,就分別入駐喜馬拉雅和阿基米德等App。
從2015年開始,上海就持續對喀什廣播電視臺進行對口支持、幫扶,在硬體上做了諸多提升改造。
節目,不斷推陳出新
自上海開展援疆工作以來,一開始就將《中國達人秀》《中國夢之聲》《媽媽咪呀》等內地優秀電視節目落地到喀什,並譯製成維吾爾語播出。在如此「授人以魚」之後,又「授人以漁」,自2015年3月開始,就派出編導、技術等專業人員,組成志願者團隊,通過長效的合作模式,幫助喀什電視臺策劃欄目、示範引導、包裝頻道、培訓人員、打造品牌欄目。
上海援疆前指總指揮侯繼軍在喀什人民廣播電臺開播盛典上祝詞。
曾任上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聯黨組書記的陳東,在2017年接受《新民周刊》採訪時曾提及,「2015年6月開播的《喀什我最牛》,以真人秀形式亮相當地螢屏,迅速成為喀什電視臺的品牌欄目」。作為選秀節目,《喀什我最牛》有一條規定,要求選手至少用漢語和維吾爾語共同演唱一個曲目,才能參賽。「經過上海方面的培訓,結果在這檔選秀節目中,竟然出現了四個不同口音版本的《小蘋果》。」陳東說。鄰縣而居,口音不同,但這並不妨礙能歌善舞的維吾爾人吸收內地最新流行文化。一曲《小蘋果》,讓四縣持不同方言的維吾爾族人找到了共同的樂子。
《喀什我最牛》現場。
《喀什我最牛》不僅讓喀什本地的「達人」脫穎而出,更培養出喀什本地的電視業務骨幹。譬如如今已是喀什廣播電視臺新媒體部副主任的馬燕芬,當時在上海廣播電視臺派來的業務骨幹的培養下,成為《喀什我最牛》《職等你來》執行製片人、獨當一面,又逐步成為喀什電視臺多個電視節目的製片人。
有了專業技術人才的積累,使得喀什電視節目製作播出水平有了很大提高。2021年9月30日晚上,喀什地區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暨迎國慶金秋音樂會在喀什廣播電視臺演播大廳舉行。《普天同慶,祝福祖國》《多元文化,和諧新疆》《攜手奮進,共圓夢想》,晚會的三個篇章,舞蹈、合唱、樂器演奏等等,不僅展現了新疆各族人民能歌善舞的一面,也展現了喀什電視臺的制播能力又上了一個臺階——兩相結合,綻出新花。作為觀眾,喀什第二中學的學生都爾汗·拉齊尼是這麼說的:「看完今天的音樂會,我內心感到非常激動,也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而自豪,祝我們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日快樂,繁榮昌盛。」
今年7月4日,喀什廣播電臺《聆聽中華》欄目開播,每周兩期,於每周一、周四在喀什廣播電視臺綜合廣播FM101.2進行更新,通過寓言、成語、童話故事的講述,傳承和弘揚中華優良傳統文化。這顯示了喀什廣播節目有了不斷推陳出新的能力。
來自東方廣播中心的曹晨光,和來自東方衛視的李白谷、嚴震作為SMG總第15批文化潤疆志願者團隊成員來到喀什。在喀什電臺主持人「101.2業務學習」微信群中,曹晨光幾乎每天都發出較長篇幅的業務點評。「這一句中的『發』字,口腔開度小一些看是否聲音會更實。音量也試試更小些,有時播音音量小些,從廣播中傳出去效果會更好。」「這一句不要安排重音,重音放在『比上月上升0.4個百分點』的『0.4』上更準確。」看上去,曹晨光是在給某一位播音員糾正發音,可因為是在微信群中告知,也令所有的工作夥伴能共同探討、學習。
除了廣電系統的滬疆交流以外,上海芭蕾舞團的《天鵝湖》、上海歌舞團的《朱䴉》等節目都讓喀什觀眾留下深刻印象。上海交響樂團數度赴喀什,從小提琴協奏曲《梁祝》《陽光照耀著塔什庫爾幹》,到普契尼《我親愛的爸爸》,再到《掀起你的蓋頭來》《歌唱祖國》,中西合璧,精彩不絕於耳。2021年,來自上海的京劇、崑曲名家曾赴喀什演出,據悉上海評彈團今年也計劃赴喀什。早在2013年,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導演雷國華便導演過一部話劇《沙棗花香》,以喀什為背景,講述近半個世紀裡,上海兩代人先後支邊的援疆故事。新疆藝術劇院民族樂團、莎車縣文工團、喀什歌舞劇團之來滬演出,則引起上海線上、線下之不斷關注。
文化花開,結果在詩外
2020年,在上海市合作交流辦指導協調下,上海援疆前方指揮部將東方衛視大型真人秀節目《極限挑戰寶藏行》引入喀什拍攝。具體的拍攝地點在巴楚縣夏馬勒鄉奇特村。什麼是「奇特」?其實就是維吾爾語的漢語音譯,意思是「籬笆」。近幾十年來,當地幾代林場人為了守護胡楊林,而形成了名為「籬笆」的村落。這一位於塔克拉瑪幹沙漠邊緣胡楊林帶的村落,有點與世隔絕的味道——直到2019年才通了橋梁、公路、自來水和電網。
喀什奇特村成了網紅旅遊景點。攝影/靜安融媒體中心 張琦
沒想到,當《極限挑戰寶藏行》播出後,奇特村成了網紅。許多看過節目的觀眾感覺這裡相當不錯,紛至沓來。上海的援疆資金及時跟進,繼續修路,建公廁。2022年,奇特村成功入選自治區級鄉村旅遊重點示範村。其示範意義何在呢?單以經濟效益來看——隨著多方助力,如今奇特村村民年平均收入已達到兩三萬元,較之前增長了五倍左右。
文化搭臺——文旅、商貿紛紛上臺階。近年來,無論是進博會,還是其他展會上,來自喀什四縣的商品頻頻亮相。這些土特產、扶貧產品,經過上海援疆幹部的幫扶,經過當代理念的設計包裝,成為喀什的文化符號,成為外界了解新疆的一個絕好窗口。
今年7月14日,喀什電視臺《喀什新聞》播報了一則現場消息,巴楚臺記者熱孜萬古·艾合麥提出鏡介紹:「巴楚特殊的土質和良好的地理條件,為通體翠綠、口感清甜的巴楚土瓜提供了良好的生長環境,經過多年的精心栽培,如今的它有了一個響噹噹的名字,巴楚留香瓜。」現為上海靜安區臨汾路街道黨工委書記的李永波回憶,2016年他援疆擔任巴楚縣委副書記時,發現當地一種甜瓜,當地人稱「庫克拜熱」,綠皮綠瓤,冷藏了吃,有香草冰激凌味兒。在他之前一批的上海援疆幹部將之命名為巴楚留香瓜。他就繼續將之帶到上海,在各種展會進行線下推廣。
如今,巴楚留香瓜行銷各地。巴楚縣瓊庫爾恰克鄉拱拜孜村村民熱依拉·阿不都熱依木就稱,因為銷售火爆,今年她家在去年種100畝的基礎上,多種了80畝,踏上致富路。與巴楚留香瓜類似,「阿克蘇蘋果冰糖心」,這句廣告詞,也是上海援疆幹部的傑作。
既然巴楚留香瓜能成為網紅產品,喀什的大型女性勵志成長真人秀《綻放吧!阿帕》為啥不能網紅一番?當8月8日剪完片子卻遇到疫情封控時,李白谷想到的是讓這個節目提前觸網。在徵得臺領導同意後,原定於8月13日喀什電視臺周六黃金檔播出的《綻放吧!阿帕》,於8月9日晚8點在喀什廣播電視臺抖音帳號上提前完整播放了第一集。短短不到70分鐘的節目一經播出就獲得了2萬多用戶的在線收看,不到兩天用戶人數迅速攀升至50多萬。這一數字對於喀什廣播電視臺來說是史無前例的,而這種綜藝節目「先網後臺」的播出模式在中國電視史上也是十分罕見——它讓喀什的文化產品第一次如此迅疾地傳遞到全中國乃至全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