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期《朗讀者》張艾嘉觀後感
2023-07-28 06:10:14 1
4月22日,央視《朗讀者》以「味道」為主題,為我們呈現不一樣的精彩。yuwenm小編整理了相關的《朗讀者》張艾嘉觀後感,歡迎欣賞與借鑑。
第十期《朗讀者》張艾嘉觀後感【篇一】
張艾嘉說故事的方式是古典的;寫作的筆觸是輕盈的;朗讀的聲音是豐富的;集合人生之流,歲月場景,工作筆記於一書,輕描淡寫其實並非真的輕描淡寫。
張艾嘉的電影履歷從來就兩極,要麼海水要麼火焰,她總是不甘心做某種固定刻板的「張艾嘉」,當你剛剛認為:啊,原來張艾嘉是這樣的。她下一部作品立馬顛覆你的看法。
做導演之前張艾嘉已經是金馬獎的最佳女配最佳女主雙項獲得者,在香港以男人婆的形象出現在賣座電影系列《最佳拍檔》裡。張艾嘉幾乎是天才型的演員,在和麥嘉、許冠傑等人在喜劇片中以剽悍女警成為賣座女星之前,她在臺灣是以出演溫婉柔美的女性形象走紅。《金玉良緣紅樓夢》裡她是林黛玉,而賈寶玉是當時的青春女星林青霞;《山中奇緣》裡她是幻夢般的少女;還有多個瓊瑤電影女主角;還有大師楊德昌的獨立導演處女作《海灘的一天》。
你看她就這樣輕鬆的,成功的,實現了柔美到彪悍的角色轉型。而她成為演員不過是因為她在美國念書整天跟著自由運動到處跑,母親說女孩這樣野可不行,把她趕回臺灣。可她天生就是演員,她的美貌毋庸置疑,而她總是讓自己的美貌精彩、多樣,她可以活潑可以純情甚至可以毫無女人味。
1986年張艾嘉自編自導自演的處女作《最愛》橫掃金像獎、金馬獎。成為第一位獲得金馬、金像雙料影后的女演員。在《最愛》中張艾嘉的「理智與感性」是「亦舒式」的。兩個女性用秘密維繫友誼,過往回憶是美好的又不堪回首的。不需要男性來認錯或彌補,女性對自我的選擇需要自我的成長和救贖來稀釋。
張艾嘉的作品裡總是呈現一種女性特有的矛盾情緒。《最愛》裡這種矛盾關乎友情和愛情,因為感性所以有熾烈的愛情,需要理智所以要保守秘密,哪怕一個人承擔後果。影片的最後兩個好友都人近中年,對待秘密不知該介懷還是泰然,不敢直視對方,電影定格在這裡結束。
一個小插曲,在《最愛》之前張艾嘉還有一次電影導演經歷。1978年導演屠忠訓在籌拍《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期間不幸遭遇車禍身亡,張艾嘉毛遂自薦,續拍影片,並改名為《舊夢不須記》。那年張艾嘉25歲,入行第5年。
「時代女性」總是一次次出現在張艾嘉的作品中,比如《新同居時代》中風韻迷人的中年貴婦安娜,丈夫拴不住就泡年輕靚仔咯。但東方的女性情結又一次次影響著張艾嘉,所以安娜也還只是一個怨婦,肉體精神她都不能控制自如。張艾嘉在這種前與後,左與右之間平衡,因而迸現趣味的花火。
1994年李安完成「父親三部曲」,開始籌備電影《少女小漁》,連劇本都寫好了,哥倫比亞公司把他挖去拍《理智與情感》。留下偌大的攤子,讓給張艾嘉收拾。張艾嘉接手導演《少女小漁》後把李安擅長的「中西矛盾」,轉化為她擅長的女性「理智與感性」矛盾。
女孩小漁跟著出國留學的男友偷渡到了紐約,為了綠卡她和一個老頭假結婚,在這場婚姻中小漁忍受著老頭和男友兩人的壞脾氣。然而相處後小漁慢慢開始了解老頭,也越來越不懂男友。在老頭垂死之際,男友要求小漁不要照顧老頭,這次小漁自己做了決定,留在老頭身邊。
張艾嘉跳脫了過往以中產女性為代表的思維情感模式,而這個「打工女」小漁思考的其實還是張艾嘉一直思考的問題:女性在感情中的自主。所以小漁是勇敢的,而且這種勇敢在電影中溫情脈脈力量十足。因為本片的導演,作為女性何嘗不是勇敢堅定呢。
「女人真正能夠得到的關懷、關注或者得到的機會實在不夠多。雖然我不喜歡人家講我是女性主義,但我是一個女人,我關心女人的心靈,從女性的角度看事情,只是抱著這種心而已。」張艾嘉這樣說自己的「女性情節」,所以你看到她的電影裡沒什麼了不起的大事,總是女人自己給自己出一個題目,然後用一段漫長的成長來解答這個題目。《心動》裡女主人公人到中年了對初戀情人說「你怎麼還不結婚啊」,像老友一般;《一個好爸爸》裡女兒一出生就改變了黑道爸爸的人生觀,而女兒對父親的理解卻總是遲到。到了20xx張艾嘉最新的電影《念念》裡,這種成長已經變成兩代人共同的學習與體味,就像有首歌唱的那樣:「我們為愛還在學。」
張艾嘉曾經抱怨說自己從來沒有得過導演獎,大獎小獎都沒有她的份,她以演員、編劇、歌手的身份拿獎無數,唯獨缺乏在導演這個行當裡的肯定。2004年張艾嘉自編自導自演的電影《203040》入圍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這次入圍柏林主競賽單元無疑是對導演張艾嘉的某種肯定,畢竟她是臺灣第一位入圍三大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女導演,也是目前為止的唯一一位。
20歲你不知道愛是什麼,30歲你為愛痴狂卻總是得不到,40歲你以為一切圓滿了卻要從新開始。《203040》裡糾結於「理智與情感」的張艾嘉展現出「溫柔的慈悲」的苗頭。她給予20歲的女孩傾聽,關注那些細枝末節莫名其妙的微妙感情;給予30歲的女人擁抱,是啊等愛多麼辛苦自我折磨多麼不堪,但是人總要經歷;40歲的女人勇敢坦誠,面對鏡子說「我是一個被拋棄的女人」,然後刮刮腋毛微微笑,第二天早上穿一件綠色短袖晨跑,迎接新的永遠新的一天。
第十期《朗讀者》張艾嘉觀後感【篇二】
這世間,總有一些前輩們,雲淡風輕地做著自己想做的事,不在意時間,也不給人生設限。人生在她們眼中成了遊樂場,可以盡情創造,輕描淡寫地嘗試一個又一個新事物。
別人安安分分當演員的時候她試水做導演;
別人結婚時她正跟風情才子談戀愛;
別人息影退居幕後的時候,她已經導演了N部經典電影,並在影片中和90後小鮮肉演對手戲;
別人退休了陪老伴環遊世界時,她出了第一本書,《輕描淡寫》,談創作,談感情,說句「60歲才是新開始」
做演員,她是最TOP的演員,得過數屆影后;
做導演,她亦是最TOP的導演,《最愛》《莎莎嘉嘉站起來》《夢醒時分》《新同居時代》《少女小漁》《今天不回家》《心動》《203040》都是歷久彌新的女性電影;
而做女人,她亦是最TOP的女人,這輩子的經歷可能是別的女人的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