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者一號探測器發射過程(旅行者一號遭遇異常)
2023-07-05 18:09:35
說到「旅行者一號」,關心航天的人對它可是太熟悉了。它是人類迄今為止飛得最遠的太空飛行器,45年來共飛了233億公裡,目前正以第三宇宙速度,在太陽系的日球層頂中飛行,在2012年6月17日,NASA就已經宣布它離開了太陽系。
其實並沒有飛出太陽系
不過也有消息說,NASA官方的報導只是稱「旅行者一號」進入了恆星際空間,並沒有飛出太陽系,它真正飛出太陽系的時間,可能要5600多年,飛出太陽系的引力影響範圍,也就是奧爾特雲,則需要3萬年。而抵達比鄰星的時間,則需要73600年,反正我們所有人都看不見了。
日球層
不過,就在最近,NASA的科學家發現「旅行者一號」發生了一次匪夷所思的異常,就是它「姿態表達和控制系統」突然錯亂了,無法正確反映這個系統目前可能的狀態。奇怪的是,這個「錯誤」並沒有觸發探測器的保護機制,使其進入「安全模式」,且信號強度絲毫未減。也就是說,它的高增益天線指向依然是正確的,探測器本身並沒有發生故障。
旅行者一號
既然探測器本身沒有問題,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這樣的「錯亂」呢?即便是最頂尖的科學家也無法給出準確的解答,因為它所處的星際空間充滿了未知,或者是有違反我們人類已知的物理定律的存在,比如以前,我們也不知道暗物質。
星際空間有超出我們認知的東西
目前與「旅行者一號」類似的,還有比它先發射的「旅行者二號」,以及「先驅者10號」、已經自我毀滅的「卡西尼」號。而我國也計劃在2024年,用長徵五號發射「星際快車」IHP-1探測器,沿著「旅行者一號」的足跡,探測太陽系外層空間的秘密,它將是第6個離開太陽系的探測器。
「星際快車」IHP-1目前還沒有照片
根據媒體的報導,「星際快車」IHP-1將於2024年5月發射。2025年10月,它將返回地球附近,利用地球的引力彈弓進行重力助推,然後在2027年12月再次返回地球附近,進行另一次重力助推。而在2029年3月,探測器將飛越木星,飛往朝向日球層前端的軌道,並可能沿途觀察「半人馬」小行星或者柯伊伯帶天體,包括可能的「創神星」。到 2049年建國100周年的時候,探測器抵達距離地球85個天文單位的地方。
一種軌道方案
其實,「星際快車」IHP-1並不是唯一的存在,2025年或者2026年,我們還可能發射IHP-2探測器,再過幾年,還會發射第三個探測器,這樣就可以兵分三路,分別探測日球層的前端、尾部和北半部,研究與星際空間相比電離的異常宇宙射線,以幫助理解日球層運作的方式,同時還要探索行星際塵埃和星際介質。而這三個探測器,應該都是「核動力」的,因為太陽系外層空間接收到的陽光太少,傳統的太陽翼早已失去作用。
三個探測器的目的地
再聯繫到小行星、主帶彗星、木星系探測,以及載人登月、火星取樣返回,我們航天在厚積薄發之後,正在走向星辰大海。不過,我們的主要精力還是近地軌道航天應用、地球觀測,因為深空探測是夢想,而近地軌道和地球本身才是現實,現實的威脅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