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可可西裡》電影觀後感

2023-07-28 04:17:42 2

  遙遠的青藏高原有一個美麗而神聖的地方?那是藏羚羊最好的棲息地,也是最美的地方,那個地方就是——可可西裡!看完影片可可西裡後你有什麼感觸呢?

  篇1:《可可西裡》觀後感

  可可西裡,美麗的青山,美麗的少女,一個神聖的地方,藏羚羊滿山奔跑,在青草地上撒下歡快的腳印。

  昔日,而今。

  大漠、狂沙、雪暴、追逐、槍聲、鮮血。

  看過幾篇捕殺藏羚羊的文章,羚羊眼中哀求的眼神讓獵人放下獵槍,再不殺生。一直以為人都會像那樣有同情心,都有愛護生命的愛心。當看到千百張藏羚羊皮平鋪在地上,看到每張皮上衝鋒鎗穿過的洞,才知道錯了,原來真有如此殘忍的人,殺羊不眨眼的人。

  「剝一張皮子五塊錢。」撕扯著那柔軟的皮毛心裡坦蕩蕩?活生生的一隻動物,前一秒活蹦亂跳,後一秒鮮血滿地,可憐死都無完屍。給你五塊錢,你就撕下了自己的畫皮,露出黑色的面孔。你,難道就值五塊錢?

  端著衝鋒鎗,眯著眼,子彈殼清脆的落地聲,一個酷斃了的姿勢被你糟蹋的一無是處。當子彈穿過羚羊心臟時,你有沒有聽到她的哀嘆聲?她不只為自己肚子裡的孩子,還為你,為我們人類,她絕望的眼神似乎在呼喊:人類,積點德吧。鮮血汩汩地從心臟流出,槍孔中看到你在笑。該千刀萬剮的傢伙,車裂都不解恨。

  從來都是打著「動物是人類朋友」的旗號的我們又幾時曾為動物們做過點什麼,又一種珍稀動物快滅絕了,虛偽的人們流下幾滴虛偽的淚,擺一張虛偽的似乎很哀痛的臭臉,寫幾篇號召人類保護動物的文章,似乎真的很慷慨激昂,放下筆後就像失憶了一樣,什麼都忘記了。於是動物一種接一種地滅絕,人們一次接一次地裝哀悼,如此而已。

  我也很虛偽,只有在看著電影時怒發沖天,看完後寫一篇通篇都像潑婦罵街的文章,寫完後有一種快感,就像給殺羊的人放血一樣,痛快,而我又為它們做過點什麼呢?

  篇2:《可可西裡》觀後感

  西藏,寧靜而遙遠的聖土。

  藏羚羊,聖土上舞動的精靈。

  可可西裡,中國境內最原始的荒原,藏羚羊最後的棲息地。

  剔透的冰山,空靈的梵音,這是西藏給我的印象。哦,還有,淳樸的人民。

  一聲槍響。

  倒下的不只是成片的羚羊,還有強巴,還有可可西裡幾百、幾千萬年來的寧靜。

  血腥在雪山之間,在戈壁灘上蔓延。

  美麗的少女在哭泣。

  莎圖什,財富和身份的象徵,豐厚的暴利,誘惑著貪婪的盜獵者,一次又一次地激勵著他們對藏羚羊的屠殺。藏羚羊的銳減,可可西裡的萬劫不復,不在他們的考慮範圍。是的,那些與他們無關,他們感興趣的只是柔軟優質的藏羚羊絨和能為他們換回來的暴利。

  然,流淌著鮮血的莎圖什真的是那麼的美麗高貴嗎?

  日泰、劉棟、達瓦······邋遢的衣服,滿臉的皺紋和泥巴——志願組成野犛牛巡山對進入可可西裡進行反盜獵行動。

  我曾經無數次探尋過他們的動機。結果不知道是不是應該讓我失望,他們只是想保護自己的家園。

  「割肉的刀口總是對著自己」,對白簡單得近乎蒼白,述說著藏人含蓄的內涵。

  風,能刺透身體。

  空氣中,瀰漫的是恐懼的味道。

  荒涼的無人區,殘酷的自然環境。

  日泰帶著他的兄弟在和家人沉重的擁抱後上路。誰都清楚,每一次離別都可能意味著陰陽兩隔。那種無語竟凝噎的悽婉也就更加一覽無餘。

  水是冰的。隊員赤裸著雙腿沒有半秒鐘的猶豫,跳進去了。沉重的呼吸聲戰慄著我的靈魂,在漆黑的夜裡,忍不住一陣陣的哆嗦。是寒冷?是敬佩?

  五塊錢,意味著什麼?一碗麵吧。無數的馬佔林們為剝一隻羊皮五塊錢的工資所吸引,鋌而走險,與盜獵者相勾結。他們的行為是可恥的。可是,當草原變成荒漠,牛、羊、駱駝死的死,賣的賣的時候,他們這些放牧人還能幹什麼?該何去何從?他們的生存問題該怎樣解決?這是誰的責任?誰的錯?

  肺水腫、幾千米的高原,達瓦帶著內疚在狂奔,只是想抓住他因為不小心睡著而被其逃跑的馬佔林和他的兒子。人,僵硬地倒下,吐出的是鮮血。其中一名盜獵者用自己的鮮血將藥粉輸入達瓦體內。終於感覺到了氣溫的回升。人性畢竟還沒有完全泯滅,他們之所以成為敵人,也是生活所迫,不得已啊。

  冷雪的嚎啕,劉棟垂死掙扎的身影,渴望生存的眼神慢慢消融在巨大的山脈,無邊的荒漠裡。生死無常,更何況在這每踩下一步,都可能是地球誕生以來人類留下的第一個腳印的可可西裡。只有笨重的大卡車見證了這無聲的壯烈。其實,劉棟的死算不上是壯烈,或許他更希望能夠死在與敵人的對決中,可是,他有選擇的餘地嗎?流沙無處不在,張大嘴巴隨時準備吞噬闖入禁區的人類。可是,它不知道,它吞沒的是它忠實的保護者。這是絕妙的諷刺嗎?僅僅因為劉棟為了救兄弟的命而咬牙賣掉了皮子?

  「我們走不出去了」的哽咽從一個堅毅的藏族漢子喉嚨裡發出來,該是一種怎樣的絕望?在那冷酷的仙境裡,前面是爆瓦的汽車,周身是一片白茫茫漫天飛舞的大雪,還有呼嘯而過、肆虐著的寒風,他們能怎麼辦?視線在漸漸模糊,不得不為他們的性命擔憂。幸好,他們選擇了相扶著走出去。只有人類,不,應該說只有善良的人們才能創造奇蹟。淚水終於在臉上滂沱。久違了的激動。好人,是會有好報的。

  卡夫卡說「像狗一樣死去」,日泰隊長像狗一樣倒在敵人的槍口下,沒有任何的掙扎,只是反射性的抽搐了幾下。殺手揚長而去。周圍復歸於平靜。老子說「強梁者不得其死」,剛強而正義的隊長悽慘地死在他的崗位上。

  我的內心慢慢遁化,滑進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可可西裡一覽無餘的美景冷峻得令人窒息,而在它美麗的掩蓋下,流淌著多少血腥?還有多少屠殺?多少醜惡?多少骯髒的黑手?

  當藏羚羊淪為人類竊取財富的工具時,它就已經失去了選擇的權利,生存和自由就面臨著被剝奪的危險。然而,終歸還有人為其收屍,為它們舉行隆重的天葬,或者說它們美麗的皮毛還能披到有錢人高貴的身上。但是,這些艱難地固守著一個純粹的理想和某種脆弱的平衡的巡山隊員呢?他們默默無聞,最後無聲地死在流沙下,死在雪山間,死在敵人的槍口下,甚至沒有一滴眼淚為他們殉葬!他們的狂熱和忠誠甚至不為家人所理解!然而,他們依舊堅持著,堅持著他們簡單而崇高的選擇,冒著無時無刻不籠罩著他們的死亡的危險。

  馬克思說,中華民族是早熟的兒童。

  當浪漫天真的希臘人在地中海那邊唱著童謠一般的英雄史詩,在海濱燦爛的陽光下相互炫耀他們健美的體形的時候,同時代地球的這一側,卻已經開始上演一幕又一幕滑稽而陰險的鬧劇,五千年的文明史背後,什麼樣的血沒有流過?什麼樣的陰謀沒有被製造過?什麼樣的純潔沒有被玷汙過?什麼樣的正義與良心沒有被扼殺過?什麼樣的邪惡與殘忍沒有猖獗過?

  沉睡了幾百、幾千萬年的可可西裡,迎接的人類的第一個腳步卻是為破壞它的平衡和寧靜而來,在被開發之前首先得面對的是漫天的血腥。這不就像呱呱墜地的嬰兒還沒來得及哭出聲來就被可怕的黑手扼住了它的喉嚨嗎?我們應該感到奇怪嗎?五千年的歷史告訴我們,見怪不怪。或許只有這樣反而才算得上是正常的反應。這是可可西裡的悲哀,還是中華民族的悲哀?

  所幸,我們還不到絕望的時候,因為,畢竟還有這麼一群長跪者,用他們骯髒的手和腳託起了一顆聖潔的靈魂。他們堅守著他們卑微的信仰,在朝聖之路上仰望他們的天堂,即便遙遠,即便荊棘滿布,卻也阻擋不了他們前進的腳步,他們用肉體支撐著,堅持他們艱辛的朝聖歷程。

  路,還很長。

  篇3:《可可西裡》觀後感

  上周老師組織我們觀看了《可可西裡》《平衡》這兩部片子,讓人感觸很深,上網搜索了一下,發現了一篇與自己想法很接近的,就貼在這裡吧~

  以「真實」為賣點的電影《可可西裡》終於上映了。期待已久,翹首以盼。因為那片悲涼的土地,因為一部絕對真實,絕對震撼的紀錄片《平衡》。三年前,當學校把中國著名的紀錄片導演、成都電視臺編導彭輝,用近四年的時間在可可西裡艱難拍攝而成的紀錄片《平衡》作為觀摩片放映時,所有同學的心都在滴血!從那時起,我懂得了:這才是紀錄片!三年後,同樣題材的故事片《可可西裡》在「真實」的包裝下粉墨登場。90分鐘後,我想了想,這是一部好看的電影,但絕對談不上「真實」。與《平衡》相比,《可可西裡》多了視覺上的娛樂性,少了真實的、發人深省的思考性。當然,我們不能苛求一部故事片完全的真實,畢竟故事片在更廣大的意義上還是一部娛樂片,但讓所有了解可可西裡,了解野犛牛隊的人不能接受的是,《可可西裡》這麼一部商業娛樂片竟然打上了「真人真事」「絕對真實」的旗號!它沒有去尊重真實生活中兩任巡邏隊長的生命,沒有尊重巡山隊員樸素、原始的情感和努力!它只是從票房的角度竭盡所能地去刺激不知真情的觀眾的眼球,博取他們眼淚後善良的評價。再與《平衡》相比,《可可西裡》被濃烈的商業味所籠罩,只是簡單的盜獵與反盜獵,仇恨與子彈,根本沒有一點《平衡》的質樸與真誠,更缺乏《平衡》的深刻。《平衡》的震撼僅僅來自於它的真實與平淡中蘊涵的殘酷!正如一名志願者所說:「《平衡》是一部關於痛苦和良心的作品。」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