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虛是一種美德作文500字
2023-07-06 01:48:17 3
導語: 謙虛是一種美德,是一種難能可貴的品德。
謙虛是一種美德作文
中國素稱「禮儀之邦」。「禮」作為一種具體的行為來講,就是指人們在待人接物時的文明舉止,也就是現在所說的禮貌。而禮貌的本質是表示對別人的尊重和友善,這種心理需求,是超越時代的,是永存的。然而,一個人如果只懂得禮貌的形式,卻沒有謙讓之心,那麼,他不會真正懂得禮貌。謙讓也是謙虛、平等的表現,是禮貌的重要內涵。
愛因斯坦是二十世紀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然而,就是像他這樣的偉人,還是在有生之年中不斷地學習、研究,活到老,學到老。有人去問愛因斯坦,說:「您可謂是物理學界空前絕後的人物了,何必還要孜孜不倦地學習呢?何不舒舒服服地休息呢?」愛因斯坦並沒有立即回答他這個問題,而是找來一支筆一張紙,在紙上畫上一個大圓和一個小圓,對那位年輕人說:「在目前的情況下,在物理學這個領域裡可能是我比你懂得略多一些。正如你所知的是這個小圓,我所知的是這個大圓,然而整個物理學知識是無邊無際的,對於小圓,它的周長小,即與不知領域的接觸面小,它感受到自己未知的東西少;而大圓與外界接觸的這一周長大,所以更感到自己未知的東西多,會更加努力地去探索。」
20世紀中國作家和文化先驅之一蔡元培先生曾有過這樣一件軼事:一次倫敦舉行中國名畫展,組委會派人去南京和上海監督選取博物院的名畫,蔡先生與林語堂都參與其事。法國漢學家伯系和自認是中國通,在巡行觀覽時滔滔不絕,不能自已。林語堂注意觀察蔡先生的表情,他不表示贊同或反對意見,只是客氣地低聲說:「是的,是的。」一臉平淡冷靜的樣子。後來伯希和若有所悟,閉口不言,面有懼色。林語堂後來在談到蔡元培先生時還就伯希和一事感嘆說:「這是中國人的涵養反映外國人賣弄的一幅絕妙圖畫。」
謙虛,不僅應成為一種學習態度,更應該成為一種做人原則,所謂「謙謙君子,溫潤如玉」是也。在《易經》六十四卦裡,再吉的卦也有不吉的爻,唯有「謙」卦六爻皆吉,這是為什麼呢?《易傳?謙?彖》對此有一個精妙的闡釋:「謙,尊而光,卑而不可逾。」把「卑而不可逾」譯成一句白話,那就是:謙虛,是不可戰勝的。
我們每個人都要塑造一種「虛懷若谷」的品質,都要有一種「謙虛謹慎、戒驕戒躁」的精神。用我們有限的生命時間去探求更多的知識空間吧!
謙虛是一種美德作文
有一句格言說的好:「謙受益,滿招損。」這句格言極其形象地闡明了謙虛這一美德的意義,可以作為我們每一個人的座右銘。
英國哲學家丁尼生曾經說過:「真正的謙虛是最崇高的美德,是一切美德之母。」奧地利詩人裡爾克在談到著名雕塑家羅丹的時候,曾經說過一句名言:「榮譽畢竟是一切誤解的總和。」這句話恰如其分地指出了羅丹的人生信條:永不滿足。
謙虛是進步的基石。世界上有虛懷若谷的求知者,卻沒有狂妄自大的成功者,可見驕傲和自滿是事業成功的大敵。有人打了一個極為形象的比喻:求知的人就象是一個永遠也裝不滿的容器,正因為有著許許多多的空缺,才促使他不斷求知,不斷奮鬥,不斷前進。古希臘被譽為「智者之尊」的蘇格拉底曾經說過一句極為精闢的話,他說:「我之所以有智慧,不是因為我更看中自己的長處,而是能夠意識到自己的不足。」
有人說:現代社會裡強調競爭與自我表現,謙虛已經過時,謙虛就是虛偽的代名詞。其實二者之間有著本質的區別,謙虛是只虛心,永不自滿,並肯於接受別人的批評,而虛偽則是故意隱瞞事情的真相,為達到某種自私目的而採取的一種欺騙手段,即使是最微不足道的虛偽,與真正的謙虛也截然不同。謙虛是建立在利他主義之上的一種美德,是虛心和謙讓相結合的一種行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無論任何時候,謙虛都是一個人應當堅持的操守,應該遵循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