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子夫升皇后(從歌女到皇后卻在即將升為皇太后之際以悲劇結局)
2023-07-12 23:38:59 1
人年輕時,總是毫無所懼,但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覺得人生艱難,時時都有命運之神的巨手,從中撥弄。看不見、摸不著、逃不掉、也躲不過。
衛子夫在漢朝皇宮崛起,是傳奇性的,而凡是傳奇性的,也是命運性的。從一個女奴到皇后寶座,肯定有她的努力,但純靠努力也不行,必然也有許多不能預料又無法控制的因素介入。衛子夫溫柔敦厚,小心翼翼,無論性格和品德,都無懈可擊,可是正在她一帆風順,即將高升皇太后之際,卻又以意外的悲劇作為結局,使人不得不誠服命運的力量。
出生寒微,因光豔奪人的外貌被皇帝相中,帶回宮中,是幸運之神的眷顧,也是不幸運的開始
衛子夫初為平陽公主家奴,於公元前139年被劉徹從平陽公主府帶回宮中,卻被遺忘,再沒有受到召幸,一年後因宮中釋放宮女時主動請求出宮,才被劉徹記起,再被寵幸懷有身孕,寵愛有加,並封為夫人。帝王的寵愛如同六月天的暴雨,說來即來,說走便走。
因阿嬌皇后及館陶公主對衛子夫家人的出手,劉徹或許是對自身主權的宣誓,同時也是對館陶公主母女的反抗,衛子夫及家人因禍得福,劉徹召其兄衛長君加為侍中、其弟衛青為建章鑑,便有後來以衛青、霍去病為主導的衛氏外戚身著戎裝,揮師北上,憑藉著個人才賦及暴骨他鄉的決心在十數次出生入死之後身封萬戶而不息,為大漢朝譜寫出戎車七次出徵,北登闐顏山,六次深入匈奴,在祁連山設郡的赫赫戰功,基本瓦解了北方匈奴勢力,為解決漢朝邊患問題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績。衛氏一門亦獲以枝屬五人封侯的榮耀,更有姐姐做皇后,弟弟娶公主的富貴。
承寵十年後,因子而得後位,良好的德行和公正的處事,得禮遇與尊重
衛子夫深得寵愛,於139年進宮,歷經十一年,在公元前128年為劉徹生下第一位皇子時,被封為皇后,歷時三十八年。
在立為皇后的三十八年中,衛子夫將漢庭後宮管理得井井有條。在這三十八年中,史書記載中的漢宮不復有妒婦嬌女,更無因妃嬪相嫉引發的惡劣事件。
即使朱顏辭鏡色衰愛弛,衛子夫依然記著立後之時枚皋那篇勸誡之賦。再者衛子夫的弟弟衛青及外甥霍去病為漢武朝立下不世之功,威儀不泯,天下尊之。深曉月盈則虧,水滿則溢,盛極必衰道理的衛子夫寵辱不驚,憑藉著平衡的心態,良好的德行及公正的處事,使她在寵衰之後,在衛青、霍去病相繼離世之後的17年內依然能夠得到武帝的禮遇與尊重。
帝王情薄涼,猜忌多疑起巫蠱之禍,縱然謹小慎微,終被奸人害
或許當日的寵愛是政治需要,或許是後來的子夫已年老色衰,漢武帝劉徹晚年對皇后逐漸冷淡,寵幸年輕貌美的妃嬪,而太子據性格似母,仁慈謹慎,劉徹不喜;
武帝劉徹晚年對迷信痴迷,猜忌多疑,對江充等奸臣信任有加,因太子與江充馳道結隙,江充便在武帝面前對皇后、太子進行構陷,導致夫妻不和、父子反目。
衛子夫本不用死,公元前91年巫蠱禍起,為平復父子嫌隙,促進京城太平,賢良賢淑的品德讓她承擔了一切,終自縊於椒房殿,她知道謀反之後,即使不死,也難安後半生,與其苟且於人世,不如以一死換得清白。
大漢衛皇后,其傳奇的一生,從香淋淋的傳奇中開始,卻在血淋淋的冤案結束,令人惋惜!
《春宮曲》
唐代:王昌齡
昨夜風開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輪高。
平陽歌舞新承寵,簾外春寒賜錦袍。
#歷史##歷史上的##我要上 頭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