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城市gdp預測(北方GDP失守別慌這些北方城市發展潛力)
2023-07-05 19:00:08 2
中新經緯客戶端消息:各城市經濟三季報已出爐,聽說「大南方時代」來了,北方完敗了?別慌,中新經緯客戶端也來捋一捋,這些北方城市發展潛力「槓槓的」。
北方全境失守?
最近,一篇名為《北方全境失守!中國正式進入「大南方時代」!》的文章犀利指出,「2020年三季度結束,中國GDP前十的城市,北方僅剩1個」「中國南強北弱的格局,已經基本成型」。
根據梳理,前三季度全國GDP排名前十城市分別為上海、北京、深圳、重慶、廣州、蘇州、成都、杭州、南京、武漢,其中北方城市僅北京一個。如此說來,北方真如文中所說全線潰敗了嗎?
從GDP角度來看,前三季度北方城市GDP前十名分別是北京、天津、青島、鄭州、濟南、西安、煙臺、徐州、唐山和大連。西安增速達4.5%,居全國GDP 50強城市第一。西藏自治區GDP達1308.32億元,同比增長6.3%,增速在31個省份中排名第一。從上半年GDP增速來看,西藏、新疆表現亮眼,甘肅、寧夏、青海均為正增長。
此外,前三季度北方城市GDP中的前四名已於2019年順利加入「萬億俱樂部」。緊隨其後的濟南和西安突破9000億元,妥妥成為萬億俱樂部後備軍。另據21世紀經濟報導統計,2019年,在全國12個人口低於300萬的中小城市(地級市)中,克拉瑪依人均GDP以21.04萬元居第一。據第一財經報導,瀋陽2019年人均消費29950元,人均GDP77777元,人均消費佔人均GDP的38.51%,在全國排名第三。
「不要盲目去對比。」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盤和林在接受中新經緯客戶端採訪時指出,城市之間不僅有GDP一個維度,各個城市要結合自己的資源做好文章。
民銀智庫宏觀區域研究團隊負責人應習文對中新經緯客戶端分析,北方地區特別是中原地區工業底子好,能源資源更為充沛,教育與科技資源也不差。
潛力股!這些城市被看好
事實上,北方城市在多領域都堪稱碩果纍纍,如2019年全國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區域在北京市西城區;省會城市中高新企業數量佔比最高的西安達84%,長春超過70%,哈爾濱、太原超過60%,蘭州超過50%;鄭州擁有電子信息、汽車及裝備製造兩個5000億級產業集群等。
中新經緯客戶端注意到,除北京、天津外,近年來鄭州、西安兩座北方城市還先後被定位為國家中心城市。
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發表示,相比沿海地區,中西部省會城市的首位度高,不僅體現在GDP方面,也包括在科教文化資源等方面,比如陝西省的大學主要集中在西安。
西安確實「給力」。從科研方面看,2019年,北京是唯一一個研發投入超2000億元的城市,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同樣位列全國城市第一。而西安研發經費雖僅為481.76億元,但研究與試驗發展(R&D)規模佔GDP的比重達到5.2%,僅次於北京的6.31%,科技實力和核心競爭力不可小覷。
從企業發展的角度看,據「西安發布」微信號數據顯示,新增初創企業20強城市中,西安穩居第一梯隊,達200萬家左右。從遷入企業2017-2019年的複合增長率來看,濟南、西安是「唯二」增速為正的城市,分別為31.2%、11.7%。值得一提的是,同為北方城市的烏魯木齊、伊犁分別位於榜單的第5名和第14名。
從產業優勢來看,作為網紅城市,西安已跨入全國文旅產業第一方陣。「西安、鄭州等地歷史文化古蹟較多,是一個亮點。」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蘇劍對中新經緯客戶端這樣表示。另據西安國家民用航天產業基地管委會主任牛愷介紹,西安還是國內唯一擁有航天系統完整產業鏈的城市。
鄭州也頗具產業優勢。鄭州市長王新偉指出,鄭州擁有電子信息、汽車及裝備製造兩個5000億級產業集群,智慧型手機產量約佔全國七分之一,速凍食品佔全國60%份額,客車銷量約佔全球七分之一,鄭州機場2小時航空圈覆蓋全國90%以上人口和市場。
河南大學經濟學院名譽院長耿明齋教授表示,鄭州是整個北方內陸地區最大的交通樞紐,擁有最廣闊的腹地,會帶動要素持續、大規模聚集以及城市規模的擴張。
在蘇劍看來,烏魯木齊也具備發展潛力,「一帶一路」或將使其受益。
北方城市如何加油幹?
那麼,北方城市還需從哪些方面發展?蘇劍指出,「最關鍵的還是營商環境」。應習文也認為,華北地區需要平衡好資源環境與經濟發展的關係,改善營商環境,發展數字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和彎道超車。
盤和林指出,北方城市應該面向技術創新,抓住數位化發展機遇。同時多做一些紮實的工作,穩固好現有的資源。不過,他也提到,滿足人民的幸福感才是最重要的目標。
「跟自己比有進步,然後跟同類城市比,還要看到城市發展的方向,我覺得滿足人們的幸福感,才是一個城市需要努力去做的。」盤和林這樣說。
來源:中新經緯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