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溫克族工藝品(鄂倫春族傳統工藝)
2023-08-13 06:53:48 3
鄂倫春族樺皮工藝劉軍攝影
鄂倫春族傳統工藝是以使用價值為基礎的,比如最初的剪紙,都是為了描繪在服裝和器物上,以確保服裝和器物製作出來以後更加完美化。鄂倫春族在遊獵時期的服裝和器物大多是用獸皮和樺樹皮製作的,所以獸皮和樺樹皮就成為他們展示藝術才華的最佳載體。
皮革製品的裝飾圖案主要是刺繡和鑲嵌而成。他們在早期曾用骨針和獸筋線進行刺繡。女孩子從小就跟著母親學習刺繡,長大後個個都是描龍繡風的好手,從頭上戴的「齊哈屯」到身上穿的「蘇恩」和「古拉米」的衣領、肩圍、襟邊、袖口及開衩處;皮褲的膝蓋和褲腳;「奧勞奇」的布靿;各種皮手套甚至馬褡子、門帘、煙荷包等皮革製品,無一不繡上令人賞心悅目的花紋圖案。鑲嵌工藝的應用範圍也很廣,帽、袍、靴、手套、皮被褥等,都可以用不同毛色的獸皮或將皮板染成不同的顏色進行對比鑲嵌,也可以鑲嵌與刺繡結合。
鄂倫春族素有「白樺民族」之稱,白樺樹皮製品種類非常多,大到可以乘人載物的樺皮船、圍蓋「仙人柱」的「鐵克沙」,小到可以裝在衣兜裡的煙盒和含在口中的狍哨,提水用的桶、採集用的簍、裝物用的箱、盛飯用的盆、吃飯用的碗、喝酒用的蠱等等。樺樹皮製品的裝飾圖案可以通過壓劃、壓印(點刺)、剔刻、烙燙、補花、繪畫等多種方法形成。壓印點刺是最常用的裝飾手段,工具是用獸骨製成的,分單齒、雙齒、多齒和簡單幾何形幾種。先在剪裁好的器物材料上,用壓、打等方法點刺出裝飾紋樣,再縫合成器物成品。這種裝飾多為素麵凹形花紋,顯得樸實單純,而且器物越陳舊樺皮顏色越深,越有光澤,圖紋越清晰。也有人在壓打線上著色,這便形成了另一種風格,美觀豔麗而且突出了物象特徵。
鄂倫春人的傳統工藝圖案是他們根據大自然的形象加上自己的想像創作出來的,具有樸實粗獷、單純明朗的特點,其形式大致可以分為團形花紋、獨立花體、波形花紋和角偶花幾大類。團形花紋的外部可以有方、圓、橢圓、菱形等各種形狀,但中心花紋卻十分齊整、講究對稱。獨立花體沒有固定的外形,一隻蝴蝶、一朵花或一隻小動物,都可以構成一幅圖案。這兩種花紋多裝飾在樺皮器物的蓋子上、皮袍的開衩處、手套背、搖籃靠背底、皮褲膝蓋處以及背包、煙荷包的中心部位。波形花紋是以回紋、花葉等連續圖案構成,多裝飾衣物的襟邊和器物的邊沿。角偶花主要是用來配合中心花紋的,一般要求其與中心花紋協調對應,多用於衣服襟角、背包及門帘四角等的裝飾。
參考資料:
毛公寧主編《中國少數民族風俗志》,民族出版社,2006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