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建設國際消費城市9大項目(扭住商圈建設不放鬆)
2023-07-05 14:08:12 2
封面新聞記者 李茂佳 實習生 邱梅芳 王丹妮
5月3日上午9點,重慶。
位於渝中區龍湖時代天街A館附近的「花植研究院」準時開門。10分鐘後,店裡迎來了首位客人。隨後,陸續有客人進進出出,整個上午,店主陸宛都在忙碌中度過。
2021年,陸宛決定自己開家花店。經過綜合考量,她把店址選在了時代天街A館旁的露天場地。
事實證明,陸宛的選擇並沒有錯,「現在我這個10來平方米的小店,每個月的銷售額有10萬元左右,今年五一同樣生意挺紅火的。」
不止陸宛的花店生意好,整個「五一」期間,時代天街內絕大多數店鋪的銷售又上了一個臺階。
據重慶市商務委統計,今年「五一」期間,以時代天街為「龍頭」的渝中區大坪——石油路商圈日均人流量達30萬人次。另據百度地圖發布的2022年「五一」出行大數據顯示,這個假期,全國客流指數排名前10的購物中心中,時代天街位列第2。
商圈,一向被看作是承載重慶消費的主陣地,同樣,在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過程中,商圈依舊被賦予了重任。重慶正通過改造升級、大力引進首店經濟、做優夜經濟等舉措,提速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標誌性商圈。
重慶提速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標誌性商圈
造商圈與升級商圈並重
時代天街的崛起,是重慶「造商圈」的一個縮影。
10年前,時代天街所處的渝中區大坪、石油路一帶,還只是一個留不住人的交通通道,最聚人氣的商業場所是利用過街地下通道改造成的地下商場。擴音器叫賣的,無非就是通訊、數碼和低端服裝商品。
時代天街落子後,大坪——石油路的商業格局一下子被打開,60萬平方米的商業,蘊含著強大的消費力,甚至可以說,時代天街憑藉一己之力,生生為渝中區造出一個新商圈。
據悉,大坪——石油路商圈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從2013年的61億元,提升到了2020年的180億。隨著商圈人氣旺盛,區內的交通配套、市政設施和商業環境都得到了顯著提升。
如今,時代天街的商業脈搏仍強有力地跳動著,其商業版圖延伸至旁邊40萬平方米的寫字樓和創意SOHO,現在它們有了另外的名字:渝中現代服務產業園。
截至2020年12月,時代天街塔樓已入駐商家4670戶,涵蓋電子科技、房產建築、醫療健康、網際網路運營等業態,類型多,種類豐富。
同樣的變化還出現在重慶另一個老城區——九龍坡。
「一個大轉盤,幾條馬路分別通向大坪、大渡口和石橋鋪」,這是老九龍坡人對楊家坪的記憶。傳統老工業區,商業體系單薄,業態檔次不高曾經是楊家坪商圈的標籤。
而萬象城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切,35萬平方米的建築體量,憑藉高標準的設計理念、豐富的業態組合,徹底改變原建設廠一帶的城市形象,重塑了楊家坪商圈的商業格局。
重慶萬象城
連續數年,萬象城的零售額在重慶商業市場排名位列前三甲。2021年上半年,萬象城銷售額28.6億元,同比增長110%,居重慶各商業體第一。
時代天街「造出」大坪——石油路商圈,萬象城推動楊家坪商圈升級,能有這樣的變化得益於重慶持續對商圈建設的重視。
近年來,重慶市上下整體聯動,著力打造中心城區核心商圈、拓展建設新興商圈、輻射優化區縣城市商圈。
具體來說,支持在重點商圈集聚發展體驗式商業、高端商務、總部金融、文化創意等產業,加快發展運動、潮流、休閒等主題商業。
鼓勵傳統門店向體驗店、跨界店、概念店、全品類店轉型,推動線上線下融合發展,不斷提升消費能級和水平。
2020年,重慶各大商圈基本實現了吃住行、遊購娛全業態發展,區域內商家線上線下融合度達80%以上,對商業知名品牌的集聚度達90%以上,成為城市商業最繁華的地帶。
截至2020年底,重慶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在100億元以上的商圈達12個,中央商務區及城市商圈社零總額在全市佔比超過60%。
2021年,重慶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967.7億元,增速比全國高6個百分點,列全國第3位。
多項「給力」政策助力商圈再升級
2021年7月,國務院批准重慶等五座城市率先開展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為重慶商圈建設帶來了新的機遇。
同年10月,《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發布,賦予了重慶「打造世界知名商圈」的使命。
其後的11月,重慶市政府印發《重慶市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建成2個世界級商圈、10個高品質商圈、100個特色名街名鎮和若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集聚區。
這2個世界級的商圈,一個是重慶商業的門面——解放碑商圈,另一個是人氣最旺、消費最活躍的觀音橋商圈。
按照規劃,解放碑商圈會「擴展」為解放碑——朝天門商圈,坐落於重慶母城——渝中區最核心區域。渝中區商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儘管經過二十餘年發展,解放碑——朝天門商圈如今已成為年均人流量破億的國內知名商圈,但依然有提升空間。渝中區將實施「規劃引領、空間優化」等九大任務,把解放碑——朝天門商圈建設成為具有高度國際認同感和本地歸屬感的總部經濟集聚地、國際消費目的地、巴蜀文化體驗地、對外交往承載地。
解放碑—朝天門商圈
解放碑——朝天門商圈要達成的目標是,力爭到2025年,匯集500個國際知名品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突破1000億元。
而觀音橋商圈則將持續推動商旅文融合發展,使得商業經濟基礎更穩固,增添上建成世界知名商圈的強勁底色。
觀音橋商圈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到2025年,觀音橋商圈面積由1.5平方公裡拓展至3平方公裡,深化形成國際頂級品牌集聚、業態多元融合、場景化消費優勢突出、城市風貌美觀現代的發展格局;到2035年,再擴展至6.8平方公裡,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核心窗口和國際知名商圈。
重慶觀音橋商圈
更多首店入駐商圈抬升消費檔次
有了商圈「做骨架」,如何豐滿內在「血肉」?重慶把「切口」錨定為「首店經濟」。
知名財經觀察員周遠徵表示,重慶通過大力發展「首店經濟」,對於加快聚集優質旅遊消費資源、豐富消費場景、推動消費升級,以及增強海內外消費者的吸引力等,都將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相信更多的首店進入後,重慶這座工業特徵濃厚的城市會變得更有商業味,乃至更具國際範。」
事實上,在打造首店經濟方面,重慶各大商圈也在持續加碼,捷報頻傳。
萬象城將路易威登(LV)、愛馬仕(HERMÈS)、普拉達(PRADA)、卡地亞(Cartier)等頂級國際品牌陸續帶入重慶市場,現在已擁有86家國際一線品牌。
2022年一季度,解放碑——朝天門商圈已經陸續亮相15個首店首牌。下半年,在時代天街E館、陸海國際中心等新增商業項目內,新添蔦屋書店、黑洞(Haydon)等一眾品牌,使得渝中區在年內最少再增加50家首店品牌。
觀音橋商圈目前1.5平方公裡核心區內聚集了近20個全球頂級奢侈品牌,100餘個國際高端奢侈品牌,300餘個大眾潮流品牌,近200個區域首店、旗艦店。
2021年,觀音橋商圈引進首店60餘個,佔重慶全市增量近三成。2022年第一季度,又引進了巴爾曼(Balmain)等9家區域首店、旗艦店。
數據顯示,2021年重慶引進203家首店,同比增長20%,其中全國首店12家、西南首店16家。
而從支持首店經濟發展層面,重慶相關方面加大了獎勵力度——
對國內外知名商業品牌企業在渝開設亞洲首店、中國(內地)首店、西南首店、重慶首店,擇優按照不超過投資額40%、最高不超過100萬元的標準給予資金獎勵。對在重慶中心城區新開業且經營面積達3000平方米的商業品牌亞洲旗艦店、中國(內地)旗艦店、西南旗艦店、重慶旗艦店,擇優給予最高不超過100萬元資金獎勵。
周遠徵建議,重慶在首店經濟的過程中,可以有重點、有突破形成獨特優勢,同時標準化與靈活性相結合,讓重慶成為一座獨具特色、兼容並包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比如引進首店過程中,可以標準化評價何為可以獲得補貼的知名品牌。同時,目前各類潮牌,新興品牌在不斷出現,一些新銳、有增長潛力的品牌也應該納入補貼範圍。」周遠徵說。
他還特別指出,重慶除了注重引進歐美大牌外,還可以結合陸海新通道的發展,深入發掘一些東南亞品牌,使之成為加強重慶與東南亞經濟聯繫的重要抓手,甚至推動重慶成為東南亞品牌在中國的第一聚居地。
「不夜重慶」已成城市新名片
街道兩邊,霓虹燈五彩繽紛;街邊的小吃攤上,烤肉飄香;路邊的舞臺上,藝人唱著歌;酒吧裡,人頭攢動……夜幕降臨,觀音橋九街變得比白天更熱鬧,人們從四面八方湧來,絡繹不絕。
作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的另一載體,重慶把夜間消費從「配角」提升為「主角」,構築出從白天到夜晚的持續消費場景。
幾年前,九街這片0.7平方公裡的土地上,還多見爛尾樓、閒置樓、舊庫房。如今,這裡已「變身」為都市文化旅遊特色街區和重慶夜間經濟「名片」,整個街區匯集了國內知名品牌和商家近千家、個體工商戶近1500戶,日均人流量超10萬人次。
近年來,重慶陸續建成市級夜市街區30多條,建成一批夜間經濟集聚地,夜間經濟繁榮景象持久不衰。
據調查,重慶城市消費60%發生在夜間,大商場晚上6點到10點的銷售額全天佔比達60%左右,夜間經濟對城市經濟的拉動作用逐年上升。
至今,重慶已連續舉辦四屆「夜市文化節」,升級舉辦兩屆「不夜重慶生活節」,持續打造「不夜重慶」城市品牌,展示重慶味、國際範的夜間經濟獨特魅力。
2021不夜重慶生活節
其中,2021不夜重慶生活節歷時三個月,整合全市商圈、商業綜合體、夜市街區及商家等資源,推出190餘場夜間特色主題活動,吸引5400萬餘人次參與,各類夜間促銷活動實現銷售額近150億元。
「做優『夜經濟』,對於拉動重慶消費具有重要意義。」重慶市商務委副主任彭和良表示,近年來,重慶在打造「重慶味,國際範的不夜城」,在功能配套、政策扶持、優化營商環境等方面,支持和升級夜經濟發展。
截至目前,重慶全市夜間文化和旅遊消費以集聚區為陣地,已形成了「夜遊、夜景、夜秀、夜讀、夜市、夜娛、夜養」等「七個夜」的豐富產品體系。
未來5年,重慶將從加強夜間經濟規劃布局、建設多元化夜間消費場所、培育豐富夜生活業態、打造夜間消費品牌、推動夜間經濟創新升級發展、完善夜間經濟功能配套等6個方面予以推進,加快夜間經濟發展。
到2025年,重慶夜間經濟佔城市消費比重逐年提高,基本形成商旅文體融合的「1 10 N」夜間經濟發展格局,其中「1」指依託「兩江四岸」核心區基本建成全市夜間經濟核心區;「10」指在全市成功創建10個高品質夜間經濟示範區;「N」指在各區縣均建成夜間經濟集聚區。
「重慶通過紮實推進商圈提檔升級,大力發展首店經濟、夜間經濟,商業活躍度正持續提升。」重慶市商務委副主任彭和良如是說。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ihxdsb,3386405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