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能夠讓你徹底宣洩的電影(教我們學會了告別)
2023-07-16 00:45:02
《汙泥》,也叫《密西西比河上的瑪德》。
《汙泥》呈現了兩個男孩的成長往事。14歲的小男孩埃利斯(就是後來《頭號玩家》的男主)與父母住在阿肯色州一條河流沿岸的臨時船屋中。一天早上,他偷偷溜出來去找好友奈克伯恩。奈克伯恩與叔叔蓋倫住在一起,叔叔與埃利斯的父親一樣,他們生活非常窮困,生計全靠潛水捉牡蠣才能勉強維持生計。
在這個悠閒的夏天,兩個無所事事的男孩駕船前往密西西比河上的一個島嶼探險。他們在那裡找到了奈克伯恩的叔叔曾提到的一艘廢棄的船,它由於某一次上漲的洪水而高懸在樹枝頂端。他們爬上樹後發現,船內有新鮮的食物和骯髒的雜質。他們意識到自己不是唯一發現船的人,便決定離開。快到岸邊的時候,他們在沙灘上看到了與船內相同的腳印,由此認識了瑪德(大帥哥馬修·麥康納飾,演個流浪漢都那麼性感)。這個渾身泥土、口舌如簧的男人很快成為了他們的朋友。他們了解到馬德無望的愛情故事——他如何迷戀著青梅竹馬的女友朱尼珀(演《律政俏佳人》的那位)。兩個男孩想要幫馬德追回戀人,後來卻發現瑪德隱藏了不可告人的秘密,背後的危險也開始朝著他們襲來...
就是她,那個喜歡瑪德,但控制不住自己去接觸別的男人的女人
故事的最後,小男孩埃利斯在瑪德的影響下,更加清楚了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男人。而那個像彼得潘一樣,不願意長大的這個老男孩瑪德,通過與小男孩埃利斯的心靈互動,也終於放下了折磨他的執念,成為了養父老特工希望自己變成的男人模樣。
《汙泥》的敘事節奏非常舒緩,甚至可以說是慢的誇張。當然慢有慢的好處,整部影片最後的氣質像極了電影裡的那條大河,舒緩且愜意的流淌於觀眾眼前。大家都知道這種節奏肯定是導演有意為之,因為導演都是這樣,講好一個故事只是基礎,但他們從來都不滿足於只講一個故事!
導演們都是有情結的,這點從《汙泥》的配角裡就可以看出一二。《汙泥》的配角都很出彩,這裡要特別提及一個角色:幼子被殺的黑幫老大,一個老派的社會人。這個人物雖然出場時間很短,但卻令人印象深刻。故事中他來到了殺人兇手(就是名字像髒話的--瑪德...)藏身的鎮上,但他沒有急於去復仇,而是讓所有兄弟圍聚在一起,很有儀式感的朗誦了一段禱告,宣告自己的復仇合情合理。這個橋段,讓觀眾清楚了他是一個很尊重秩序的人,做事講究無愧於心。但真正讓這個人物得到升華的情節,影片最後,電話鈴聲響起,他拿起電話,得知為小兒子報仇的大兒子也被人殺掉(沒錯,還是名字像髒話的--瑪德),他只是吸了一口氣,然後平靜的掛掉了電話。這個情節設計的非常巧妙,像他這樣的人,一個上了年紀的社會大哥,自然早就做好壞結果的準備,這麼多年一直在道上混,知道出來做這種營生,不可能只是自己佔便宜的,所以當他在電話中聽到的是噩耗,仍然可以很平靜。這裡,使角色形象變得更加豐滿,同時,也讓人物更具有老派的魅力。
見微知著。
這個故事裡的人啊,都是那麼的不合時宜。抓著舊情不忘的瑪德,住在河邊的老特工,堅持捕魚為生的父親和叔叔,他們都是屬於密西西比河上的舊景,就像要被政府拆掉的魚屋。時代終究變了,物是人非,那些充滿魅力但是已經不合時宜的事物,終將慢慢消逝。
那個夏天過得好慢啊,慶幸的是我們都不虛此行,在密西西比的河邊,我們都變成了更自洽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