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義門觀後感
2023-07-28 13:43:05 2
觀後感是指看某一部電影或者電視節目所擁有的的感受,將其寫成文字的一種形式,稱之為觀後感。
鄭義門觀後感【篇一】
鄭義門,又稱「江南第一家」,位於金華市浦江縣鄭宅鎮,是中國古代家族文化的重要遺址。自北宋崇和元年(1118年)至明天順三年(1459年),鄭氏家族在此合族同居歷時340餘年,被稱做「廉儉孝義第一家」,至今已整整聞名了900多年。長達168條的傳世家訓《鄭氏規範》,被譽為中國傳統家訓的重要裡程碑。其事載入《宋史》、《元史》、《明史》。
廉政動畫片《鄭義門》共12集,每集時長10分鐘,採用古裝動漫形式,深入挖掘「鄭義門」168條家規蘊含的優秀傳統文化內涵,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以家長鄭濂的故事為經,以家規為緯,通過《鄭浩拒禮》、《儉以持家》等12個生動故事體現「家風」和「規矩」的重要性。
《鄭浩拒禮》篇,講述了鄭家子孫鄭浩在擔任知縣期間,拒絕排場、拒絕禮單,抵擋住了各種誘惑,清廉為官的故事,揭示了「為官者應以報國為本,體恤百姓,不可一毫妄取」的家規;而《致力為公》篇,則講述了當糧長的鄭濂,不賣人情、不受賄賂,秉公丈量所轄區域田地,編制稅賦籍冊的故事,揭示的是「公則民不敢慢,廉則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的家規。
《鄭義門》通過動畫的形式,引導黨員幹部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汲取家規家風中的精華,自覺帶頭樹立良好家風,引領社會風尚,營造風清氣正的社會環境。
鄭義門觀後感【篇二】
近日,一部為《鄭義門》的廉政動漫片登陸央視,我院機關第一黨支部組織收看了該片。
該片主要講述了位於浦江鄭宅的「江南第一家」,自北宋崇和元年(1118年)至明天順三年(1459年),鄭氏家族在此合族同居歷時340餘年,被稱為「廉儉孝義第一家」,至今已900多年。鄭氏家族創造15代不分家、3000多人同吃一鍋飯的家族傳奇,秉承「嚴規、有序、清廉」家風家規。鄭氏子孫中有173人出仕做官,沒有出現過因貪汙而遭罷官的現象。鄭氏族人勤儉持家、清廉為官的背後,是家風文化的潛移默化使然。
觀看影片後,支部黨員認為:作為新時代的黨員,我們要時刻認識到,國由家組成,有國才有家,治國從治家開始。家風正,由黨風淳;家風正,由政風清;家風正,則黨風端。黨員幹部要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汲取家規家風中的精華,自覺帶頭樹立良好家風,引領社會風尚,營造風清氣正的社會環境。
鄭義門觀後感【篇三】
《鄭義門》是一部以《鄭氏規範》為主題的廉政教育片。劇中對浙江鄭氏家族恪守祖訓、守德明理的故事進行了形象系統的闡釋。其採用的動漫形式也將儒家艱深抽象的道德哲學以最平實的方式介紹給了觀眾。總體來說,《鄭義門》對中國傳統家訓文化中孝悌、廉敬觀念的再普及和再發展有其積極意義,弘揚中華民族傳統孝廉文化也對中共中央大力反腐敗的壯舉有積極的借鑑意義。
中華傳統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素以道德教化見長於世。自孔子「仁」觀念的提出,至於孟子「義」觀念的發展,中華民族即形成了以「仁義」為本的道德傳統。雖歷經千年,雖歷盡坎坷,但「仁義」始終是中華民族的道德代言,緊持「仁義」信念的人始終是中華民族的脊梁。在中華民族漫長的歷史發展中,家訓家規作為重要的道德教化手段得到了極大發展,比如最著名的《顏氏家訓》,乃至於我們談到的《鄭氏規範》。中國儒家文化認同「修齊治平」之道,認為「國」由一個個「家」組成,並且認為「家齊而後國治」,相對於愛國,愛家是更為基本的要求。從漢代「舉孝廉」之制到明清「忠臣求於孝子家」,無不體現這種思想,即是:愛有差等,身之不修不可齊其家,家之不齊不可使國治,國之不治不可平天下。這種思想體現儒家對於人性的特殊理解,其後續發掘對於反腐倡廉偉大事業必將有極大助益。
反腐倡廉偉大事業是一項長期工作,很可能需要幾代人的努力才能達到理想的結局,在這個過程中,既需要制度法律這樣的硬手段,也需要道德教化這樣的軟手段,並且最理想的結局應該是軟手段的勝利。孔子曾講過:「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所以,對於《鄭義門》所體現道德教化的學習和宣傳必將是長期的,其收效必將是緩慢的,但其最終結果也必將是最光明的。
當然,對於《鄭義門》中體現的「廉敬」文化的學習也不能生搬硬套。孔子曰「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當今社會是現代社會,而「現代」所蘊含的最重要的意義是對人的尊重。所以,「道德強權」、「以禮殺人」這樣的極端現象也該引起高度重視,道德教化應永遠立足於尊重人的尊嚴,尊重人格獨立的底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