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這天各地都吃什麼,有什麼講究嗎
2025-08-06 13:28:11
進入立冬以來,小雪是第一個意味著要強降溫的天氣,這一天不一定會下雪,但一定會添衣,全國各地降溫幅度也不同,雖然不作為一個大型的節氣,但是中國的傳統中,二十四節氣各地都有不同的民俗民風,特別是在吃上就更有講究也各有千秋,今天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小雪這天各地都在吃什麼,有什麼講究?
二十四節氣之小雪
小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0個節氣。時間在每年公曆11月22或23日,即太陽到達黃經240°時。「小雪」是反映氣候特徵的節氣。小雪節氣是一個氣候概念,它代表的是小雪節氣期間的氣候特徵;而天氣預報中的小雪是指降雪強度較小的雪。節氣代表著寒潮和強冷空氣活動頻數較高,在北方也可能早已下雪,然而南方卻只是單純的降溫而已,正是由於氣候的差別在美食上南北方也有著明顯的不同。
南方小雪吃什麼
燉補湯:在南方,到了這一個節氣人們則喜歡煲湯進補。各種滋補湯,進入小雪以後天天換著煲也不膩,常見的有淮山排骨湯、板慄烏雞湯等。這些湯都適合冬季滋陰。
吃餈粑:在南方某些地方,還有吃餈粑的習慣,用糯米蒸熟搗爛製成,是中國南方一些地區流行的美食。古時,餈粑是南方地區傳統的節日祭品,最早是農民用來祭牛神的供品。有俗語「十月朝,餈粑祿祿燒」,就是指的祭拜事件,但如今入了冬,熱騰騰的餈粑成了小雪不可缺少的美食。
北方小雪吃什麼
羊肉餃子:在北方,小雪時節,一般的人家都要吃涮羊肉、餃子。一般的小雪節氣裡,天氣陰冷晦暗光照較少,容易陽氣不足而使人精神不佳,情緒易低落。宜吃的溫補的食物,如羊肉、牛肉、雞肉等都是非常好的。
醃臘肉:民間有「冬臘風醃,蓄以御冬」的習俗。小雪後氣溫急劇下降,天氣變得乾燥,是加工臘肉的好時候。小雪節氣後,一些農家開始動手做香腸、臘肉,這簡直是全世界通用的美食儲藏法,等到春節時正好享受美食。