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城市駕駛感受(這樣開車你禮貌嗎)
2023-07-15 18:06:40 2
坦克城市駕駛感受?體驗官手記:文明禮讓不是哪一方的責任,說到底就是多為別人考慮,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於坦克城市駕駛感受?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坦克城市駕駛感受
體驗官手記:文明禮讓不是哪一方的責任,說到底就是多為別人考慮
你們發現沒有?最近一段時間,在北京,行人、非機動車過馬路比以前「輕鬆」了很多。見到有人通行,機動車基本上都會在斑馬線前「剎」一腳,靜待行人通過。
這樣的改變都源自於交管部門的一系列實際行動。
8月3日,北京交警發布消息稱,為加強路口交通秩序管理,交管部門將以「機動車禮讓斑馬線」為切入點,在現場執法的同時,啟用「電子警察」記錄抓拍「未停車讓行」違法行為。警方同時宣布新增設了一批交通技術監控設備,其中217處路口的「電子警察」已升級增加記錄抓拍機動車「遇行人通過人行橫道未停車讓行」交通違法行為的功能。
這意味著「機動車禮讓斑馬線」在北京將正式進入實際執法層面,但仍有不少人對於如何禮讓似乎並不清楚。
因此,北京交警在此次官宣的同時,還發布了一組動圖,以更加直觀的形式向社會公示「什麼是不禮讓斑馬線」,還展示了不同情形下正確的禮讓方式,讓不少網友為之點讚。
如果僅從這樣的角度來看,禮讓斑馬線並不難,關鍵就在於自己的個人意願。
「我知道怎麼禮讓,但行人闖紅燈、自行車逆行咋辦?」在社交話題中,總有一些內容會讓原本親密的朋友談「崩」,現在禮讓斑馬線也能算一個了。對於這一話題,駕駛員和步行者往往有非常兩極化的態度,上面這段話就是一位朋友對於「新規」給我的留言。
確實,現實情況遠比沙盤推演來得複雜。在實際的路口環境中,行人進退不定、左右徘徊是常態;非機動車闖燈、逆行、斜穿也比比皆是;在高峰期,一個信號燈的周期內可能非機動車根本過不完,機動車很難有合理的間隙通行。這些客觀情況的存在,無疑給「禮讓斑馬線」增加了難度。但這並不能成為「不禮讓」的理由。
據交管部門的消息,目前,他們已經針對118處重點路口進行了分析、研判,並在此基礎上進行改造,除了持續保障行人、非機動車的通行外,還針對一些機動車通行上的頑疾進行優化,以期實現各方利益的共贏。與此同時,一線交警也針對非機動車闖紅燈、逆行等違法行為進行治理和處罰,讓所有交通參與者都能樹立正確的交通觀念。
在我體驗的當天,遇到機動車禮讓行人時,身邊的文明引導員們會提醒行人「機動車正在禮讓,大家抓緊時間通行」、「文明出行、互相禮讓」,身邊的市民聽到後普遍都自覺快走了幾步,這樣機動車也得以順利通過。後來我了解到,這些溫暖的引導詞是文明引導員們自己的小發明。
這對我們的城市管理者是不是也有啟發呢?
如果說「車讓人」是法律層面對駕駛員的約束,那麼「人讓車」則顯得更加值得點讚和推廣,它彰顯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互相尊重與理解,也更加接近「禮讓」的本質。
文明禮讓不是哪一方的責任,而是對每一個交通參與者的共同要求,不論開車、騎車,還是坐車、步行。
「禮讓斑馬線」,說到底不就是多為別人考慮考慮嘛。
新京報記者 裴劍飛 景如月 周博華 視頻報導
編輯 劉夢婕 校對 吳興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