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第一課長徵精神觀後感
2023-07-28 20:49:50 2
本屆《開學第一課》定名為「先輩的旗幟」,邀請多位親歷長徵、平均年齡逾百歲的老紅軍參與節目,講述長徵故事、弘揚長徵精神,給青少年以價值觀的啟迪和引導;同時輔以孩子們喜聞樂見的文藝表演和互動遊戲,力爭給全國中小學生獻上一堂生動而有意義的第一課。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關於開學第一課長徵精神觀後感,歡迎大家前來參考!
開學第一課長徵精神觀後感篇1:
9月1日晚上8點,我和爸爸媽媽觀看了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播出的大型公益節目《開學第一課》,節目以「先輩的旗幟」為主題,圍繞「長徵精神」,為我們講述紅軍長徵路上的故事。
節目分為「信念不移、勇往直前、百折不撓、堅持不懈」四節課,節目主持人撒貝寧、董卿、何炅將帶領同學們一起聆聽長徵故事,學習長徵精神,在展現長徵精神的同時尋找長徵與當下的結合點,給青少年以價值觀的啟迪和引導。
在第一個篇章《信念不移》中,撒貝寧以《三棵柳樹》的感人故事作為開場白,也為整節課的「致敬長徵」主題定下基調。第二個篇章《勇往直前》的主持人何炅,則邀請「獨臂將軍」賀炳炎之子,講述這位傳奇英雄的故事。
董卿接棒第三個篇章《百折不撓》,對話將軍的後人們,講述了許多紅軍百折不撓的故事。第四篇章《堅持不懈》,撒貝寧將提出「新時代,我們應該怎樣傳承長徵精神」的思考。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還邀請了多位經歷過長徵的老紅軍,他們平均年齡都超過百歲。在革命歲月,是他們用自己的雙腳踏出了長徵路,用自己的意志譜寫了長徵精神。
每一位講述故事的老紅軍,步履蹣跚、在親屬攙扶下上臺給童鞋們講述長徵旅途中的那些偉大事跡,和那些包裹在蒼老背影裡百折不撓的強大信念。
節目中讓我最感動的是全場人員起立一同唱響國歌,注目五星紅旗徐徐上升至頂端,開啟長徵精神的傳承儀式。
看完節目後,我打心眼裡敬佩那些紅軍爺爺:我們走了半個小時就叫苦不迭,他們走了八年也沒有一個人喊累;我們穿著防曬衣喝著冰水,他們穿著磨破的軍裝嚼著草根。所以,我們更要珍惜現在的生活,盡我們最大的力量報效祖國!
開學第一課長徵精神觀後感篇2:
9月1日晚,由中央電視臺主播的大型節目《開學第一課》如約而來。看完後,我尤其是震驚世界的二萬五千裡長徵,開始的8.6萬多人減少為3萬多人,這是多少生命和鮮血呀。
在長徵的路途中,會有敵人在前面堵,後面有敵人追,天上有飛機炸,紅軍只好一邊行軍一邊打仗,很多人都陣亡了,有時候,紅軍無吃的,無喝的,可為了生存下去,他們只好吃野菜,吃樹皮,吃泥土,甚至連自己的皮帶也煮了吃。還會在爬雪山時從山上滾到山下,被冰冷的雪蓋住,活活地凍死。
這麼艱苦的生活,紅軍不像是個縮頭烏龜一樣,見到困難就退後。他們斬關奪隘,搶險飛渡,殺退了千萬阻力,翻越高聳入雲的雪山,跋涉了遼闊無垠的草原,這種神勇艱苦的精神,充分地顯示了中國工農紅軍無比的生命力,表現了共產黨領導的軍隊無堅不摧的戰鬥力量。
現在長徵雖然過去了,可是,長徵精神是永遠過不去的。
每當我遇到困難時,長徵精神就會來激勵我。
有一次,我在做一道數學題時,可把我給難住了,它像一座火焰山,擋住了我的去路,也像一個高大無比的巨人,讓我難以戰勝,還像是一座高大的珠穆朗瑪峰,讓我難以攀登。我想了半個多小時,還是沒有想出來,我正準備放下手中的筆。明天早上找個同學一抄。就在這時候,我想起了長徵的事:紅軍只要有一點時間就來學習,沒有課桌,就用石頭當課桌,沒有筆墨,就用樹枝當筆墨,沒有本子,就用沙子當本子。在一次戰鬥中,一位紅軍見一本教科書要被炸彈炸壞,他連忙撲到了書上,自己犧牲了,而書還是完好無損。我有書有筆,有紙有課桌,難道我還能輸給他們,我認真的想啊,最後我終於想出了這道難題。長徵精神真像是一個芭蕉扇,扇滅了火焰山的火。也像是一位超人,幫我戰勝了高大無比的巨人。還像是一架飛機,帶我飛過了珠穆朗瑪峰。
長徵精神不僅僅是在學習上激勵我,它還在生活上幫助我。有一次,我早上跑步,可我跑到半路上時,滿頭大汗,氣喘籲籲。我想休息一會兒再跑。可我想起了紅軍渡黃河的情景:紅軍手握鐵鏈,一前一後地攀爬過去。對面的敵人還用槍打他們,可紅軍並沒有逃跑,還是繼續攀爬,有的被子彈打中了,可他們沒有鬆手還是一個勁地向前攀爬。我跑步難道有紅軍渡黃河那麼累?這一點累算什麼?」我雙手前後的擺動著,腳使力的蹬,一邊跑一邊想:今天我要是跑不到家去,我就不是中國人。」我跑啊跑啊,終於跑到了家。
在以後的日子裡,我的困難還有很多,我要用長徵精神永遠激勵著我。「紅軍不怕遠徵難,萬水千山只等閒……」我們高聲朗讀著毛主席的這首詩——《七律長徵》。這是一首讚美紅軍的詩。
開學第一課長徵精神觀後感篇3:
今年是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今天是9月1日新學期第一天,晚上8點,我觀看了央視臺綜合頻道播出的大型公益節目《開學第一課》,節目圍繞「長徵精神」,為同學們講述紅軍長徵路上的故事。
如果用一個詞語來形容這位99歲高齡的老紅軍,那一定就是「信念」。昔日靠著簡陋的設備,收發無數重要的情報,挽救成千上萬紅軍戰士的生命,清除路途中遇到的各種通信障礙。這份對革命的信念,以星星之火之勢,照亮了整個徵程。
如果信念可以按時間來計量的話,那麼這位老人,在用將近一生的時間去堅守它。94歲高齡的老紅軍,為尋找革命時期的領導楊政委,曾求助於電視節目等平臺,卻屢次毫無音信。現場幾次說到情動處,老人聲音哽咽,這份執著實在令人感動。
坐在椅子上的紅軍戰士叫秦華禮,今年已經104歲高齡。他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了祖國的通信事業,前半生堅持通信建設,在艱難的紅軍長徵途中負責傳送重要情報。後半生建設通信教育,培養了十幾萬通信人才。
這位白髮蒼蒼,英姿颯爽的紅軍戰士,正是被稱為「鐵軍團長「的指揮官,耿飈同志之女--耿瑩。她為我們講述父親帶領的紅軍部隊,用超強的意志力戰勝了萬千險阻,完成了這段「人間奇蹟」般的徵途。
二萬五千裡長徵,它將成為人類歷史上堅定無畏的豐碑,永遠銘記著中華民族堅強不屈的精神。我想,我們現在進行的也是新的長徵吧!繼續和發揚先烈們的長徵精神,就能奪取新的勝利。
[開學第一課長徵精神觀後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