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崖上的金魚姬》電影觀後感500字
2023-07-28 10:28:14 1
《懸崖上的金魚姬》是宮崎駿的又一力作,它的風格依舊是簡單,明朗,純淨。看完這部影片後你有什麼感觸呢?
《懸崖上的金魚姬》觀後感1:
在色彩斑斕的深海,一抹紅色跳入眼帘,一尾小小的人魚乘坐著水母出逃,一切都如夢幻一般。在怪人的追逐下,小人魚浮出了海面。夢幻的海底也變成了人類居住的骯髒的世界。小人魚在漁網的逼迫下,被困於玻璃瓶中,被一個名為宗介的小男孩救下。不同於丹麥的小人魚,這一次她成了被保護的對象。結下了血的羈絆,「我會保護她的」這一句出自孩子純潔心靈的話語成了堅定誓言。
童話從這裡開始,但是這不僅僅是簡單的童話。人類居住地渾濁的海水與垃圾和波妞居住的深海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如同《幽靈公主》一樣,宮崎駿用這種對比控訴人類對自然的破壞。「人類會把生命從海裡奪走」「我也曾經是人類,我為了不再是人類付出了多少……」藤本的話更是直接的指責。但是,當遊動著古生物的清澈海水淹沒陸地,人們體現的又是堅強,合作,樂觀,仿佛這個世界被海水進化了,他們體現的又是可貴的精神。「這個世界上最卑微與最偉大的生物是人類」,我想,這是作者想說的。
我想《金魚姬》最感人的地方應該是宗介與波妞。無論是波妞踏著海浪卷著風暴對宗介的追逐,還是兩個孩子在一起的快樂生活,抑或是海洋之母嚴肅的詢問下宗介那一句不變的「我會保護她的」都足以給我們留下深深的印象。「波妞喜歡宗介」「我不管是魚的樣子的波妞,半人魚樣子的波妞,還是人類樣子的波妞,我全部都喜歡」,這一次小人魚不會再變為泡沫,在一吻之下,他們最終幸福地在一起。當然可能孩子還不懂得愛,但是作為人類的宗介接納了波妞,就意味著人與自然一定能和諧相處。
樂觀、善良、包容、理解、互助、團結、友愛,童話要展示給人的是人性溫暖的一面。除了主角,在配角身上也很好的體現了這一點。宗介父母的情感體現出來的家庭的溫馨,莉莎對暴風雨中向日葵之家的關心,宗介在父母外出時表現的堅強,風雨後的救助隊,都有著人性的閃光。
對於人物性格的刻畫也是本片的見長之處。宗介,一個出生在海員家庭的孩子,他聰明,因為他僅五歲就會熟練的使用發送摩爾斯電碼。他是一個孩子,因為他也希望爸爸平安。他善良,因為他送奶奶自己折的小船,消除兩人的誤會。他也調皮,在波妞弄溼小女孩的衣服後他俏皮地安慰波妞,那是小女孩的錯。波妞,一個調皮的小人魚,她可愛,對於她不喜歡的人,她會吐出小小的水柱。她機靈,因為巧妙地躲過了爸爸的抓捕,幫助宗介和需要幫助的人。她勇敢,作為一條魚,為了和宗介在一起,不惜變成沒有魔法的人類。她堅持,甚至在要變回魚的最後時刻,她還緊緊地抓住那個小桶。藤本,放棄了原為人類的身份,他反感人類的做法,所以他住在海底。他極端地想讓世界變為海洋。最後宗介拯救了世界,救了波妞,他又認識了自己的錯誤,與宗介握手言好。甚至是向日葵之家的奶奶們,小船上年輕的母親,都有自己鮮明的性格。每個人的內心都是善良的,這是一部沒有真正惡人的童話。
在表現手法上,全部使用手繪作畫的畫面給了我們柔和的審美享受。碧海藍天下的宗介的小屋,暴風雨後閃耀的星空,清澈海水下的神奇水世界……這一切都是這部動畫更有童話色彩。此外再一次與久石讓的搭檔,也使畫面在跳動的音符下更有感染力。波妞長出手腳的喜悅,見到宗介的時刻,明快的音樂都讓我們更深刻的感受到人物內心的喜悅。大海的湧動伴著交響式的音樂,讓我們感受到了海洋的磅礴。伴隨著低沉鋼琴曲的韻律,宗介沒有見到母親的失落也敲擊著我們的心。此外細節的處理,也是這部作品更加細膩。趴在珊瑚屋的貝類,礁石上移動的海蟑螂,汽車後視鏡裡莉莎驚訝的臉,都會給觀看的人帶來小小的驚喜。
《懸崖上的金魚姬》,使所有觀者回歸童真與人的善良本性。流露出的真,善,美,讓人刻骨銘心……「波妞」這隻美人魚似乎太落伍,沒有華麗的畫面,沒有磅礴的故事,沒有深刻的啟示——而這恰恰是宮崎駿動畫魅力所在,幫你找回那些曾經擁有的最美麗,最純真的東西。我們現代人好像都有太多的新創意想去表達,卻沒有人願意靜靜的回憶過去。是我們沒有什麼可以講述的童年,還是我們忘記了怎麼去回憶過去?看了《懸崖上的金魚姬》,感覺宮崎駿又找回了希望,又回歸了純真!這部電影的故事很簡單,簡單到我似乎只看到了一個五歲的孩子所作的美麗的夢。可是在這個夢幻般的故事裡,我看到了人與人的真誠、友善以及無條件的對他人的愛。
《懸崖上的金魚姬》觀後感2:
看完後《懸崖上的金魚姬》,我被宗介和波妞感動了,更為他們最後終於在一起了而感到慶幸。在深海中,一隻小金魚乘坐著水母出逃,一切都如夢幻一般。在怪人的追逐下,小金魚浮出了海面。夢幻的海底也變成了人類居住的骯髒的世界。小金魚在漁網的逼迫下,被困於玻璃瓶中,被一個名為宗介的小男孩救下。
宗介對小金魚很好,雖然它只是一個小動物,但是宗介把它視成最好的朋友,給她取名波妞。波妞說:「波妞喜歡宗介」」而純真的宗介說:「我不管是魚的樣子的波妞,半人魚樣子的波妞,還是人類樣子的波妞,我全部都喜歡」,一句短短的「我會保護她的」,更讓我感動萬分。
在波妞的父親——怪人藤本得知女兒為了一個小男孩而要變成人類後生氣極了,把波妞關起來不準他出去時,波妞為了宗介,把整個海洋弄得亂鬨鬨的,引起了大海嘯。我又好笑又可氣。
宗介,一個出生在海員家庭的孩子,他聰明,因為他僅五歲就會熟練的使用發送摩爾斯電碼。他是一個孩子,因為他也希望爸爸平安。他善良,因為他送奶奶自己折的小船,消除兩人的誤會。他也調皮,在波妞弄溼小女孩的衣服後他俏皮地安慰波妞,那是小女孩的錯。波妞,一個調皮的小人魚,她可愛,對於她不喜歡的人,她會吐出小小的水柱。她機靈,因為巧妙地躲過了爸爸的抓捕,幫助宗介和需要幫助的人。她勇敢,作為一條魚,為了和宗介在一起,不惜變成沒有魔法的人類。她堅持,甚至在要變回魚的最後時刻,她還緊緊地抓住那個小桶。
樂觀、善良、包容、理解、互助、團結、友愛,童話要展示給人的是人性溫暖的一面。除了主角,在配角身上也很好的體現了這一點。宗介父母的情感體現出來的家庭的溫馨,莉莎對暴風雨中向日葵之家的關心,宗介在父母外出時表現的堅強,風雨後的救助隊,都有著人性的閃光。
《懸崖上的金魚姬》,使所有觀者回歸童真與人的善良本性。流露出的真,善,美,讓人刻骨銘心……「波妞」這隻金魚姬似乎太落伍,沒有華麗的畫面,沒有磅礴的故事,沒有深刻的啟示——而這恰恰是宮崎駿動畫魅力所在,幫你找回那些曾經擁有的最美麗,最純真的東西。我們現代人好像都有太多的新創意想去表達,卻沒有人願意靜靜的回憶過去。是我們沒有什麼可以講述的童年,還是我們忘記了怎麼去回憶過去?看了《懸崖上的金魚姬》,感覺宮崎駿又找回了希望,又回歸了純真!這部電影的故事很簡單,簡單到我似乎只看到了一個五歲的孩子所作的美麗的夢。可是在這個夢幻般的故事裡,我看到了人與人的真誠、友善以及無條件的對他人的愛。
《懸崖上的金魚姬》觀後感3:
看完了《懸崖上的金魚姬》感觸挺多的。首先,很高興宮崎駿老先生寶刀未老能續寫動畫輝煌。這次17萬幅手繪畫演繹人和物讓我覺得很感動,從整部影片的畫面色彩、人物動作、表情、背景等都可以感受到吉卜力工作室的努力與實力。吉卜力工作室的英譯名為「STUDIOCHIBL」,而「CHIBL」是義大利語「撒哈拉沙漠吹過的熱帶旋風」的意思。現在我們仍然能感受到這股旋風的力度與炙熱。宮崎駿所執導的動畫都是走得魔幻路線,大自然的魔法一直是宮崎老人向大家所展示的。從以往宮崎老人的動畫作品中我們不難看見他對天空、森林、海洋的嚮往。有關天空的代表作有《天空之城》、《飛天紅之豚》,有關森林的有《龍貓》、《幽靈公主》,有關海洋的在《懸崖上的金魚姬》之前主要是《飛天紅之豚》。現在《懸崖上的金魚姬》出來了也算是圓滿了。
最開始看宣傳海報的時候看到的金魚公主感覺怪怪的,就像一個不明海洋生物,並沒有想像中人魚美麗的外表,但還是挺可愛的。不過影片中波妞的媽媽倒是一個絕色美人,相信波妞長大後一定也很美吧。從男主角宗介身上可以看到許多兒時小夥伴的身影,他就像是一個集合體。其實宮崎先生設計的宗介是以其長子宮崎吾朗五歲時的形象為原型的,相信每個人的兒時都會有些相似的記憶。宗介在影片開頭所展現的性格略顯孤僻,不太擅長與女孩子相處,似乎有些畏懼女孩(笑~)。在撿到可愛的小波妞以後開始變得有男子氣概,之後小波妞在被爸爸抓回家後,又逃出來找宗介。小波妞變成人出來的時候可是掀起了一場巨大的海嘯,也可見孩子的任性還是會帶來不小的災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