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地書:給爸媽的一封信
2023-07-26 23:03:08 1
親愛的爸爸媽媽:
您們好!
我到達中國南極中山站已經半個月了,現在逐漸適應了極地的工作和生活,請二老放心。這個季節,長沙的天氣應該又冷又乾燥,爸爸您要注意血壓的波動。媽媽您做家務時,記得戴上手套,一想到您被涼水浸得粗糙乾裂的雙手,就特別心疼!
我特別感激一年前你們支持我報考南開大學博士生。到了南開園,拜在環科院祝凌燕教授門下,我幸運地結識了中國極地研究中心的蔡明紅研究員,也榮幸地成為了一名中國第32次南極科學考察隊隊員。
11月7日,「雪龍」號船從上海出發,媽媽您站在碼頭上,揮手相送,哽咽的聲音通過電波傳到我的耳中,我的眼眶也溼潤了。船緩緩的移動,您在我的視線中漸漸模糊,那時才真切感受到:媽媽,我是真的捨不得您啊!這一去5個多月,不能在身邊孝敬你們了。古話說,忠孝不能兩全,那我就把對家的思念,轉化成專心工作的動力,希望向祖國,給二老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從上海出發,「雪龍」號船載著我們140多名隊員日夜兼程,乘風破浪,跨越赤道,橫穿「魔鬼」西風帶,經過27天的海上航行,順利抵達南極中山站附近。依託「雪龍」號船上先進的氣象保障條件,穿越傳說中波譎雲詭的西風帶時,似乎沒有像老隊員描述的那麼驚心動魄。
海上航行時我們很少與外界聯繫,謝謝國內的同事通過海信通定期告訴我國內外發生的新聞大事,讓我的生活沒有那麼枯燥。晚霞下的波光粼粼、迎風翱翔的海鳥、憨態可掬的企鵝、海豹……這些在平日無法欣賞到的美景,現在都盡收眼底,為我們的航行生活增色添彩。
最珍貴的是,在這裡我結識了一群可敬可愛的隊友。通過默契地合作,我們克服多重困難,完成考察任務。一次,我獨自一人站在船舷採集水樣,來自極地中心的藍木盛不顧船身顛簸,衝上前來,幫我拽起那個搖搖欲墜的水桶,當時一股暖流湧上心頭。我離開「雪龍」號船,準備前往中山站進行下一階段的科考工作,大洋隊的隊友來到直升機坪給我送行。大家深情話別,依依不捨。透過飛機舷窗,我舉手向他們揮別,心裡默默地祝福他們即將繞南極一圈的航行一帆風順。
對了,我們還一起在「雪龍最強音」的舞臺上盡情歌唱。「我的老父親,我最疼愛的人。」這首劉和剛的《父親》是爸爸您在單位歌詠比賽時的參賽歌曲,我也情不自禁選中了這首歌,作為在比賽時的演唱曲目,我希望通過這首歌,表達對您的思念和祝福。
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爸爸媽媽,今天兒子站在世界的最南端——中國南極中山站,向你們報平安,也祝你們健康平安!
兒:向前寫於中國南極中山站
20XX年XX月X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