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文物介紹(電影十二生肖揭秘文物造假:文物水深)
2023-07-12 21:44:05 3
看過《十二生肖》的觀眾,除了會為成龍搏命救文物的愛國之情所感染,應該還會對片中文物造假工廠裡的高科技「尖板眼」印象深刻。
真品瓷器碎片和贗品碎片粘合在一起,就成了可拍出天價的文物;用射線掃描瓷器、瓦罐,就令其變成千年前的古物;一張大師的真跡國畫,小心翼翼地揭成兩層,就能以高價重複出售……不要以為這是忽悠觀眾,本地兩位文物鑑定專家在接受採訪時告訴記者:我國的文物造假工藝確實已到了無所不用其極的程度,「這些工匠的制假能力,完全可以衝擊諾貝爾獎了。」
造假狠招二:新玉如何變古玉
先火燒再土埋,還要藏進羊腿裡
和兩位文物鑑定專家聊現實中的文物造假案例,他們不約而同提到了著名的「金縷玉衣」。
一個商人用一堆玉片炮製了一件「金縷玉衣」,得到了多位頂級鑑定專家「估價24億元人民幣」的鼎力支持,順利從銀行拿到7億貸款,直至東窗事發,數億資金打了水漂。
這件「金縷玉衣」如何騙過多位專家的眼?玉器如何作假?藍老如數家珍地介紹起來,「造假者會先用火燒新玉,造成玉石表面產生裂紋,然後殺一隻狗,把玉器放到狗肚子裡,在地裡埋一年;或者把羊的腿割開一條縫,把玉藏在裡頭縫上,一年後再拿出來,這塊玉就有了『血沁』。」藍老說,玉或瓷器在地下埋久了都會變軟,很容易吸收它接觸到的物質。所以也有很多造假者會先燒玉,再把棉花燒成灰,裹在玉外面,灰滲進裂縫,就有了古玉的模樣。
對於「金縷玉衣」,及另一個文物造假領域的笑話「漢代玉凳」,王更勝都深惡痛絕,「造假其實就是模仿,但也要尊重歷史、尊重藝術,這兩個就是憑空作假,漢代沒人坐在凳子上,都是席地而坐的,怎麼會有個玉凳子?這純粹是被利益驅動的拜金行為,對歷史太不負責了。」
萬能鑑定法:只要買家不貪心
傳奇很難複製,文物收藏學問很深
《十二生肖》中,外國文物造假者小心翼翼地將一副大師真跡揭成兩層,就能當做兩幅畫出售。對此技法,藍老笑稱,「我也能揭開。」據他介紹,能揭成兩層的字畫,必須本來就寫在2層的宣紙上,「第一層可以賣高價,但第二層的圖章和墨跡已經模糊了,價值有所損傷,價格不會像第一層那麼高。」
藍老還向記者透露了一招私家鑑定術:很多人做假字畫都是臨摹,比如「十」字,如果是真跡,那一橫一豎交叉的地方,墨跡必然比其他地方重,拿手電筒從背面照過來,能清晰看到不同;但如果是臨摹的贗品,造假者一般只是先描外框,再來填色,兩筆重合的地方墨跡並無特別。說到興起,藍老講了個段子,「張大千做假畫那是高手,抗戰期間,有個武漢藏家去重慶找張大千,回來後說:我再也不敢買字畫了,他那假的也做的太真了。」
真畫加假落款;假畫加真落款;用特殊印表機複印的書畫;以投影為中介,臨摹大師真跡……字畫界的造假手段,王更勝數不勝數。儘管贗品漫天飛,但王更勝認為,只要買家不貪,再高明的造假都沒用,「很多人受騙就是貪心,以為自己看本書、看點連續劇就都懂了,其實文物收藏的學問很深」。
從業50多年,藍老見過無數被騙的藏家,「青山有個藏家,買了一大屋子瓷器和罐子,找我去看,我看完就告訴他:你不要再搞了,吃虧吃大了。」
對於早年前有藏家百元買入、千萬元售出的傳奇故事,藍老和王更勝都表示,隨著市場越來越開放,信息越來越發達,老百姓「撿漏」的可能性已然很小,藍老更是篤定地說:「目前市面上99%的文物都是假的。」
古玩鑑定、交流請加hggsbm777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藝術品投資與收藏(微信公眾平臺:yszx00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