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戰湘江觀後感作文
2023-07-28 16:19:07 1
由八一電影製片廠拍攝製作的電影《血戰湘江》6月30日在全國公映後,立即迎來了一片點讚叫好聲。
血戰湘江觀後感作文一
這種新翻拍的革命電影,最近真的太多太多,口碑也是一樣的爛。而且這還有這麼多水軍幫忙刷五星我也是服,水軍們如果是專業分析一下騙一騙經驗不足的觀眾,我覺得都行,但是水軍要不是「沒看過電影,但是覺得很好」要不就是「你們這些人竟然噴紅色電影,不是中國人啊」。我覺得正是這些人,把中國電影產業的水平拉住不前的。
我們可以搜一下之前的紅色電影,上個世紀的革命片,雖然分數也不高,但不會像現在這麼低,為什麼呢?我們的祖國,這個古代史與近代史都有無數優秀劇本基礎的國家,不缺劇本不缺演員不缺錢,我覺得關鍵還是「缺心」,這點不僅是翻拍革命電影的這個領域,包括翻拍的電視劇話劇等都是這個毛病。就拿老版《西遊記》來說,一個劇組拍攝的多麼艱辛大家也都知道,沒錢全靠省,沒演員一人多角,沒特效實體來上,同時還要實地拍攝考慮原著細節。或者說好幾年前的《智取威虎山》,也是觀眾心中的經典。這就是用心,你能舉出一部這兩年用心的紅色電影嗎?就像前兩天的《摔跤吧爸爸》,你能說中國沒有類似的傳奇嘛,你能說中國體育的神話不如印度嘛,你能說中國的體育人的精神不令人動容嘛,但是確實中國近些年很少有體育相關的好電影面世。
我們這些年輕觀眾,不排斥紅色電影,我們也看喜歡聽那些傳奇、那些英雄、那些不朽的故事。我們排斥的,只是沒有用心製作,披著愛國主義的幌子來圈錢的作品。我們也不是小孩子了,希望那些真正用心的導演,可以為我們奉上一部真正用心、真正傳奇、真正感動的紅色電影!
血戰湘江觀後感作文二
為了給觀眾們呈現出更逼真的戰場,開拍前陳力便和每一位演員談過話,「影片拒絕綠幕和特效,每一個場景都得上戰場,真打。」為此,陳力生生開闢了一個小型戰場,操練演員。
在採訪過程中,陳力不止一次地說到要給所有參與的演員們點讚。在艱苦的條件下,老戲骨王霙、孫維民、劉之冰,青年演員張一山、保劍鋒、耿樂等人依然敬業地完成了《血戰湘江》的拍攝工作,這讓陳力相當感動和感激。
值得一提的是,在行業內演員身價過高飽受爭議之際,《血戰湘江》整個劇組成本核算中,老戲骨演員們的片酬連全片投資的10%都達不到,90%以上的資金均用在了拍攝和製作費上。「演員片酬佔比特別小,基本上就是拿些補貼,有的甚至就是零片酬。這部電影特別強調的就是演員們的奉獻精神。」陳力說,影片拍攝的過程也是經歷了一次長徵。
影片中扮演毛主席的演員王霙,為了拍這部電影,在20天內減肥20斤。張一山、保劍鋒等在影片中的表現也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儘管這場戰役已經過去了83年,但是紅軍將士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犧牲的戰鬥精神感染激勵著一代代的有志青年,傳承他們這種視死如歸的革命意志。
為了把最完整的作品呈獻給全國觀眾,影片完成後並沒有直接公映,而是奔赴福建古田、湖北紅安、江西瑞金、湖南韶山、三軍儀仗隊,以及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地舉行獻映和主創見面會活動,通過傾聽觀眾的反饋,根據觀眾提出的建議進行修改,最終才進行全國公映。
在陳力看來,拍電影首先要尊重觀眾,只有傾聽觀眾的心聲,才能讓今天的年輕人和昨天的英雄們對話,才能拍出打動人心的作品。
不少看完《血戰湘江》的年輕觀眾表示,「電影中震撼的場面讓我們如同置身其中,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輩是付出什麼樣的代價才取得革命的勝利,敬畏之感油然而生。」陳力說,一部好的電影比那些理論教育來得更加深入人心,感受深刻。用電影來反映這一歷史事件,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血戰湘江觀後感作文三
以往在課本上,大家只知道湘江戰役是紅軍長徵中很重要的一戰,是打得最慘烈的一仗。但是究竟當時場景是什麼樣,以往影視作品對湘江戰役表現得很少,自然沒有可借鑑參考的相關影視資料。
此次,《血戰湘江》用電影鏡頭向觀眾講述了83年前紅軍付出巨大犧牲血戰湘江的悲壯故事,正面表現了紅軍將士滿懷對革命的無限忠誠、對黨的堅定信念,深刻揭示了左傾錯誤路線給紅軍帶來的慘痛損失,生動表現了紅軍34師官兵前赴後繼、勇於犧牲,全力掩護中央紅軍渡過湘江,為蘇維埃流盡最後一滴血的大無畏精神。
這是導演陳力繼成功執導《周恩來四個晝夜》和《海棠依舊》等影視劇後,再次迎難而上的力作。作為向黨的十九大、紀念建軍90周年獻禮影片,陳力直言:「接拍這部『命題作文』時壓力很大,可謂是時間緊任務重。」
確定拍攝後,隨著前期走訪老區、查找資料、採訪人物等,越是走近這段歷史,越是感到震撼,紅軍戰士們堅決服從、大無畏的精神令人感動,深刻詮釋了偉大的長徵精神。「5萬英烈的身影時常浮現在我的腦海,他們太年輕了,平均年齡才20歲左右啊。」陳力說,「作為一名文藝工作者,我有責任必須拍好這部影片,讓更多觀眾熟知這段歷史,紅軍在湘江血戰七天七夜的歷史不應被忘記,也不能被忘記。」
[血戰湘江觀後感作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