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春電影觀後感(精選)
2023-08-12 22:43:10 3
今天下午,學校組織我們五年級的學生統一觀看了電影《暖春》。故事中主人公小花悲慘的命運深深打動了我們,我好幾次都禁不住潸然淚下,任由鹹鹹的淚水由面頰滑過。影片放完時,教室裡沒有了以前一鬨而散的興奮,許多同學們仍沉浸在故事裡,面頰上是淚水的痕跡。幼年的小花,童年悲慘的命運,使人格外傷感、同情。
《暖春》講述了一個叫小花的山村女孩,一出生就失去雙親成了孤兒,和奶奶相依為命;三歲時和她相依為命的奶奶去世了,小花只能寄居在親戚家裡,幹粗活,挨罵受氣,吃不飽飯。幾經波折,被迫出走的小花被一位農村爺爺收養了,卻又因叔叔、嬸娘不願接納,使一個七歲的孩童歷盡磨難和委屈。歷經種種磨難,最後,懂事的小花終於用自己一顆善良的心感動了叔叔、嬸娘和周圍的人。七歲的小花終於過上了一個普通孩子所應有的再普通不過的普通孩子的生活。
柔弱的小花,用愛,融化了人世間的寒冬,迎來了人心中的暖春。雖然歷經磨難,受盡委屈,都不能阻擋懂事的小花幼小的心中那善良的童真和心中的真愛。小花不計嬸娘的刁難,給她送上自己做的餅;聽說螞蚱可以治嬸娘不生小弟弟的病,自己一個人偷偷上山捉了螞蚱偷偷放到嬸娘的桌上;因為嬸娘的腳被燙傷,小花親自給她做藥......終於,小花用自己的真愛,融化了嬸娘的心,也贏得了人世間的暖春。
和小花相比,我們這些從小生活在蜜罐裡的孩子,應該更加懂得倍加珍惜。小花雖歷經困難和折磨,卻仍時刻想著關心別人;我們的父母無論颳風下雨,無論自己工作多麼辛苦,自己多磨勞累,每天接送我們,養育我們,將最好的都給了我們,而我們卻往往不懂事,不知道珍惜,還時常惹父母生氣。小花為了一點學費,和爺爺克服了多少困難;而我們,學校、老師給我們創造了優越的學習條件,而我們卻往往視而不見,不努力學習。小花只是一個七歲的孩子,正是一個需要大人照顧、關愛的年齡,卻能時刻想著給別人以關愛;我們卻很少想到給別人以關愛......
看完《暖春》,我感受很多。從小花的身上,我更看到了自己的許多不足。
【篇二】故事發生在:貧窮的村子裡,有一位老爺爺,他十分和藹,一天一個小女孩從上河村裡跑出來,由於,很多天沒有吃東西,結果,餓暈了,那位好心的老爺爺收留了她,當小女孩醒來的時候很怕老爺爺,老爺爺遞給小女孩她奶奶做得小風車還給小女孩吃大餅,老爺爺問她:「你叫什麼名字?」她說:「我叫小花。」嬸娘自己生不出孩子就十分討厭小花,三番兩次的把小花趕走,第1次,嬸娘想把小花送回上河村,騙小花說:「小花,陪嬸娘去超市一下。」但被爺爺發現了。第2次,嬸娘想送給別人對小花說:「小花,嬸娘帶你去騎自行車好嗎?」小花馬上上了自行車。嬸娘把小花送給了別人,小花拉著嬸娘的衣服不放,嬸娘把小花放在那裡走了,小花連忙拉著嬸娘的自行車,一不小心,小花摔了一跤,但是,小花不怕,還要跑,嬸娘騎得太快了,也摔了一跤,就這樣小花回家了。我認為這一段叫:「害人始終是害己。」
過了一天,小花拿著奶奶給她做得小風車,她突然看到了一隻白母雞走出去,小花就偷了兩個雞蛋,一隻手拿一個,對藍天看了看,往左邊看,看到了嬸娘用手拍了小花的一隻手,一個雞蛋掉了又拍了另一隻手,另一個雞蛋也掉了,嬸娘又把小花的小風車踩得破爛不堪,小花很害怕,哭哭啼啼的說:「嬸娘,別踩了,小花在也不偷了……」這裡我認為小花不應該偷雞蛋,偷是不好的行為。
過了幾天,小花上學了,放學時小花取出鉛筆,對老師說:「老師,你以後改我作業可以用鉛筆改嗎?」老師不假思索的問:「為什麼,難道你家很貧窮嗎?」小花說:「鉛筆改了用橡皮能擦掉,用紅筆就擦不掉了。」老師說:「好。」過了一天,小花趴在牆上做作業,聽到嬸娘在說:「你也幫我抓些藥來,我也沒了。」叔叔說:「你的藥吃了一年也沒用,不用了。」嬸娘說:「那你幫我抓一百隻螞蚱來。」又過了幾天,小花抓到一百隻了,但,聽到嬸娘的叫聲,馬上跑進去,沒想到被嬸娘推了一把,手上流了許多血誒,被嬸娘看到了,小花馬上找根奶奶,讓根奶奶幫嬸娘治傷,根奶奶看到小花的手讓根爺爺去幫小花包紮。嬸娘問根奶奶:「小花的手怎麼樣了?」根奶奶說:「流了那麼多血,能不疼嗎?」根奶奶剛走小花就拿著一碗用螞蚱做的藥給嬸娘吃,並說:「以後的藥我來幫你煎。」
「是愛,讓我成長,讓我明白,生活中不止是血是濃的!」
故事情節雖然簡單,但令人感動的鏡頭卻很多。忘不了,小花為嬸嬸生孩子而去抓螞蚱,忘不了的鏡頭太多太多,可使我最感動的是一個字:「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