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市內十大名勝古蹟(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23-07-05 19:39:20 49
#頭號周刊#
蘭州黃河鐵橋又名中山橋,位於蘭州市城關區白塔山下、靖遠路與南濱河路之間的黃河河面上。由美國橋梁公司設計,德國泰來洋行承建。
清光緒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開工,宣統元年(公元1909)年告竣。鐵橋建成後,陝甘總督升允撰文立碑,簡要記述了鐵橋修建的大致經過及其在西北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所發揮的重要作用,並在橋南牌樓上題寫了「第一橋」的橫額。對研究蘭州地區近現代歷史有一定的價值。
《創建蘭州黃河鐵橋碑記》立於橋北西側。通高2.4米,寬96釐米,共計15行,滿行56字,落款為「……升允撰文並書」,「大清宣統元年(公元1909年)仲夏之月吉旦」。碑文大致記述了鐵橋修建的緣起,必要性,建橋過程,耗資及修建此橋梁的意義等內容。常年受風雨侵蝕,字跡有輕微脫落。
中山橋是一座五孔下承式平行弦鋼桁橋,南北走向。橋身車道寬6米,兩側人行各道寬1.05米,橋面總寬8.46米,總長255.5米。由上部穿式鋼桁架和下部橋臺及4個重力式橋墩等兩大部分組成。上部作穿式鋼桁架,共計5跨,每跨間距49.5米。跨端上方加施拱形(原為梯形)鋼梁,用以增強並提高每跨桁架的整體性和荷載力。橋面鋪設木板,木板上鋪裝瀝清(原為木板橋面)。
橋緣裝有用角鐵和鋼管焊制的欄杆(原為木製)。下部南北兩岸的橋臺和4個重力式橋墩均用水泥和矩形石塊砌成。據文獻記載,中山橋橋墩的修建採用了當時先進的沉井技術,基礎一直下挖到了基巖,其中最深的距水面高6米。由於承建商當時無水文資料,對保固沒有把握,因此在建橋合同中限定該橋保固期為80年。
至今,該橋雖已過百年誕辰,但基本結構等仍保持完好。1993年被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原文來自《蘭州市博物館》
《隴原之聲》肖軍配圖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