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時一個營有多少人(抗戰時期一個騎兵營有多少人)
2023-07-26 20:06:00 1
眾所周知,騎兵一直軍隊中很重要的兵種,狹義的騎兵指的就是傳統騎馬作戰的兵種,而廣義上的騎兵指的是士兵騎著各種動物進行,比如:騎老虎,大象,熊貓,野豬作戰都算是騎兵,現代騎兵分為陸騎兵(搭乘各種機械化步兵戰車作戰的步兵),陸騎兵(搭乘各種軍艦作戰的步兵),空騎兵(搭乘直升機作戰的步兵)。
本文主要給大家講講傳統的騎兵。
傳統騎兵就是身披盔甲,手持大刀長矛騎馬作戰的重騎兵,後來隨著現在火器的發展,特別是馬克沁機槍的發明,騎兵的正面對抗的能力就此被擊潰,但是騎兵慢慢形成了以輕騎兵與龍騎兵兩種發展方向。
輕騎兵自然屬於輕裝作戰,主要負責搜索,偵查 ,堵截,包抄,追擊,增援,巡邏等。輕騎兵可以配置馬刀進行砍殺,同時也會配置手槍和步槍進行馬上射擊。
龍騎兵屬於步兵騎馬到達目的地,然後下馬進行戰鬥。馬只是步兵的搭載工具,因此龍騎兵可以利用馬拉動重機槍與重型火炮,這樣就能讓這些重武器能有更大的機動性。
德軍騎兵大隊(營級)編制
騎兵大隊下轄3個騎兵中隊(編制177人),1個機槍中隊(編制190人),1個迫擊炮中隊(編制231人),整個騎兵大隊算上大隊本部及通信排共計1062人。
蘇軍騎兵大隊(營級)編制
騎兵大隊下轄4個馬刀中隊(編制170人),76mm炮兵中隊(編制170人),45mm高射炮(編制85人),82mm迫擊炮中隊(編制113人),通信排(編制38人),工兵排(編制23人),防化排(編制14人),勤務分隊(編制50人),整個騎兵大隊共計1103人。
日軍騎兵大隊(營級)編制
騎兵大隊下轄2個騎兵中隊(編制144人)與1個機槍小隊,總計340人。
北洋時期騎兵營編制
騎兵營下轄4個騎兵連,每個騎兵連下轄2個騎兵排,每個騎兵排下轄2個騎兵班,每個騎兵班14人,整個騎兵營戰鬥人員224人,勤雜兵49人.備補兵27人,總計300人,戰馬264匹.
國軍騎兵編制
1930年國軍整編,其中騎兵方面除了專業的騎兵軍,騎兵師之外,每個師下轄1個騎兵 連,騎兵連編制下轄4排,每個排3班,每排除乘馬之外另有3匹馬馱彈藥。整個騎兵連共計240人,馬267匹(乘馬234匹,馱馬33匹),騎槍173支,輕機槍12挺,擲彈筒12具。
相信看到這裡的朋友都看懂了,同樣是騎兵差距是很大的,蘇軍與德軍的騎兵大隊都已經配置重機槍,重炮等重武器,編制人數都達到步兵團級人數了。北洋時期騎兵營就真是純騎兵,而日軍騎兵大隊已經開始配置重機槍,國軍騎兵連編制內已經配置了輕機槍與擲彈筒,相對而言國軍騎兵連戰鬥力還是可以的,但是能達標的並沒有多少。
《亮劍》中的李雲龍繳獲的騎兵營應該是北洋時期騎兵營編制,偽軍人數滿編300人,戰馬264匹,後來386旅的旅長就打電話要去了2個連的馬匹與裝備,李雲龍的騎兵連實際 只有戰馬90匹不到。
旅長要走的2個連的戰馬也算幫了李雲龍一個大忙,因為李雲龍的獨立團根本養不起200多匹戰馬。因為戰馬不能餵草料,得騎兵餵糧食跟鹽巴,不然掉膘,很快就會失去戰鬥力。1個騎兵連的費用,夠養好幾個營的步兵。李雲龍要是敢養一個騎兵營,他整個團的人都沒得飯吃了。
隨著毒氣在現代戰爭中使用,騎兵慢慢退出的歷史舞臺,但並不能說騎兵在現代戰爭一無是處,騎兵的高機動性以及對地形與道路狀況要求不高,自然也有著自己的優勢。二戰中就出現過不少德國坦克部隊陷入泥地被蘇軍騎兵殲滅的戰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