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黃大年視頻事跡觀後感

2023-07-28 16:07:53 1

  黃大年教授,他因材施教、循循善誘,幫助每一名學生設計成長路徑,為他們修改每一篇論文。

  黃大年視頻事跡觀後感一

  習總書記近日對黃大年同志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指示,「要以黃大年同志為榜樣」學習他教書育人、敢為人先的敬業精神。

  「只要祖國需要,我必全力以赴。」黃大年同志說到了,也做到了。他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愛國之情、強國之志、報國之行的統一,充分展現了個人夢想與中國夢的統一,彰顯了一名新時期歸國留學人員、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奉獻精神和崇高品格,為我們樹立了榜樣和標杆。

  爭當「黃大年」式好幹部,就要學習他精忠報國,甘於奉獻的熾熱情懷。「國家在召喚,我應該回去!」在祖國最需要的時候,黃大年毅然放棄了國外優越的科研條件和安逸生活,成為東北地區第一批「千人計劃」歸國者,投身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時代洪流,黃大年用無私奉獻、勇於擔當的實際行動,把對祖國最深沉的愛融入了科研事業。

  爭當「黃大年」式好幹部,就要學習他恪敬職守,愛崗敬業的高尚師德。黃大年曾說,自己最看重的身份是教師。他以「為祖國培養人才」為己任,在職業道德上,學為人師,行為世範,他始終用自己的默默付出立德樹人、化育英才。在教育學生上,他因材施教、循循善誘,幫助每一名學生設計成長路徑,為他們修改每一篇論文;在與學生相處生活中,他愛生如子、傾注關愛,熱心資助家庭困難的學生,關心學生們的思想和生活;他慧眼識才、甘為人梯,為國家培養和凝聚了一大批創新人才。他用行動闡釋了師者之行、之德,是我們在本職崗位上奮發進取的一面鏡子。

  爭當「黃大年」式好幹部,就要學習他拼搏進取,迎難而上的崇高精神。黃大年在自己研究領域中的奮鬥、鑽研、敬業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他經常工作到凌晨兩三點,除了加班平均每年還要出差130多天,通常乘坐午夜航班只為節省更多工作時間。這就是一位當代科技工作者、一位在航空地球物理研究領域享譽世界的科學家的敬業精神,在這個略顯浮躁的社會中,黃大年的敬業精神,以及對科研的執著精神是我們所有基層黨員幹部學習的榜樣。

  黃大年視頻事跡觀後感二

  俄國作家屠格涅夫有句名言:「沒有祖國,就沒有幸福」。每個人必須植根於祖國的土壤裡。

  黃大年這樣說過「只要祖國需要,我必全力以赴」在祖國需要的時候黃大年聽到了祖國對他的召喚。黃大年回來了,就這樣懷著一顆赤子的愛國之心毅然決然回到了祖國。七年裡他兢兢業業、只爭朝夕、刻苦鑽研,帶領科研團隊勇於創新、頑強攻關,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填補多項國內技術空白,部分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活著,工作著,人是快樂的。他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只要祖國需要,我必全力以赴」的愛國誓言。實現了人生中的一次大我的轉變。

  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謝覺哉同志說過:「愛國的主要方法,就是要愛自己所從事的事業。向黃大年同志學習,學習他摒棄小我心存大我、至誠報國的愛國情懷,始終從大局著眼,從自己的一言一行開始,把國家利益、集體利益、群眾利益放在首位,多為國發光,不與民爭利。學習他夜以繼日、忘我工作,不計得失、甘為人梯,為了國家事業奮鬥至生命最後一息。學習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做一朵朵小小的浪花奔騰,呼嘯加入獻身者的滾滾洪流中推動歷史向前發展。在歷史的長河中,無數個黃大年一樣的人燃燒自己、照亮未來,鑄就起了民族脊梁,中國的脊梁。

  黃大年視頻事跡觀後感三

  近日,習總書記對黃大年同志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指示,高度評價他的突出貢獻和崇高精神,號召學習他「淡泊名利、甘於奉獻的高尚情操」。這體現和肯定了黃大年同志身上這種精神的可貴,同時也是黨中央對教育工作者、知識分子、廣大青年提出的殷切期望。

  黃大年同志在英國求學工作18年,他已擁有了優越的科研條件和高效率的研究團隊,他的家庭也早已超出了衣食無憂的水平線,位於劍橋大學旁邊的花園別墅,寬闊的草坪,豪華的汽車,學醫的妻子還開了兩家診所,他已成為少數躋身英國精英階層的華人之一。這是多少人羨慕的生活,也是多少人奮鬥的目標。但即便這樣,在國家需要和召喚的時候,毅然回國,成為東北地區引進的第一位「千人計劃」專家。黃大年同志回國後投身於科學研究,不兼任行政職務,把自己的精力放在了學術科研和人才培養上。黃大年同志面對名利的選擇,成為我們這個時代可貴的精神路標。

  從黃大年同志的事跡中,我學到了淡泊名利、學到了甘於奉獻的學到了愛崗敬業的精神,這也是我們的價值選擇,是我們這個時代廣大科學家和科研工作者的價值選擇。作為在基層工作的一名普通公務員,更應該將黃大年同志的精神運用到我們的基層工作當中,學會淡泊名利,將更多的心思放在如何更好的做好自己的工作,如何更好的服務群眾,如何更快的讓貧困人民脫貧致富中去。當我們在抱怨工資不高、待遇較差、工作繁雜的時候,還有這麼一群科研工作者,不計個人得失,為國家科研事業在堅持奮鬥。他們是中國真正的脊梁,是民族的希望。而我們每一個人,無論在什麼崗位,只要學習並堅守這樣一種淡泊名利、甘於奉獻的精神,也同樣能在自己的崗位上作出應有的貢獻。

  愛迪生曾說過,有所成就是人生唯一的、真正的樂趣。在這個層面上,黃大年始終都在用自我成就與國家需求的緊密結合,塑造著一種超越個人快樂的偉大志趣。黃大年同志把自己的夢想融入人民實現中國夢的壯闊奮鬥之中,把自己的名字寫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輝史冊之上,歷史和人民不會忘記黃大年這樣的奮鬥者,那種為了夢想頑強拼搏、為了事業竭盡全力的敬業精神,將激勵我們向著實現中國夢的偉大目標接力前行、奮勇前進。

[黃大年視頻事跡觀後感]相關文章: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