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四個小男孩友誼的美國電影(電影分享015穿條紋睡衣的男孩男孩的美好童年)
2023-07-16 02:40:13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2008年,劇情片。
導演,馬克·赫爾曼 Mark·Herman,美國導演。這部電影是我接觸到這位導演的第一部作品。在創作出這部電影之前,馬克擅長於執導喜劇電影,獲得過東京電影節獎、戈雅獎、亞歷山大柯達獎等。
(以下內容涉及劇透,請謹慎觀看)
一群小男孩放學後在大街上自由的奔跑,無憂無慮。同時,在大街上,德國人也在把猶太人驅趕上車,猶他人帶著一臉的不情願,卻又無可奈何。布魯諾回到家,發現軍官父親升官,一家人也在即將離開,搬到另外一個地方生活。搬到新家後,布魯諾發現了一處農莊,那裡有著一群穿著條紋睡衣的人在終日勞作,布魯諾對農莊、對這群人產生了好奇。恰巧,布魯諾家中也有一位這樣的人。
由於新家附近沒有同伴,布魯諾的生活過得非常枯燥無聊。一天,布魯諾想要去後院探險,卻被母親嚴令禁止。無聊的布魯諾想要做一個鞦韆,於是家裡的士兵命令家裡的穿條紋睡衣的人帶領布魯諾走向了後院,打開了布魯諾的新天地。在鞦韆做好後,布魯諾意外跌倒。家裡的穿條紋睡衣的人——帕維爾救了布魯諾,並替他包紮。
在這之後,布魯諾找準機會,開始了自己的探險,並越走越遠。慢慢地,布魯諾來到了農莊的邊緣。這個農莊被電網包裹,讓人無法逃脫。在這裡,布魯諾結識了一位新朋友——希穆爾。希穆爾正是穿條紋睡衣的男孩。不知為何,希穆爾總是很餓,並且精神萎靡,家人也常常失蹤。不久後,布魯諾家裡來了一位家庭教師,教導布魯諾和他的姐姐。在這位教師的教導下,布魯諾的姐姐開始不再喜歡玩偶,開始崇拜希特勒。布魯諾也開始慢慢對周邊的事物、對猶太人有了初步的認識。
隨著時間流逝,布魯諾母親慢慢發現,這個地方並不適合孩子的成長,並多次和布魯諾父親爭吵。在家庭聚餐中,帕維爾意外打翻父親副官的酒杯,而被痛揍一頓。布魯諾目睹了這一切,開始慢慢對家裡的一切感到恐懼。一天,布魯諾發現希穆爾在自己家中,並給了希穆爾麵包吃,卻被副官抓住,情急之下,布魯諾出賣了希穆爾,說自己並不認識希穆爾,並且是他自己偷拿麵包的。就這樣,希穆爾也被痛揍一頓。一天,布魯諾偷偷看到了納粹軍官父親在觀看的勞動營宣傳視頻,認為勞動營待遇不錯,暫時完成了和父親的和解。
電影分享015丨穿條紋睡衣的男孩丨納粹男孩的美好童年,即是他人地獄
一連幾天,希穆爾都沒有出現。期間,布魯諾參加了自己奶奶的葬禮,父親和母親卻在爭吵。原來,奶奶也是猶太人,母親在受不了這一切之後,決定搬家。這時,希穆爾和布魯諾相遇,並表示自己的父親不見了,為了幫助希穆爾找到自己的父親,布魯諾偷偷潛入了勞動營。在這之後,布魯諾才發現這和自己想像之中的勞動營完全不一樣。就在這時,布魯諾和希穆爾所在的房間的所有人都被趕出來,走進了洗澡間。另一邊,軍官父親一家發現布魯諾不見了,最後在勞動營找到了布魯諾的蹤跡,卻為時已晚。布魯諾再也做不出回應,只留下滿房間的條紋睡衣。電影結束。
印象最深刻的幾個點
一是拍的德國背景、德國故事,演員的英語相當正宗,用詞相當通俗易懂,個人感覺多少有點違和。
二是整個畫面乾淨漂亮,就是充滿了童年回憶的風格。然而到了最後一段的時候,節奏猛然加快,配合配樂,把人的情緒一下抓起來,久久不能平息。
三是對德國納粹的控訴。電影中對納粹的直接描寫並不多,但也能管中窺豹,看出當時高度緊張的局勢。
四是部分內容不能深思,會有bug。比如希穆爾和布魯諾相交這麼久都沒人發現,一個8歲的小男孩簡簡單單就溜進了集中營,槽點滿滿呀。
五是他們那個時候住的房子設計感就這麼強了嗎?放在現在也完全不過時啊。
一點自己的迷思
在看電影簡介之前,僅僅憑著電影名字和海報,我會以為是青春傷痛文藝類電影。沒想到是反戰的。其實這段時間我有瀏覽到一些內容,是說猶太這個流浪千年的民族被屠殺是值得的,猶太被人厭惡是有原因的等等。還有的說辛德勒的名單原型,晚年窮困潦倒,卻沒有一位當年被救的猶太人幫助,猶太人的本性可見一斑。一方面要警惕,另一方面也要反思,這是一個難以回答的問題。
但是單就猶太人被屠殺這一話題,國際聲量不小,這和現在金融、傳媒巨頭都有猶太血統是否有關呢?和戰後利益分配又有沒有關係呢?遠東戰場上,中國人民被屠殺的也不少吧?為什麼至今都沒有擁有世界影響力的作品呢?或許該思考的不僅僅是我們內部原因,也有外部的原因。
對於這樣的話題,我是沒有資格討論的。我想說的只有無論大是大非,我們談論起來似乎都很容易。納粹德國時期,屠殺猶太是政治正確,現在黑命貴是政治正確。我們所謂的大是大非觀,都是被人操縱的罷了。如果具體到個人,施加情感好像就容易很多,也就變得更沉浸、更代入、更加感性。在沒有觸犯到自己的核心利益的時候,我們去評判總是那麼容易,那麼簡單。一旦牽扯到自己,就開始變得錙銖必較,難捨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