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之鄉和風水之都 閬中古城
2023-07-05 23:03:08 1
上下五千年的泱泱中華文明,孕育出數也數不清的文化瑰寶,遼闊的中華大地上那一座座歷史悠久而底蘊豐厚的古城,就是數千年光輝歲月留給炎黃子孫的珍貴遺產。那麼就讓城市文化為你介紹中國四大古城之一,閬中古城。
位於四川盆地東北緣,自古為巴蜀軍事重鎮的閬中,物華天寶,文化厚重,是有著五千年歷史的文化古城。閬,音làng,《說文解字》解釋:「閬,門高也」,閬中四面山形如高山,故名閬山,嘉陵江流經閬山,故名閬水,城在閬山閬水中,故名「閬中」。
閬中,史載為華胥故裡,商為巴方,周為巴子國都,秦置閬中縣,建制史迄今達2300多年。歷代均於此設郡、州、府、道、軍治所,為川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風水之都
閬中古城的建築風格體現了中國古代的居住風水觀,棋盤式的古城格局,融南北風格於一體的建築群,形成「半珠式」、「品」字型、「多」字型等風格迥異的建築群體,是中國古代建城選址「天人合一」完備的典型範例。
閬中古城立於山環水繞的穴場吉地,其建築布局,也嚴格遵循風水穴法規劃布局。閬中山環水繞而擇定的城市中心,建有中天樓,以應風水「天心十道」之喻。城內其餘街巷,均以中天樓為核心,以十字大街為主幹,層層展開,布若棋局。
古城各街巷取向無論東西、南北,多與遠山朝對,古城中大量的民居院落上千座,主要為明清建築,歇山單簷式木質穿鬥結構,鱗次櫛比,青瓦粉牆,雕花門窗。院落或坐北朝南,坐東朝西,以納光避寒;或靠山面水,接水迎山,以藏風聚氣。
春節文化之鄉
閬中是西漢著名天文歷算學家落下閎的誕生地。落下閎創製《太初曆》,科學地確立了以正月初一為歲首的日曆制度,並以立法形式將其固定下來,由此有了現在的春節。
在閬中,落下閎被人們尊為「春節先聖」、「春節老人」。而在閬中當地也有著獨特而豐富的春節民俗,被民俗專家稱為中國春節文化的源頭,也成為人們體驗中國傳統春節的絕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