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昌未來十年城市規劃(湖北宜昌成為三線城市)
2023-07-06 00:40:37
我國地大物博,幅員遼闊,有一個被稱為水電之都的城市,依山傍水,風景秀美,她就是湖北省宜昌市。宜昌依長江而建, 也是三峽大壩、葛洲壩等國家重要戰略設施所在地,被譽為「世界水電之都」。
宜昌是湖北最強的地級市之一,雖然處於湖北西部,表面上地處窮山惡水的鄂西,但是宜昌的經濟實力卻是非常的強大。在去年的2018年,宜昌市實現生產總值達到驚人的4064.18億元,這在中西部地級市當中是很高的,作為鄂西最強區域中心城市是當之無愧。雖然宜昌僅為三線城市,但是宜昌市一共五個市轄區,包含夷陵區、西陵區、伍家崗區、點軍區、猇亭區,這樣的大城區規模在湖北省內也是很靠前的,設城區數量是省內的前列。
宜昌既然被稱為「世界水電之都」,那麼很明顯的就是說明宜昌是山水之城,宜昌山水旅遊、人文旅遊資源十分的豐富。宜昌市境內有黃陵廟、白果樹瀑布、猇亭古戰場、葛洲壩工程、三國古戰場、玉泉寺等眾多歷史文化古蹟和風景名勝。宜昌還有一個特色的標籤,那就是「三國故地」,人們耳熟能詳的古典名著《三國演義》當中有三十六個故事發生在這裡。其實還有一個舉世聞名的文化名人:屈原,他的故裡也是在宜昌,目前境內還有屈原祠等歷史文化遺蹟。
宜昌人民因地制宜,靠山吃山,發展旅遊等現代服務業。據官方數據,近幾年宜昌接待遊客7738.2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869.3億元。一批精品民宿、自駕車房車露營地相繼建成。
目前,宜昌已然是鄂西綜合交通樞紐城市,擁有內河航運、鐵路、航空等大型樞紐站。宜昌市交通,建國前以水運為主,新中國成立後,國家大力發展鄂西交通條件,內河航運和鐵路協調發展,宜昌市目前已經形成了1條黃金水道(長江)、3條鐵路(焦柳、宜萬、漢宜)、5條高速(滬渝、荊宜、三峽翻壩、宜巴、保宜)和1個區域性機場(三峽機場)在宜昌交匯,水公鐵空立體交通網絡。
說到宜昌的水運,早在兩千年前就已經舉世聞名,可以說水運源遠流長,河流眾多,有著天然的航運條件,自古江河便為宜昌對外交流的主要通道。三峽大壩建成後,宜昌黃金水道成為一條連接重慶、湖北的水上高速公路,昔日的川鄂咽喉,成為承東啟西,國家東、西部交通的重要樞紐和通道。
宜昌現在最大的鐵路乘換中心就是宜昌東站,這座大型火車站總佔地面積1.6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2.3萬平方米 ,站臺規模達到5站臺9線。宜昌東站的建成,首先奠定了宜昌交通樞紐的地位,在宜昌境內將增強鐵水聯運、鐵公聯運等綜合運輸方式的銜接,進一步擴大宜昌在長江沿線的運輸能力,構建真正意義上的立體交通格局。宜昌東站帶動了整個市區東部的發展,令宜昌市中心區域向東擴展十餘公裡,所在的東區即伍家崗過去一直是全市的邊緣地區,當下這裡已是一個財富之地,越來越多的企業紛至沓來。
所以宜昌作為鄂西最強區域中心,鄂西都市一哥當之無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