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千年包公清心直道觀後感

2023-07-28 06:45:23 4

  千年包公第一集《清心直道》通過包拯青少年時期真實的故事、包拯出仕時明志詩,介紹包拯清正廉潔剛正不阿個性形成的原因。下面是為大家整理的觀後感範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1:千年包公清心直道觀後感

  5月20日,央視網連續發布了兩段時長分別為15秒、30秒的《千年包公》宣傳片。這兩段宣傳片將包公稱為中國良吏賢臣的代表,「一身正氣,兩袖清風,鐵面無私,執法如山。」

  不同於以往包公題材的電視文藝作品,紀錄片《千年包公》力圖真實呈現一個有血有肉、可親可敬的包拯形象。

  根據安徽省紀委宣傳部的消息,《千年包公》共三集。第一集《清心直道》,介紹包拯清正廉潔剛正不阿個性形成的原因;通過包拯家訓以及包氏後人對他的懷念,突出包拯清正廉潔家風對世人的深刻影響。

  第二集《鐵面無私》,在真實歷史文獻基礎上用影視劇手法再現「七彈王逵」、「六彈張堯佐」與「斷冷清案」等典型史跡,突出包拯鐵面無私、不畏權貴、執法如山的可貴精神。

  第三集《以民為本》,通過「斷牛舌案」、「匿金案」、「陳州折變」、「不持一硯歸」等歷史故事,展現包拯以民為本,把百姓利益放在心上的為官為政思想。

  其中,「不持一硯歸」的故事曾被《檢察日報》於2013年4月9日刊載:「相傳,包拯離開端州,一塊端硯也沒有帶走,連自己在衙門裡用的端硯都上交了。可當他坐的船開到西江羚羊峽時,突然風浪大作,船不能夠行駛。包拯想,這是不是為官不廉所致?於是,命僕人檢查,發現船艙裡有百姓送的一塊端硯。包公把端硯拋到江心後,風浪立刻停止了。」

  這樣的故事讓導演感慨:「我們發現,真實的包公故事,比起傳說毫不遜色,而且更加精彩,更加豐滿,更加生動,更加感人。」

  《千年包公》的製作過程,得到了來自安徽省紀委、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等的關心和支持。導演手記中稱,安徽省紀委領導不但親臨拍攝現場慰問指導,還多次前往北京,幫助導演組協調解決製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他們還親自審看節目文本,數易其稿,力求精確完美表達。

  「七彈王逵」隱喻打虎精神,絕不放過貪官汙吏

  據導演介紹,《千年包公》的片頭創意,就是要為包公雕一尊像。在一斧一鑿中,穿插了四個精彩的故事:「清心詩」、「七彈王逵」、「不持一硯歸」、「包公井」。

  其中,「七彈王逵」的故事,稱得上宋朝反貪打虎的典型。

  1043年,包拯入京任殿中丞,後經御史中丞王拱辰舉薦,被任命為監察御史裡行,改任監察御史,負責監察百官。

  其時,進士出身的王逵,為官貪虐,民憤頗大,但因其善於結交朝中權貴,屢貶屢任甚至不斷擢升。

  包拯先後七次彈劾王逵,此前六次彈劾後,王逵仍順利轉任,繼續被起用。最後一次,包拯在彈劾奏章中將矛頭直指皇帝:「以王逵所在殘暴、猥濫之狀,彰灼如是,而上下蒙蔽,曲加擢用,亦何示警於後哉?」終於,朝廷將王逵罷官免職。

  事實上,包拯不遺餘力打虎的故事,在中央巡視組剛結束「回頭看」的安徽省也能找到呼應。

  今年2月底,中央巡視組展開十八大後中央巡視的首次「回頭看」,安徽省為首次「回頭看」的四個省份之一。按照安排,巡視到4月27日結束。在中央巡視組在安徽「回頭看」期間,安徽已經有多名官員落馬的消息曝出。

  5月18日,安徽省紀委發布消息稱,安徽省司法廳黨委委員、副廳長程瀚涉嫌嚴重違紀,目前正在接受組織調查。程瀚曾長期在安徽公安系統工作,擔任合肥市公安局長7年,擔任合肥市副市長3年多。作為曾經的省會城市公安局一把手,程瀚以個性突出、作風強勢著稱,其曾「掌摑副局長」一事在安徽官場廣為流傳。

  程瀚落馬消息發布的同一天,最高檢發布消息稱,5月13日,經安徽省人民檢察院指定管轄,阜陽市人民檢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賄罪對安徽省教育廳副廳長楊德林(副廳級)立案偵查,並採取強制措施。這是自20xx年4月安徽省教育廳時任基礎教育處處長繆富國被調查落馬以來,該廳第6位命運發生重大變故的處級以上官員,同時也是第一位涉及該廳窩案的廳級以上官員。

  而在4月,安徽也至少有三位處級以上幹部落馬的消息曝出,包括安徽合肥市公安局黨委委員、交警支隊支隊長宋美華,安徽省亳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程效先,安徽省民族事務委員會(宗教局)黨組成員、副主任(副局長)沙聖虎。

  另外,20xx年5月24日,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發布消息稱,安徽省副省長楊振超涉嫌嚴重違紀,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繼陳維席、陳世禮、方西屏之後,楊振超成為1996年8月以來近20年時間裡第四個落馬的安徽淮南市委原書記。

  「回頭看」的反饋意見雖然尚未發布,但打虎已卓見成效。此時《千年包公》的開播,正是對包公千年前反腐故事的絕佳再現。

  史書記載,包拯臨終時「雖貴,衣服、器用、飲食,如布衣時」。他還留下遺訓:「後世子孫仕宦,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後,不得葬於大塋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

  篇2:千年包公清心直道觀後感

  和以往包公題材的電視文藝作品不同,紀錄片《千年包公》堅持真實可靠可信的創作原則,完全根據史實,摒棄戲說,進行人物和實景再現,向觀眾呈現一個有血有肉、可親可敬的包拯形象。

  據歷史記載,包拯(999—1062年),宋廬州合肥(今屬安徽)人,字希仁,天聖朝進士。累遷監察御史,建議練兵選將、充實邊備,歷任三司戶部判官,京東、陝西、河北路轉運使。

  包拯入朝擔任三司戶部副使,請求朝廷準許解鹽通商買賣,改知諫院,多次論劾權幸大臣,授龍圖閣直學士、河北都轉運使,移知瀛、揚諸州,再召入朝,歷權知開封府、權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職。

  嘉裕六年(1061),包拯任樞密副使,後卒於位,諡號「孝肅」。包拯做官以斷獄英明剛直而著稱於世。知廬州時,執法不避親黨。

  包拯為官的清明廉潔與執法公正,不僅成為後世代代相傳的佳話,更成為千年以來執法紀者勉勵自身的標杆。

  篇3:千年包公清心直道觀後感

  《千年包公》全片共三集。第一集《清心直道》,介紹包拯清正廉潔剛正不阿個性形成的原因;通過包拯家訓以及包氏後人對他的懷念,突出包拯清正廉潔家風對世人的深刻影響。

  對包拯留傳下來唯一的一首詩印象極為深刻,詩曰: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秀幹終成棟,精鋼不作鉤。倉充鼠雀喜,草盡兔狐愁。史冊有遺訓,勿貽來者羞。

  這首詩的意思是:「清心」是治身的根本,「直道」是處世的要訣。筆直而細小的樹幹,一定會長成支撐大廈的棟梁;百鍊的純鋼,決不能作彎曲的鉤子。倉庫裡堆滿糧食,連老鼠、麻雀也會高興;田野裡寸草不生,連兔子、狐狸也會犯愁。史冊上記載著古人許多寶貴的教訓,做官就要做好官,千萬不要留下恥辱,讓後人笑罵。這首詩是包拯出仕做官的座右銘,他用這首詩告誡自己,為官者當謀正直之道,去除貪慾。

  在中國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無論是官還是民,最頂禮膜拜的一個是關公,一個是包公。敬關公敬的是他的忠義,敬包公敬的是他的公正。關於包公的清德美政、剛正不阿、執法如山我不必在此贅述,我就想說說通過這首詩來看包公的家風。包拯家訓中言:「後世子孫仕宦,有犯賊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後,不得葬於大塋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仰工刊石,豎於堂屋東壁,以昭後世。」大意是:包氏後世子孫有做官的,如果胡作非為,貪贓枉法,活著,不得再進家門;死了,不能葬身祖墳。在封建社會,不被族人認同,不得衣錦還鄉,不得歸葬祖墳,是最嚴厲的懲罰。可見包公治家之威嚴,訓子之嚴厲。

  家風是一個家庭靈魂的延續,是家族內部世代相傳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良好的家風猶如無形的財富,支撐一個家庭櫛風沐雨、走向輝煌。這又讓我想到曾任山西巡撫曾國荃(曾國藩的九弟)的一句話:「傳家有道惟存厚,處世無奇但率真」,曾國藩家族正是這樣,一部《曾國藩家書》中涵蓋最多的內容也是加強子女教育、抓好日常養成、怎樣生活學習、如何為人處世等方方面面,曾氏子孫也是人才輩出。

  家風正則行得正,家風淳則風氣淳,家風好則黨風好。家風中蘊藏著價值觀念、道德品質和行為方式,讓我們從包公良好的家風中汲取精神力量,以家庭倡廉託起廉政生態,讓家庭風尚涵養時代風尚,千千萬萬個家庭足以成為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基石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